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2:一个新的功夫偶像

王朝女性·作者佚名  2010-07-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2010年5月6日在悉尼,有100多个设计师在63个节目叶问2:一个新的功夫偶像

当年《叶问》上映,出人意料的成功,不单国内票房破亿,也令甄子丹一跃进入一线男星的行列。如今,几乎沿用原班人马的续篇之作《叶问2》,又否能再创高峰呢?

甄子丹的胜利?

《叶问》的成功,不仅仅让喜欢香港功夫片的影迷们,重又燃起了希望,也在某种意义上,让甄子丹成为了,继成龙、李连杰之后的又一位功夫巨星。

毋庸置疑,作为华语电影在世界舞台上的代表——香港功夫片早已陷入颓势,一方面是因为整个香港电影大环境的持续低靡,另一方面也是演员上的青黄不接所造成的。成龙也好,李连杰也罢,曾经功夫电影的标志式巨星们,已然显得力不从心。导演们不得不把目光放在次一级的明星身上,与此同时,如陈可辛、徐克等人,也愿意多用几个次一线的明星来分散票房风险。有了这样的前提,《叶问》便在意料之内。谁能想到,当时徘徊于二线的甄子丹,居然能够使影片收回破亿票房。其中有部分原因,在于自李连杰塑造的黄飞鸿这一角色之后,观众们在银幕上已经太久没有看到此类“符号”式的人物出现了,甄子丹的“叶问”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观众们不由分说地将甄子丹等同于叶问,一如当年李小龙、李连杰的延续。就如导演叶伟信所言:“他成功的塑造出了一个全新的功夫宗师形象。”

功夫宗师 续篇几何

《叶问》的成功,无疑让片商们对这一题材拥有了极大的兴趣与信心。对《叶问》进行解构不难发现,影片囊括了诸多卖座的元素:爱国主义反抗列强的题材;功夫宗师从狗熊到英雄的成长史;还有咏春拳天花乱坠的打斗场景,虽然是新瓶装老酒,但动作戏的银幕新品牌确呼之欲出。

毫无疑问,《叶问2》是一种复制。即使把舞台改换到了香港,时间挪到了二战结束后,但依旧抛不开前作的套路。所谓中国人的通过武术的自省行为,其实早在黄飞鸿时代就已经玩遍了。纵然在情节上,有讲到叶问在香港将咏春开枝散叶发扬光大,但电影也很难如监制黄百鸣所说“提升至更高的层次”,无非只是流水线出产的又一个罐头产品。如果说前作的成功,是在将罐头的品牌从“无影脚”换成了“咏春拳”,那这次仅仅增加了一些新面孔作为辅料,增加了一些打斗场景作为调料,这样的“新品”会让观众满意吗?

但《叶问》的成功回答了制片人的一疑虑,对《叶问》进行解构不难发现,影片囊括了诸多卖座的元素:爱国主义反抗列强的题材;功夫宗师从狗熊到英雄的成长史;还有咏春拳天花乱坠的打斗场景,虽然是新瓶装老酒,但动作戏的银幕新品牌确呼之欲出。

当然,我们还应该把更多的期待放在叶伟信身上,虽然他更热衷于文艺片,也不曾想重塑功夫片的辉煌,但也许正是这样的心态,令他的影片在叙事,以及细节的把握上,确实有独到之处,也使《叶问》有别于徐克、袁和平或他人执导的功夫电影。实在好奇,如果王家卫拍摄的,同样以叶问为题材的《一代宗师》和《叶问2》同期上映,将会是怎样一番情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