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今年我国生产资料市场总体平均价格水平比2009年上涨10%-12%,内部需求增长点较多,供需总体平衡价格震荡上行。
根据预测,2010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在9%—10%之间。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今年生产资料市场发展,存在如下增长点: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对钢材、水泥等主要生产资料需求的拉动作用依然较为显著。从统计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投资增势依然较为强劲。1月—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6%,其中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6.5%,不仅总体投资增幅较高,而且结构也有所优化,尤其一个可喜的变化就是民间投资趋向活跃。从投资资金结构来看,除了国家预算内、银行贷款、利用外资以及建设单位自筹以外的其他资金,今年前两个月增速高达85.6%,所占比重上升到20.6%,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提高5.1和3.4个百分点。由此预计,2010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对钢材、水泥等主要生产资料市场需求拉动作用依然显著。
二是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生产仍将稳定增长,对生产资料市场发展的支撑作用有增无减。今年是结构调整年,也是国家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第2年,随着各项政策措施加快跟进,将使我国转型升级、自主创新以及新兴能源等产业面临更大发展机会,由此带动工业发展。
从统计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工业生产开局良好,1月—2月同比增速达到20.7%,其中重工业增长23.5%。预计全年工业生产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尤其是重工业将呈现加快增长势头,对生产资料市场发展的支撑作用有增无减。
三是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对生产资料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其关联度较高,对我国钢铁、铝材、水泥、木材、玻璃、塑料(11655,45.00,0.39%)等主要生产资料消费需求具有较为突出的拉动作用。
四是在国家鼓励消费政策作用下,汽车、家电、建材行业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对生产资料市场具有持续拉动作用。温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继续实施和完善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明确指出今年将继续完善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和下乡政策。据此预计,2010年汽车产销将达到1600万辆左右,家电销量增长有望保持10%以上,这将对我国钢材尤其是板材消费产生明显拉动作用。此外,据业内人士预测,因“建材下乡”政策,2010年建筑钢材需求将达到3亿吨左右。
五是区域经济加快发展,潜在的生产资料需求将转变为现实需求。去年12月3日,国务院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今年又有8个区域经济规划获批。区域经济加快协调发展,将改变今后我国生产资料区域消费结构,促进新的消费增长点形成。
结合上述情况并运用有关模型,预测全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将达到33.8万亿元,比上年大约增长22%,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15%。
出口有望实现恢复性上升
对于2010年的世界经济形势,总的来看,2010年世界经济面临的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发展的稳定性在逐步增强,回升的势头仍将延续,并将进一步巩固。结合国内外有关经济研究机构的预测,笔者认为2010年全球经济将扭转下降局面,重新回归增长之路,增幅将会达到3.0%左右。其中,发达国家整体经济将增长1.5%左右,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将强劲增长5.5%左右。这种回升转好的世界经济格局,对扩大我国生产资料市场出口较为有利。
但也必须看到,出口回升的基础仍然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从统计数据来看,今年前两个月出口数据并不十分完美。虽然同比增幅较高,但环比却出现下降。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额环比分别下降15.1%和16.3%;2月份分别下降8.9%和13.7%,这说明我国出口回升形势并不稳定,今年我国生产资料出口仍不可有太多乐观期待,内需主导市场发展的基本格局不会改变。
价格指数将呈现“前高后低”
近年来,我国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受到了政府管理部门的高度关切。受此影响,产能过剩的一些行业产量过快扩张、供求矛盾较为突出的状况将有所改变。另外,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区域市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将逐步改变,潜在的市场需求也将不断释放。基于此,我国生产资料市场总体将保持供需基本平衡,全年供需差率将保持在3%以内。
从价格走势来看,随着市场供需关系进一步改善以及成本支撑作用上升,今年生产资料市场总体价格水平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走势将震荡上行。
根据模型预测结果,2010年总体价格走势一季度呈上升趋势,二季度以后逐渐恢复平稳。由于2009年价格走势前低后高,受对比基数变化的影响,今年同比价格指数将呈现“前高后低”,上半年同比涨幅保持在两位数,进入下半年同比涨幅缩小到一位数,预计全年总体平均价格水平比2009年上涨10%-12%。
不确定性因素不容忽视
虽然2010年中国生产资料市场总体发展前景看好,但由于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更为复杂,市场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
从外部环境来看,要警惕国际上可能针对我国的“四大战”。其一是以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为内容的“传统贸易战”。自去年9月美国政府宣布对华输美轮胎最高征收35%的惩罚性关税后,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呈愈演愈烈之势。其他国家针对我国的这种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增加。
其二是以汇率为操纵手段的“货币战”。前不久,瑞士央行宣布减息及开始购入外币以阻止瑞士法郎升值,刺激瑞郎兑欧元创下有史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这是自日本央行于2004年出手令日圆贬值以来,全球首次有大型央行正式干预汇市。有专家认为,由此可能诱发多国际货币陷入竞相贬值的恶性循环。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一再向我国政府施压,逼迫人民币升值,也是对我国实施“货币战”的一种表现,对此要引起足够的警惕。
其三是以低碳经济为操纵手段的“气象战、环境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日益成为全球热点。在这种全球低碳经济潮流涌动的新形势下,可以预见今后一段时间,一些西方国家可能动辄以保护气候和环境为由,通过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对我国高碳产品加征关税。
其四是以新能源为特征的“科技战”。当前一场“新能源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兴起。目前欧美日纷纷抢占新能源革命的制高点,其更深的意图在于建设更为先进、更具竞争力、面对未来的基础设施,以再次开启经济增长的引擎,并再次主导全球经济发展,重塑全球国际分工体系。对这种趋势,我们要有科学预见,及早因应,以免我国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末端不利地位。
国内来看,要密切关注下述四个问题:
一是关注内需能否有效开发。从宏观角度来说,目前支撑经济增长的基础主要是投资,投资又主要是靠政府主导,民众需求并不十分活跃,需求结构不合理,经济自主增长、可持续增长的基础和动力仍不稳健,扩大内需仍然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点。如果内需不能有效开发,需求结构不能改善,生产资料市场需求扩张的空间将会受到较大局限。
二是关注流通对市场的主导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当前,由于生产资料市场体系不健全,流通对市场的主导作用不突出,生产资料市场供需形势时常出现异常波动。经济高涨时,中间需求、虚拟需求会先于终端需求、真实需求快速放大,从而诱发生产盲目扩张,供给急剧增长,但一旦经济波动,增势回调,市场需求“泡沫”就会破裂,供过于求的矛盾就会突显出来,市场异常波动就不可避免。近年来,国内钢材、煤炭等主要生产资料市场表现出的反季节、反周期异常波动,就是一个例证。
三是关注流通企业在市场流通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能否增强。近年来由于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流通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据对重点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统计调查,2009年行业整体亏损经营,虽然下半年有所好转,但全年营业利润仍比上年下降1.8%。面对这种局面,希望有关部门引起重视,出台一些优惠政策,积极扶持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使之尽快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