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尔天生就是美的,她不仅跨越在迥然不同的东西方文化的两岸,而且见证了古老帝国的兴衰。这座城市的建筑中,到处能觅到历史的影子。其中,托普卡珀老王宫最令人难忘。
宮殿建得有点“信马由缰”
托普卡珀宫是15到19世纪奥斯曼帝国的中心,先后有25位苏丹在这里君临天下,过着奢靡的生活。整座宫殿用雪白的大理石铺成地面,奢华宏伟。脱胎于游牧民族的奥斯曼,连宫殿都建得有点“信马由缰”,不像古罗马人那样讲究整齐规划。顺着临海地势,每代君王都可随心所欲在宫殿侧面或后面添加建筑物,留下自己的痕迹,令这组在山丘上俯瞰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金角湾的建筑物有些奇形怪状。
据史书记载,最初的苏丹刚搬进宫殿时往往住不惯,就在宫内空地上搭起帐篷,夜晚与明月清风为伍。后来的苏丹当然都是在宫中长大的,终日享受着深宫内宅里嫔妃的且歌且舞和床榻之间的柔情,游牧民族的野性早已不知所踪。
御膳房陈列着中国瓷器
穿过托普卡珀宫的主大门,进入一个美丽的庭院,这里曾连接着奥斯曼帝国的美食中心和后宫。庭院右面的御膳房,鼎盛时期有上千名厨工在这里忙碌,为王公贵族和嫔妃提供美味佳肴。土耳其号称世界第三大美食之国,这与托普卡珀宫御膳房对美食的精益求精有很大关系。
美食中心现在成了瓷器收藏馆,陈列着历代苏丹的珍藏,其中还有中国明清两朝的瓷器。想着当初宫里的美食就是放在这些器皿中,端到苏丹和苏丹的女人面前,异国的陌生历史在眼前的瓷器中变得生动起来。
嫔妃曾多达1200人
位于庭院左边的苏丹后宫,宫内墙壁上贴着蓝色调的瓷砖,上面是奥斯曼时期特有的图案,缠绕着、绵延着,就像宫里美人的妖娆。后宫有300多个房间,据说可以住下几千人。其中一间大概是后妃们聚会闲聊用的,挨着敞亮的窗口,摆着一张又一张的“美人榻”,色彩柔媚的轻纱从屋顶上倾泻下来,让人不禁陷入到神秘的遐想中:夜夜的轻歌曼舞,数不清的深宫怨妇,说不尽的爱恨情仇……据说,后宫嫔妃最多时,人数高达1200人。苏丹后宫的最大特色就是“国际化”。奥斯曼帝国当初的势力范围扩大到欧、亚、非三大洲,后宫美人的来源有多丰富可想而知。
然而,再美的宫殿都会像后宫的美人一样因年老而色衰,托普卡珀宫最终被抛弃了———一个苏丹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欧洲沿岸建成新宫。这座新宫到处洋溢着欧洲气息,金碧辉煌的庆典大厅,重达4.5吨的水晶吊灯悠悠垂下……当奢侈成了习惯,浪费成了家常,奥斯曼帝国也脆弱得像嫔妃娇嫩的身子。新宫建后不到70年,奥斯曼帝国轰然而溃,最后一任苏丹流亡,后宫佳丽也作鸟兽散,只留下美艳、清凄的新旧王宫,倾听风雨刮过博斯普鲁斯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