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消费旺季来临,各家居商场纷纷掀起了销售热潮。但近日有消费者反映,自己几经“划价”购得的知名品牌家具,送到家后却发现是“高级”仿制品……小编通过深入走访市场及业内人士了解到,原本就良莠不齐的家具市场如今又出现了新问题——家具市场正在上演绝版“偷天换日”。
品牌家具“变身”仿制品
据消费者张先生反映,前段时间自己在本市一知名家居市场看中了一套名牌家具,几经与销售商“划价”,最终以相对较低价格购得。然而货到家后却发现,商品虽然外观款式、颜色等与自己订购的家具一模一样,但给他的感觉却总是有点别扭。
张先生回忆说:“虽然看着总是感觉有点不太对劲儿,但当时我想也许是实物与样品存在一定差别吧。但是有位从事家具销售的朋友仔细看了我买的家具后,告诉我说是小厂家仿做的,并让我去找经销商。”后来,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经销商终于同意将张先生买的“高级”仿制品退掉。
家具市场“偷天换日”升级
小编走访市场发现,虽然是连锁家居商场,但不同门店往往存在不同的“销售策略”。比如,小编在河西区一家居市场看到某品牌家具,而在其它连锁店内该相同品牌的销售商对于价格相对“比较灵活”。即使相同款式、材质的商品,价格可能会有一定浮动区间。
而据一位资深业内人士透露,除了品牌对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店铺有着不尽相同的经销策略外,不排除极个别销售商大玩“偷天换日”的把戏。由于有的消费者一味追求低价,而为了保证赚取利润,个别销售人员往往采取从附近家具加工作坊定制仿制品卖给消费者的做法,而一般消费者可能很难识破。这样,经销人员一方面迎合了顾客的大力度“划价”消费心理,另一方面又赚取了更高额利润。
专家支招远离消费陷阱
那么,消费者如何才能避免遇到此种消费陷阱呢?天津市环境家居专家鉴定委员会主任吴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天津的家具市场并不饱和,优胜劣汰不是很明显,一定程度上导致个别经销商存在不规范的行为。他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家具前可以要求商家出示家具的质检报告,并注意报告的有效期(一般为一年),购买哪款家具就看该款商品的报告。此外,购买时一定要在合同(或订货单)上注明所购家具的品牌、材质、尺寸、颜色以及售后服务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