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燕是娇娇女,可以说从小就是在“温室”中长大的,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可并没有教育好她,也许由于是独生女,又是全家掌上明珠,长年累月,她除了养成韧性与自私的毛病之外,脾气还很大。

PClady独家专稿,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小文是苦孩子,娘生下他之后就走了,产后大出血,全靠爹一把屎一把尿地将他养大成人。他打小就很懂事,自强、自立,有爱心,有孝心,心地善良,朴素、憨厚。
阿燕和小文在大学期间既是同班同学,还是老乡。按理说,她们关系应该很亲,很近,特别是在外地。恰恰相反,阿燕总嫌弃小文酸得掉渣,认为自己毕竟是只“金凤凰”。他又算什么?典型一个“土老帽”。这世道,要说没有三六九等之分,那一定是鬼话,只要存在贫富差距,人与人绝对有区别的。
说实在话,阿燕在学校活得极其潇洒,吃好、穿好、玩好才是主要任务。学分不及格了,主动去老师家走一趟便可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她当初又怎能孝上大学呢?还别说,当时在父母看管下,高中时成绩还真不差,如今远离家长她犹如一匹脱缰野马,任意驰骋。可怜生活更是一塌胡涂,衣服脏了送去干洗店,吃饭没有一次洗过饭盆,要么舍友帮她助,下次请客,要么使用一次性餐具,更多时候下馆子。
小文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每次考试都拿奖学金,空闲时间大多也是在图书馆里泡。生活俭朴,衣着整洁,从不狂花一分钱,爹每次打电话问起生活费时总说有。他平日里还带着两个家教,基本上保证了每月的开支够用。他着实理解爹的辛劳,作为一个老工人,这些年他省吃俭用一心要攻孩子读书,作为一个好父亲,为了孩子不受后娘冷落,他宁愿一辈子不娶。
大学是青春期恋爱的黄金季节,阿燕的确没有错失良机,一次又一次地咀嚼着男人的感情,直到毕业,直到心灰意冷。不过吃一堑,长一智,她终究还是在进步着,工作后她开始反思自己所做所为与弱不禁风,生活中她意识到需要真正意义上的爱,而不是一种简单的交易与汲取,更不能是一种机械的生理需要。
小文的努力没白费,幸运的考上了研究生,父亲的心里也踏实多了,他清楚这个孩子很要强,从此开始嘱咐他不可再往高读了,应该满足了,他在家还等着抱孙子呢?不然要读到何时才算个头呀。总不能读一辈子书吧!老人的想法很客观,已经站到了人前面,该知足了。小文答应爹读完研究生就不读了,回去成家,结婚生子,好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