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忠评“海派清口” 周立波重拾地方文化信心

王朝女性·作者佚名  2009-07-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随口一嗓子,就是一个角”

看过周立波表演的人都不得不承认,那绝不是坐在剧场里动动眼珠子就可以的,“从头到尾是个体力活”。周立波的一场戏会让人看到最后笑得动弹不得。

钱文忠认为,周立波的 “海派清口”是一种彻彻底底的语言艺术,“‘清口’最大的特点是 ‘清’,不脏也不黏;第二是 ‘口’,一个优秀的表演者运用的工具越少本事越大,就像梅先生,就算是穿平常衣服、叼根烟,但他随口一嗓子,就是一个角。语言艺术就是凭讲的。”而滑稽戏并非新鲜事物,要让人们重新接受它, “比无中生有难,但周立波做到了”。

有人把小沈阳和周立波当作是两股不相容的势力,认为周立波的“清口”算是在以 “京派”为主导的文化领域打开了一个海派文化的口子。

“这种教育强过填鸭灌输”

周立波的“海派清口”无疑更受中老年人喜爱,钱文忠认为从中老年人与青年人的接受“反差”上,这种艺术变得更有意义了。

“比如,年轻人跟他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看的时候会发现,有时候自己的长辈笑得前仰后合直不起腰来,自己却没发现有什么好笑的。这时候他们就会问,为什么你们笑得这么起劲?父母就可以将他们经历过的,孩子不了解的那段历史讲给他们听。”

周立波的 “笑侃三十年”讲的就是上海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风云变化,他让人们 “笑着回想历史,接受改革开放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势必强过教科书式的填鸭灌输,历史的断层也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弥合品。

“我吃了块比我还老的肉”

钱文忠认为周立波受欢迎的原因是,“他的原创有根底,非常巧妙而有效地接上了我们的传统,解决了长期以来我们这个民族心里的一个结”。

回首周立波笑侃的那个时代,钱教授讲了个他小时候亲身经历的故事:“小时候我们吃肉不像现在一样,走到菜场就可能买到。我们那时有种肉叫‘冷气肉’,现在的人肯定没听说过。 1974年我8岁,买回来‘冷气肉’上面蓝色图章上面印着1964年,我是1966年生的,这块肉比我年龄还大! ”

责任编辑:Ryoni

周立波海派清口火爆大上海

周立波海派清口专场5月加场

演出时间:2009年05月20日--2009年05月24日

演出地点:美琪大戏院

演出票价:380、280、180、100元

继余秋雨品评周立波之后,曾登上央视《百家讲坛》的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昨天观看了周立波的“笑侃大上海”,并发表了自己对“周氏清口”的看法。在钱教授看来,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之所以如此火爆,不仅是由于他配合了近年来上海人高涨的“上海意识”,帮助本地人重拾地方文化的信心,更是由于他的创新续上了传统文化的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