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年代》
第一名《纯真年代》
入选原因:
据影评人介绍,当初以原创力丰富著称的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企图拍一部在制作上美奂美仑,在技术上完美无瑕的古装爱情片,结果拍出了一部跟他一贯风格大异的拘谨又闷骚的作品。
估计这种闷骚片在美国的爱情片中是少见的。最相爱的两个人最亲密的互动举动少之又少,完全不是电影海报中火辣的热吻的味道。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位已经丧妻的配偶,在很多年后,来到自己曾经最爱的女人家的楼下的长椅上,远望着心爱女人家的窗子,最后悄然离去……
很难想象这部电影是一个以拍黑帮电影出名,并经常在电影中充斥着暴力和脏话的马丁拍的,更想不到老马还是闷骚的各中高手。
硬汉的柔情,闷骚的极致,用于这部电影的导演和这部电影,完全恰如其氛。
《情书》
第二名 《情书》
入选原因:
如果要选一个最闷骚的民族,那么一定是日本。日本的电影的闷骚的出现频率也可以说是最高的。那些知名的日本大导演,不用说个个都是闷骚高手,或者说是闷到极致的高手。
人生的很多机遇是巧妙的。
你被一个人爱的时候,可能你却完全不知道这个人,你们活着不同的世界。也许那个人消失了,你才发现居然有一个人爱你爱的这么真那么远,而此时,那个人已经不再你的世界了。
你爱一个人的时候,可能你天天和他生活在一起,可是他却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你们仍然活在不同的世界。也许那个人消失了,你才发现居然那个人爱的根本不是你,而此刻,那个人已经不再你的世界了。
总之,错过了交集的世界,对于另一个人来说,活着和死的意义是相同的。
《花样年华》
第三名 《花样年华》
入选原因:
我记得有一次一个记者问王家卫,为什么不喜欢拍床戏时,王家卫,简单的说,因为床戏不美。
王家卫是个爱闷骚的人,但他的闷骚多少有点装的味道。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大量表示人物内心的符号,几乎是他所有电影的必须要素。
王家卫有很多闷骚的电影,一抓一大把。还有另一个我自己非常喜欢的《东邪西毒》。
但是花样中,根据女主角心情变化的旗袍,男老板一夜情之后不断变化的领带,以及做为旁观者鄙夷第三者的眼色,最终打动了我。还有,比较生活化的对白,比起 《东邪西毒》大量成段的台词而言,花样显得更自然亲切。 此外,打动人心的法国香讼,不时飘出,即合乎人物心情又自然美丽。
爱闷骚的人都爱花样年华,me too。
《爱在余辉日落时》
第四名 《爱在余辉日落时》(BEFORE SUNSET)
入选原因:
这是一部从头到尾只有对白的电影。除了男女主人公,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人物,故事的情节也几乎是一对“过去式”情侣的对白,就这么简单,唯一转换的是对话 的地点。而他们之间的对白,除了大部分的东拉西扯之外,几乎没有什么经典的语言,但就是这么一部电影,所带给我的震撼也几乎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地点的转换非常的巧妙,巴黎的不大不小的书店,巴黎宁静的街道,巴黎一家温馨的咖啡馆,巴黎的美丽但并不惊艳的公园,塞纳河,还有女主人公有点乱的家,但我不得不说这一切令人神往,有一种美而不惊的舒服。
爱情是美丽的,你又何必在意结果如何了?或者说爱情本身就是闷骚的,爱情本身就是不需要理由的一堆情绪的发泄,理性的,感性的,混乱的,美好的,莫名的……
《阳光灿烂的日子》
第五名 《阳光灿烂的日子》
入选原因:
其实这部电影一点都不闷,特别是对于那些爱黄段子的男同胞们而言,北京人的幽默和智慧,历史留下的痕迹,还有带点愤青的不可一世,简直应该说太看好了太好笑了。
把这部电影放在这里,是因为其中一段对于爱情的幻想那么的朦胧和幽默,简直真太闷骚了~
还有回忆中那些似真非真,而又似懂非懂的真实和幻想,充满了哲学的味道。
回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历史既是他本身又不是他本身。
《八月照相馆》
第六名 《八月照相馆》
入选原因:
没有表白,没有惊天动地的哭泣与追逐。
在平凡之至的生活中,在那个闷热的夏天里,只有一缕微笑,静默等候,和最后满足的眼神,
连序幕都未拉开,一切已经告终。
责任编辑:天宝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