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南桥先生在台湾执业二十余年,曾处理过上千个案,独到的空间利用方法以及多样化的设计风格为房地产公司销售创造了无数的佳绩。对于空间的排布史先生有种职业的敏感,尤其是小空间及夹层空间的利用更使他赢得了“空间魔术师”的美誉。1998年至今在上海发展的8年中,除了设计样板房及会所个案,更在建筑及商务空间的设计方面一展所长,史先生在坚持专业空间处理手法的同时,更兼顾作品艺术感的完美呈现。
成为《家饰》“头版人物”有何感言?
作为一个设计师,在意的并不是个人或是自己的生活引起社会关注,而是自己设计的作品是否更有价值地被报道。成为头版人物是因为自己的作品赢得大家的认可,能将我的设计作品更多地呈现给大家,那还是蛮开心的!
我们知道您之前曾在台湾作设计,后又来到内地,您对自己在这两处所做的作品如何评价呢?
之前台湾的作品已经被大家很广泛的认知,媒体的相关报道也很多。我感觉在内地的作品相对更亮丽更表面化。可能与我大多做的是样板房有许多关系吧。我所面对的是房地产商,扮演的角色是整个楼盘促销的催化剂,因此我会针对不同市场的各种需求,以各式面貌所呈现。在2005年之前,因为当时的房地产业太火了,我一直以为房子卖的好未必是样板房的功劳。但在2005年国家宏观调控之后,我们做的很多项目仍然销路很好,比如几天前我在合肥作的一个项目,它一天就销售了大、中户型600多套,这在安徽省,甚至是全国的销售中都可以排到前几名,这足以证明我们设计的样板房确实发挥了功效。
看您现在的作品,感觉您好像在走商业化的路线?
这可能是因为现在我作样板房比较多,这样的目的是希望更接近市场,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但我个人还是很倾向于自然的设计,比如我的家就很简单,无论从空间或材料的运用上都非常自然,完全依照个人喜好而作,不仅使空间得到非常充分的利用,而且整个家里几乎看不出设计的成分,没有刻意的做作,只有完全的舒适。但这在需要许多精彩来吸引买者的样板房中是无法做到的,某种程度上讲,我的工作与自己的喜好存在着矛盾,也正因如此,使我有更多机会创作多元化风格的作品。
到目前为止,您认为自己的最大成就是什么?
(沉默一阵,然后笑说)猛然间问起来,我真说不出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什么。我记得上大学建筑系开宗明义第一节课时,系主任对我们说,学建筑是服务人群的。当时很难理解高收入为富人盖房子的建筑师怎可能为他人服务呢?直至自己开始做设计,处理好很多房型,让很多住在其中的人有更好的生活空间及条件,尤其针对许多没钱买大房的人,我的小空间处理手法以及夹层的利用都为他们提供了最舒适的空间。这时我会感觉做设计师还是可以对社会有所贡献的!
谈到您擅于把握空间的这一设计特色,我特别想知道您当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念?
我毕业后没进过任何大公司就自己创业了,所以手上都是一些小的家装案子,遇到的业主都是用最少的预算,期待最大的发挥使用。因为很用心地做每一个托付的案子,所以掌握了许多专为没有很多钱的人处理房子的技巧。在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设计师往上爬的过程中,我一直秉持着学建筑的一些理念,那就是功能性的、空间性的、效率性的,经由多年来许多个案的训练,从而培养出了这些对空间把握的专业能力。
您对自己现在的作品最不满意的地方在哪里?
施工。我的设计通常都很简洁,这就更加要求施工过程的精度,但这方面内地做的还有些欠缺。
这些年您最坚持的是什么?
追求一个设计理念的实现。我会给自己定一个很难实现的、高难度的标准,在努力达到的过程中让自己成长。
您认为在自己的性格中,哪个特征可以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
平常与朋友在一起,大家都觉得我随和好相处,但我这个A型处女座、追求完美的个性在工作中就会表露无遗,可能是这种性格让我坚持去追求好的作品。
除设计外,您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我很喜欢打篮球,而且自认为还不错,曾经是校队队长。歌也唱的蛮不错的(笑)。如果谈到专业方面,我希望能够有更好的手绘能力,将内心的设计更直接地表达出来。
如果让您重新选择职业,您会选择什么呢?
有时我在想,如果我去做律师或其他任何工作可能都会更有成就,因为设计实在是很耗费时间的,往往是在追求一个永远也无法达到的目标。但转念一想自己其实还是喜欢这种永无止境的追求,做了其他工作未必有同样的热情,所以还是做设计师吧。
您的周末通常如何度过呢?
如果没有出差,周六打篮球,周日固定陪妈妈吃午饭,其他时间可能陪做软装的老婆逛逛家具店!
您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生活里希望有适量的工作以获得成就,也有知性的学习可以继续成长,加上感性的交流来充实生活,更能有时间打球以保持健康。
如今的设计潮流不断变化,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我想这是一个时代进步的表现,就如同服饰的流行,从曾经的单一到现在的多元,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对于潮流的把握应该视情况分别对待,比如设计样板房,它一定要顺应潮流,因为它是为大众服务的,需要用大众的眼光来评判它;但作为一个设计师,就不应该追随潮流,更应当创造潮流,当然,这并不是在排斥主流的东西,因为主流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但我认为设计师更需要有创新的意识。
http://blog.pclady.com.cn/snq/blog/183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