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服诱惑”是个具有情色意味的主题。著名的色情小说作家Barbara Cartland曾认为她心目中真正性感的就是“穿着合身、得体的全套制服的男人。”而日本女中学生制服以及底裤也是情色用品商店的热销产品。如果说Vivienne Westwood所言“终极的时尚就是脱光所有的衣服”是真理,那容易激发性欲的制服,不啻是接近了所谓的“终极时尚”。诚然,制服的含义宽广,并不囿于情色界,但藉由这层关系,使得时尚和制服之间,总有一些挥之不去的纠葛在其中。
制服考古
所谓制服,既可以是某一行业或职业所统一穿着的具体服装,也可以是特定人群中隐形的着装规范。但究其本质,都是要把穿着者的个性约束在职业本身所必须传达的公共形象之下。这一准则显然和普遍认同的时装向左。然而,向来淘气的时装界,却善用挪用?借取?剽窃?戏拟和并置的后现代手法,把制服元素时装化。可能我们自己都未意识到,我们今天的许多穿着,都留有浓重的旧时制服的痕迹。另一方面,制服本身也在发生着改变,时装设计师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制服的设计中。看来,个性和共性并非总是格格不入的。
古代的许多制服并非功能至上。古罗马轻步兵在头盔上包裹一圈狼皮,有威慑敌人的作用;而那边厢,古罗马人的死对头汉尼拔则为他的士兵们装饰了豹子皮。这种从狩猎工作中传承下来的男装装饰法,也曾在《西游记》中看到过。孙行者打死猛虎后,缝制了一条虎皮裙,新衣穿上后,第一句便是向唐僧炫耀新扮相。中世纪的土耳其士兵更是夸张地用羽毛和皮草装饰军服。这种浮夸的制服风格,在17世纪达到顶峰,有人总结彼时的军服风格为“融合了残酷的战事功用,以及精致的巴洛克风格的结果。一时间,成为欧洲男装风尚的模板。”直到今天,白金汉宫哨兵的头上还顶着风格华丽,却百无一用的熊皮帽,只不过在保护野生动物的呼声日益高涨的当下,才甫有被喊停的危机。这种炫耀的风格,对于激励士兵的自豪感绝对有好处,把个人的力量,凝聚成集体的战斗力。
事实上,美丽的制服并不实用。从这点看,制服确实具有不容小觑的时装性。欧洲军事制服向来就是讲究装饰的男装时尚的标杆,从古罗马?匈牙利?法国?英格兰?苏格兰再到二战期间的纳粹德国,对华丽的制服都相当讲究。然而,莎士比亚则有不同意见,认为军服华丽的部队,必定是失败之师。保罗富塞尔在《品味制服》一书中,描绘了二战期间意大利士兵壮观华丽的制服后,总结他们的失败道:“其咎不仅仅在于官兵,而更在于军服设计师。”而美国人如神兵天降般来到欧洲参战后,拥有华丽制服传统的欧洲人大失所望,因为这些怎么舒服怎么来的美国人实在不像他们所想象的士兵。当然,这也附和了马克吐温对美国人面貌的描写——“十分随意”。也许正是这种随意精神,使得美国人至今也没有成为时尚真正意义上的重地。
解析制服情色密码
毫无疑问,制服在利用干净的线条以及潇洒的廓形方面,确实一直领先着男性时尚,用以张扬一种权力?地位和能力。然而,正是这些作用于心理的设计元素,使得制服成为一粒强力春药。
以纳粹制服为例,它们看起来实在诱人,拥有笔挺的廓形?紧身的高领夹克?微微耸起的帽子?马裤和黑油油的亮皮靴。艺术家Tom of Finland在年轻时,便曾深受纳粹制服的诱惑,曾在无数个夜晚在被窝里偷偷捧着纳粹的黑皮靴,做着无边的春梦。藉由无数类似Tom of Finland这样的流行艺术家,通过低俗的酒吧表演?绘画?电影?时装等流行文化渠道,把纳粹制服和情色意味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苏珊桑塔格曾浪漫无比地描绘过党卫军制服,她写道:“其颜色是黑色,其质地是皮料,其诱惑是美丽,其理由是诚实,其目的是狂喜,其幻象是死亡。”又为其增加了一层虐恋心理。
而水手们在迎来送往的码头,兼职充当男妓的历史也颇为悠久,水手制服因此而显得色意盎然,尤其是他们的制服不仅紧身,而且裤子宽大,在行走的时候裤脚飞舞着,相当迷人。
穿制服的女性也无比诱人,在中国普遍“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年代,许多战争电影里必定有一个侧戴小帽的伪蒋政府的女秘书或女特务,这种代表了腐化?堕落,色诱我党干部的女性形象,是那一代青年隐藏的性幻想对象。女性版本的军服不仅在解放后的中国曾经成为举国时尚,在19世纪的苏格兰高地的上流妇女间,也颇为流行。当然,更多的女性制服存在于服务业里。
姜文在电影《太阳照常升起》里,对护士服有过非常精彩的描绘。他为陈冲精心挑选护士服款式,并为她配搭黑色的内衣,使其若隐若现于洁白紧身的护士服下。在小号的巨大声响下,把护士服表现为神物。而与Louis Vuitton合作的艺术家Richard Prince也习惯于以护士形象入画,他本人认为他一直用艺术的形式,制作山寨版的低俗色情刊物的封面,而最常见的便是护士形象。白色紧身的护士服,结构非常紧凑,但打针?量体温等护士常见的动作,伴随有“插入”的隐喻,在代表了卫生和纯净的白色的映衬下,使得护士形象演化成既具攻击性又无比孱弱。
制服本身不仅具有时尚性,更承载了职业本身所需传递的公共形象。因此,在时尚性与性心理的双重作用下,很多制服成了情色道具。然而,制服的元素真正走入时装领域,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民用化过程。
时装化的制服
许多退伍军人会把役期的穿着除去肩章后,继续在民间使用。他们不仅靠这一身服装来强调自己的历史,也希望这种权力形象能依旧带入日常生活。这是制服民用化进程中,不容小觑的力量。但更多的是通过大众文化的传播,使其时装化的。
Valentino 2006秋冬男装秀场,超级男模Will Chalker和Tyson Ballou的造型灵感于《断臂山》中两位主角的南方牛仔装束。
最具典型性的当属牛仔裤,这种由帆布和铜铆钉制造的耐磨服装,曾是淘金者的制服。但是藉由西部电影的盛行,好莱坞为这种低贱的工作制服添加了野性?冒险?充满男子气的特殊意义。一时间,成为青少年惹父母们生气的最好道具。当然,如今的牛仔裤早已褪去了其原初的反叛性,却能在这个案例中,明显得看到流行文化对制服所产生的意义,以及进一步时装化的过程。
迷彩图案也是制服给于时装界的另一大贡献,其中也包含了流行文化的强大影响。越战电影的大量兴起,加上流入二手市场相当便宜又耐磨的迷彩军服,使得黑人最早将之带入自己的街头文化中。因此,运动服和迷彩服成为Hip Hop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1986年,Andy Warhol已看到了迷彩元素在街头时尚中的巨大影响力,制作了“迷彩”系列作品。紧接着许多时装设计师也纷纷投入到迷彩图案的制作中,比如早期的Jean-Charles de Castelbajac?Stephen Sprouse?Moschino等等。待到时装界进一步细分,以A Bathing Ape为代表的街头品牌,更是极大开发了迷彩图案商业性,而不仅仅只是设计师偶尔为之的调味品。
《银翼杀手》里的人造人,《黑客帝国》里的Neo,卡通片里的“神探加杰特”都是一袭“战壕衣”
制服元素的时尚化和商业的发展密不可分,许多时装设计师都在推动这股潮流,比如Stone Island?Costume National,它们虽然没有照抄制服,却始终秉承了军装的审美趣味。然而,真正像Acquacutum和Burberry藉由trench coat这种于一战期间诞生的英军长外套,而发展出的时装帝国实在是不太常见的特例。风衣深入了流行文化的各个层面,无论是《银翼杀手》里的人造人,《超能英雄》里的Peter Petrelli,《黑客帝国》里的Neo,哪怕是卡通片里的“神探加杰特”都是一袭“战壕衣”。再加上Kate Moss等流行符号的演绎,使得这种旧时的军服充满了现代性,并早已丢失了其原初的功能性。
另一方面,在时装文化逐步从上流阶层传导至平民百姓的过程中,对特殊衣服的追求也催生出了二手服装的文化。许多旧时的制服流入二手市场,成为部分时尚人士的最爱。由于地域和历史的差异,使得许多制服成了无法在当代再现的品种。因此,穿着这种“过期制服”实在能降低撞衫的风险。泰国曼谷的Chatucha市场,便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二手服装服装集散地。
1960年代,Emilio Pucci为航空公司Braniff International Airways设计的制服
时装设计师们也并没有满足于简单地借用制服元素。随着服务行业的进一步细分,从航空公司到酒店,纷纷邀请时装设计师为其制作制服。Emilio Pucci最早为Braniff International Airways设计了制服,Christian Lacoix为Air France设计了制服,最近Julien Macdonald也为British Airways做了同样的事。根据《Financial Times》的记者Josh Sims的报导,“酒店业最近才想到这一点,但它们正迅速补课。除了W Hotels酒店外,丹佛Hotel Monaco的工作人员本季度穿上了Cynthia Rowley的作品,纽约Royalton酒店则请Yohji Yamamoto设计工作服,而在的Beverly Hill的Peninsula Hotel所有员工穿的则是St John。”Josh继续道:“现在制服对酒店业来说比以往更为重要,因为越来越多的酒店本身已经成为‘时尚’品牌。”
在制服与时尚间的关系中,可以看到,商业文化一直在试图抹平个性和共性间的鸿沟。制服的民用化,以及时尚化,都包含了对权力与严苛专业形象的消解。越来越平易近人的制服,很难持续不断地强化其情色意味,恐怕离“终极时尚”的理想渐行渐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