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石:设计师是解决问题的

王朝女性·作者佚名  2009-12-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Designer:和我们谈谈您是怎么走上设计行业的?

王中石:我从小就已经跟设计师结缘了,小的时候一些有设计感的文具我就觉得非常漂亮。而且因为家里的因素,我从小就接触一些绘图工具,觉得非常有意思。可以说从小跟设计像是没有界限一样,所以到大学的时候很自然的就选择了设计专业。

Designer:学校的教育和实际工作过程中学到的,哪部分更重要呢?

王中石:这两个方面都很重要。只是学校的教育方式更多是偏重技术,实际上,我们读书的时候,国内设计专业才刚刚起步,我们在学校学的是概念,更多是从社会上接触很多实际项目,来积累经验。从目前来说的话,国内的教育是越来越成熟了,设计体系慢慢建立和完善起来,这给现在的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Designer:您觉得中国和西方的教育有什么差别呢?

王中石:在中国,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应试教育,这就造成学生创造力比较差。而国外的大学,会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不断地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不断超越老师,事实上就是激励学生跟老师竞争。

我们国内的教育,主要还是教学生技术,这样缺乏创造力,而且我发现我们现在的学生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不会提问题,事实上,作为设计师,不会提问题,就不会解决问题。

Designer:设计师平常做很多的设计,可能不同的设计会有不同的要求,并且业主也会有不同的期望,那你是如何保持设计激情的?

王中石:设计师永远保持激情是很难的,就像一个人永远保持兴奋状态是不可能的,设计师也一样。我认为设计师应该要发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专攻方向,并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就会发现有解决不完的问题。设计师不是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有专项的,像我做的比较多的是美术馆、音乐厅,我就要把这方面钻透。

Designer:设计师也有情绪,在情绪不好的时候,你是用什么方式去去克服的?

王中石:这要靠设计师自己去放松自己。设计师设计的作品是给人用的,而设计师的生活态度是会反映在作品当中的,所以设计师要善于调整自己,并以好的生活态度去赋予作品生命力。

Designer:王老师在做设计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业主不理解你的设计的情况?

王中石:我们接触的比较多的是文化类型的客户,所以这样的情况我遇到的还是比较少。而且我们从全球文化设施做定位,我们会明白客户需要什么,其实设计是很小的一部份,实际上真正要做的是前期的研究,包括市场的定位、项目如何运作等,我们把这些都考虑好了,跟业主沟通的时候,业主都是比较赞同的。

像广州美术馆得到大家的认可,最重要的是我们当初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带着学习的态度到全世界各个美术馆考察。我们去过香港美术馆,了解如何管理好美术馆、搞好展览等,这样经过考察,我们拿出的设计方案就已经很贴近目标了,而且其实我们设计师是帮业主解决问题的,帮业主解决了问题,业主当然就会认同你的方案。

Designer:您的作品很有内涵,也很令人震撼,我觉得,这需要对中国文化有很深的了解,运用到设计上才能得心应手,我知道您设计过一些广州标志性的建筑,例如星海音乐厅和广东美术馆,您是如何做到的呢?

王中石:当时做广州美术馆的时候,面临一个问题:业主要求国际化。90年代的时候,大家喜欢的都是外来的文化,这使我反思中国文化该如何发展?而且帮政府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设计这么大的项目,建得好的话,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也是一种促进。因此在设计广州美术馆时,我就有意识的把文化抽象化,就是很抽象地把中国精神放到这个空间里,并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空间给人们传达出一种中国文化的内涵。

Designer:到现在为止是否有最满意的作品?

王中石:很难说,事实上每一个作品做完之后,都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我们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在2000年以后,设计师现在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过去设计师面对只是一个美的问题,而现在我们做空间,不仅仅是以美为标准,生态、节能、环保也是评判设计好与差的标准。

Designer:现在设计师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理念。您有没有特别喜欢的色调或者一些擅长的设计呢?

王中石:我会比较喜欢自然的、朴素的感觉,因为跟人更贴近,更平和。我做项目的时候有一点排斥太奢华的东西,我现在做设计时,从用材和技术手段都使用本土的产品,因为本土的产品,带有地域性的优势,同时还可以反映地域的特点。

Designer:您平常接到很多项目,在选择项目的时候,有没有一定的标准呢?

王中石:这是一个双向选择吧。我们会选择客户,了解客户,同样客户也会挑选我们,只有双方达到充分的了解,才可以把项目做好。而且我们的服务标准,不是交完设计图就行了,我们是希望业主能更好地运营项目。

Designer:现在设计师界说缺少一种流派,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王中石:从某一方来说,如果一个设计师还没有形成自己思想和主张,这就需要一个流派带着走。而如果设计师有自己的观念,并会发现问题的时候,就没有流派可谈了。其实在国家还没有提出生态环保概念时,我们就已经开始做生态型的项目了。如果帮业主设计了一个作品,并十年的时间里都运营得很好,这就已经形成了一个流派了。我们明清时代的建筑,放在那里,已经就是一种代表性了。

Designer:设计是否有分地域性呢?

王中石:中国是多元化的文化氛围,特别是今天提出环保生态型的文化概念的时候,就更需要注重地域的特点,例如必须尊重当地的气候等,这样才能做出生态环保的设计。所以抓住一个地域的特点,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应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Designer:请谈谈设计的价值

王中石:作为设计师来说,我们需要为业主定位,这个项目在社会起到一个什么作用,这是一个综合的价值。例如做一个餐厅,如果设计做出来了,业主可以营运成功,设计的价值就可以体现出来了。因为设计跟品牌有关的,我们做一个美术馆,就是一个品牌,这是一个设计价值的延续。

Designer:有一种说法,说北方有文化,而南方则没有,您怎么看待这一说法?

王中石:我觉得这样看文化太表象,太笼统了。因为当时我们研究文化话题的时候,把中国文化分成三块研究。例如北京代表的是一种皇城的文化氛围;江浙一带是代表人文地域的特点,而许多人说广东找不到特点,但我觉得事实上广东文化就是民间文化,所以我一直试图把这种民间文化融入到我们的设计当中。

Designer:中国的设计力量和国外的对比,中国和西方有差距吗?

王中石:差距是肯定有的。实际上,中国的设计还在起步阶段,还在学习的过程,一段时间才能形成体系。国外的设计行业,已经经过几百年,他们通过前几代的大师努力,已经形成思维上的风格。而国内这些年的发展给设计师带来了比较多的机会,所以设计行业发展得也比较快,但是真正来说,中国的设计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实设计是跟整个经济有关的,我们的文化开始走向主导的时候,我们的设计也会形成一个主流,这是一个整体化的趋势。而在这个过程中,肯定是需要一些设计师做台阶,解决某些问题,通过这样慢慢的积累,中国的设计就会越来越成熟,而且我认为我们的设计是否可以成为主流,是需要时间去沉淀的。

Designer:目前在做哪些项目,有什么新想法吗?

王中石:还是做文化项目,像中山图书馆,我们会把生态、节能的观念灌输到里面。我们不仅做文化表象的东西,更多还是解决当代空间建筑面临的实际问题,就是如何更低成本运作它,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http://blog.pclady.com.cn/wzs/blog/17832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