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企业有了更多走出去、走上去的机会。为快速扭转全球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低质低价的印象,中国企业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品牌优势的重要性,而品牌国际化也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圣象国际化的最终目标是到2015年,产业链规模进入全球前5名之列,成为国际知名的地板品牌”,一年前,圣象集团常务副总裁郭辉为集团的国际化进程定下了阶段性目标。
用爱承载,公益加速国际化
联想12.5亿美金的IBM并购案让经济低迷的西方把注意力首次聚焦到中国,而今年四川民企腾中重工把悍马品牌拦入怀中更是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依托世界知名品牌成功的经验,逐步走上踏出国门的旅途,借势助推品牌国际化,这确实为一种不错的方式。
而圣象走的却是另一条更长远更实际的深化之路。
14年来,圣象稳坐木制地板行业领导地位,始创的“反向OEM”——向欧美厂商外包生产,用自有品牌销售——模式,确立并稳固了高端品牌形象。并始终专注于产品质量和潮流,积极建设网络和销售终端。目前,圣象地板全国专卖店数量超过2300家。
今年8月,圣象集团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发挥自己全国终端分布广泛的优势,积极配合上海团市委百万笑脸迎世博公益活动的全国性推广。把世博的梦想化为国际无界限的温暖符号,从上海出发,带向全国,乃至更远的地方,再次贯彻了圣象用爱作为纽带,用爱承载(Base on Love)的企业品牌精神。
圣象清楚的认识到,强化社会责任是企业国际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是品牌国际化的重要核心策略,是对国际化品牌理念深度和厚度的有效延伸。
有人说,21世纪的竞争力取决于态度和想象力。笑脸采集,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就要看企业的真本事和真态度。短短两个多月,一个看起来简单的笑脸采集活动,被圣象在全国范围内做得风生水起。不但面向客户,更深入社会各个层面。甚至,笑脸征集活动在圣象美国公司等国际系统内也全面展开,又将他们的笑脸、对上海世博的祝福带回上海。

圣象展开美国笑脸征集之旅
产业链战略,演绎世博理念
一年前的国际化战略发布会上,郭辉慷慨激昂地阐述了圣象国际化战略方向,“圣象将全面提速国际化进程,以战略的高度,展开全球一体化产业链的布局。”
圣象集团及其控股股东----大亚集团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及华东地区已经拥有大面积速生林基地。在全球林业资源丰富的俄罗斯、南美、非洲布局原材料基地与制造基地。圣象打造的,是一条绿色产业链,圣象走的,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联合国之前发表的《世界森林状况报告》指出,世界森林面积正以每年730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低碳世博”更是成为本届上海世博会的重要理念之一。发展低碳经济也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国外的压力,而是我国转变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的实际需要。
圣象新实木理念适时而生。从绿色开始,到绿色结束,运用生长快速的软木做心材,大大减少原材的过分使用。2009年,圣象更是把新实木作为核心产品,“其实新实木的销售利润远不及以前的主打产品”,一位圣象销售人员透露,“但是这是一个国际趋势,最重要的是它能够节约大量资源,是造福子孙的产品。”新实木有机地契合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更是对世博低碳经济概念的一个发自企业的响应。
百万笑脸征集活动在全国乃至全球的不断推进,绝不是一次形式上的公益活举措,而是与圣象一贯坚持的品牌国际化以及绿色产业链发展战略密切联系的深层演绎。它是一次跨界的、跨越性的合作,并将为中国企业的品牌国际化进程,抒写一段腾飞的传奇。

圣象美国安德森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