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30年 谁是陶业英雄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国北方地区遭遇了40年一遇的暴雪,地处南方的广东地区也遭遇了10年难遇的低温灾害。无情的自然灾害再次考验了“适者生存”这亘古不变的真理。
纵观历史朝代的更迭,又何尝不是适者生存?生产关系的变革总是要顺应生产力的发展,革新后的生产关系更有利于激励生产力的发展,以达到促进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同时,生产力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文明的享受,更是经营理念的革新。
回眸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建陶30年创新发展史,多少陶业英雄风采不再,多少轰轰烈烈的品牌格斗士遭遇着时代的洗礼,是适者生存?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试问下个30年呢?有几个会是“百年名店”?有多少企业能审时度势?有多少企业在调整姿态会思考可持续发展?
国际金融风暴加速了行业洗牌的同时,也暴露了行业的众多弊端。多少急功近利的品牌企业,因为缺乏对创新设计的理解,对环境保护的缺失,对空间设计运用的枯涩,对终端客户沟通的缺乏,不能及时听到终端的声音,导致企业的竞争力日渐削弱。相反那些设计力强,产品具有自己鲜明的设计风格、配套完善,善于沟通把握市场脉搏的高端企业是越来越有实力,越来越精彩。
不是吗?多少年来,建陶业只看重生产数量与市场销量、注重低成本的生产,以致陶业“天空越来越模糊”。致命的是能源和资源制约明显加剧,加之行业间没有自律,相互间的恶性竞争没有规范的标准去制约,以致于还有国际反倾销让我们的企业雪上加霜。这一切的风和雨下,谁愿意做孱弱者?
如今,产业结构调整已是大势所趋,顺应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如何适应国际市场环境,成为企业思考的头条。审时度势的企业不管是外出投资,或是就地提升,都极力进行着改变。他们积极寻找资源,有效进行产业调整,因势利导,注重科技投入,注重原创设计,注重质量标准,从产品的研发、设计到配套配饰,从有限的空间运用到整体的空间设计,审时度势的企业无不一一俱全地创新着。他们积极应用、研发节能型环保新工艺、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档次,降低能耗成本,生产出超高附加值的产品作为强势的生存者,例如陶一郎、梦之家、金意陶等企业,为其他企业做出好的榜样。
众多的宏观环境叠加加速了行业洗牌,“识时务者为俊杰”必将加速产业适时调整的步伐。“适者生存”的真理下,只有积极变革、坚持创新、快速调整,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才能在30年后仍然是陶业英雄。(来源:陶瓷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