我希望我的男人也是从一无所有到全部拥有
——高房价下,我们该如何结婚?
现实派(kingjinjing)作为家长,当然不愿意。
鼓励派:222.180.184.*努力一点,涨工资啊。
黑色幽默派:60.186.252.*买彩票去!
温暖支持派(susan1)你会有的,将来都会有的,我希望我的男人也是从一无所有到全部拥有。
房博会刚刚落下帷幕,人们纷纷惊叹居然人比房多。眼下优质房源越来越少,房价已超越楼市最火的2007年。这个秋天,一档名叫“相亲才会赢”的节目火了;这个秋天,万松书缘还是人气很旺,权衡利弊的相亲被越来越多的剩男剩女们所接受;这个秋天,也有很多年轻人走向婚姻这个人生的十字路口。
案例:向左走·向右走
A
走到婚姻这扇门口,我们退缩了
讲述者:钟萍杭州某房产公司文案策划
5年的爱情,我们又有多少个5年能挥霍呢?2004年,我大二,认识了他。当时想法很简单,两情相悦无关乎其他。我们相处得很好,我从不仔细去打听他的家庭情况。
大学毕业那年,他去了下沙一家企业工作,我留在了市区。他住在公司,我开始租房。从学校附近的留下,到汽车东站,再从东站到朝晖,短短两年我搬了4次家。
看我这般“流浪”他心里难过,却也无奈。我们都是外地人,工资均为3000左右,我们想租房结婚。半年前,我把这个想法试探性地告诉了家人。家里像地震一般,所有人都反对。想想也是,他们怎么舍得让我结婚了还过上这般不安定的生活?
我们也想过买房,但是,两家父母的积蓄加起来也就20多万,即使一套90方的小户型,以现在三四成的比例首付都不够,我们俩近一半的收入用来还贷也需要近20年的时间。根本没积蓄来结婚、装修等。
更为重要的是,他是衢州农村的,父母老了没有生活来源,也就是说我们将来要养孩子父母养房子。
三个月前,他向我提出了分手。
B
付了首付,我们明年结婚
讲述者:小毛头(网名)IT从业者
“真想把房价关到七院去!”这是我最近的QQ签名。幸好我是杭州人,我家本来住在凤起路刀茅巷。为了我结婚,今年3月,家里把这套房子卖了75万,在大关小区买了42万和65万两套房子,一套父母住,一套我和未来老婆住。
今年我完成了两件人生大事,房子付了首付,找了女朋友。我女朋友是杭州一家医院的护士。我们两人收入加起来大约8000多,月供房贷3000多,为装修每月得省下一笔钱,一个月下来生活费还剩3000左右。我们现在谋划着搞点副业,想从义乌进点小商品在淘宝网上卖卖。近期,也考虑买辆二手车开开。
这样,虽然艰苦些,但至少房子、车子都有了。我们准备明年结婚。
解读:合理的经济要求,是婚姻稳定的基础
被迫分手,挣扎结婚,被现实压弯了腰的何止80后,还有为此透支晚年福利的父辈们。中国红娘网运营总监罗仙林说,高房价下,男女婚恋观已变得越来越现实,要求婚后有房的女性征婚者已近80%。校园爱情对物质要求相对较少,毕业后也更能同甘共苦。而步入社会后,男女都会更现实,纯粹的恋爱已很少。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年轻人会更加理性地看待婚姻,物质条件是基础,也是婚姻稳定的基石。本地年轻人,除了把市中心一套房子转换为稍远地区两套房子,也有人选择婚后与父母同住,新杭州人则会面临更多的压力。家庭条件好的多由父辈买房,目前较为普遍的是,父母拿出一生积蓄付首付,小两口还贷款。至于车,则是易耗品,目前要求的征婚者并不太多。
声音:我们该如何跨越房、车这道婚姻的门槛?
高房价下,记者采访了几位适婚青年与丈母娘,他们对于婚姻的看法也折射出这个时代的烙印。
家庭角色:丈母娘(郑如意)房、车这门槛对于丈母娘而言,意味着前提条件。郑大妈的选婿标准是,可以没车,但必须有房,即使是再小的房子,即使是只付了首付。老一代人的观念里,西方人这种租一辈子房的想法是决不能忍受的。
家庭角色:女方(潘琳琳)这门槛对于这80后小女子来说倒未必是个硬杠杠。潘琳琳的择偶标准是,年薪6至10万,35岁前能够奋斗出房车就可以。并不需要男方多有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潜力股”。但不能嫁灰太狼那样,虽然努力但无果的男人。
家庭角色:男方(沈哲斌)这门槛对于男人而言,意味着是道坎,尤其是高房价的当下,男人的压力很大。即使如此,沈哲斌认为丈母娘的这种条件并不过分。只要双方感情好,买个小户型,双方一起还贷,生活照样甜蜜。
变迁:
三代三波潮流
现在是“男房女车”的时代?
60后:吴涤如1960年生,湖州人。1984年结的婚,当时的嫁妆主要是刚流行起来的家电: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嫁妆整整装了8辆三轮车。当时的湖州城也不大,迎新娘是走着去婆家的,走在马路上顿时成了焦点,两旁站满了出来看热闹的人,尤其是小孩会喊看新娘子咯。房子是男方单位分的。
70后:顾一萍1974年生,杭州人。70后还算幸运,结婚赶在了房价大涨前。8年前,和老公在城北亲亲家园买了160平方米均价2000多的房子,现在已涨到了每平方米一万多。当时,两家父母出了些钱,凑上两人奋斗的积蓄买了房,没有贷款。车是2007年买的。
80后:徐莉佳1985年生,新杭州人。周围很多朋友都是男方买房女方买车。我今年年初刚结婚,在城西买了100多万的房子,老公家付了80万首付,其余和老公一起还贷。我家买了辆十多万的车作为嫁妆。
三十年间,杭州人结婚的成本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一部分人挣扎着安家落户的时候,另一部分人已经率先实现了“品质生活”。业内人士称,当下结婚“有房有车”也已成为常态,“男房女车”俨然成了新婚一族组建家庭的主流形式。这种凑份结婚的模式被称为新时代的结婚特征。
责任编辑:天宝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