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佛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宗教,佛教,
作者: 季羡林 著
出 版 社: 工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1字数: 150000版次: 1页数: 222印刷时间: 2009-12-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0845621包装: 平装最佳拍档
季羡林谈人生(...
季羡林谈佛
与此1件拍档商品一同购买
总定价:¥57.00
总当当价:¥40.90
请至少保留一件商品。
编辑推荐
宗教不是一种神秘化的信仰,而是对仁爱,宽容,真实的执著与追寻。
季羡林:一个学术时代的标志
内容简介
《季羡林谈佛》:温家宝总理看望季羡林先生时曾说: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中国知识分子历经沧桑、艰难困苦,但爱国家、爱人民始终不渝,他们不懈奋斗,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8.6—2009.7.11),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 主要著述: 《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印度古代语言论集》等。 主要译作: 《沙恭达罗》《五卷书》《优哩婆湿》《罗摩衍那》《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 主要作品: 《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病榻杂记》《书斋杂录》等。
目录
释迦牟尼
浮屠与佛
再谈浮屠与佛
法显
关于玄奘
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
佛教教义的发展与宗派的形成
印度佛教的发展与衍变
《列子》与佛典
关于《大唐西域记》
《西游记》与《罗摩衍那》——读书札记
中国佛教史上的《六祖坛经》
佛教的倒流
佛教与儒家和道教的关系
佛教的传入中国——两种文化的撞击和吸收
唐初统治者对宗教的态度
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
佛教对于宋代理学影响之一例
媒体评论
有的学者说,佛教是无神论。有的人就义形于色地挺身起来反对:哪里会有无神论的宗教呢,如果我们客观地深刻地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说佛教是无神论,在某种意义上是正确的。
——季羡林
季老的学问、人品都是一流的。
——著名哲学家 汤一介
老人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
——著名学者、季羡林弟子 钱文忠
他是一个很好的父亲。
——季羡林之子 季承
书摘插图
再谈浮屠与佛
1947年,我写过一篇文章:《浮屠与佛》,主要是论证中国最古佛典翻译中的“佛”字,不是直接从梵文Buddha,而是间接通过吐火罗文A(焉耆文)pfit和B(龟兹文)的pud、pod译过来的。一个字的音译,看来是小事一端,无关宏旨,实则与佛教传人中国的途径和时间有关,决不可等闲视之。文章中有一个问题颇感棘手,这就是,吐火罗文的pfit、pud和pad都是清音,而“佛”字的古音则是浊音。由于周燕孙(祖谟)先生的帮助,这个问题算是勉强解决了。从那以后,虽然有时仍然有点耿耿于怀,但是没有认真再考虑这个问题。
最近几年读书时读到一些与此问题有关的新材料或者对旧材料的新解释,觉得有必要对那篇文章加以补充和扩大,于是写了这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分为两部分:一,“佛”字对音的来源;二,从“浮屠”与“佛”的关系推测佛教传入中国的途径和时间。
一、“佛"字对音的来源
正如我在上面讲到的,1947年那篇文章遗留下来的关键问题是清音与浊音的对应问题。原来我认定了对音的来源是清音。周燕孙先生的解释也是从这个角度上下手的。但是,时隔40年,现在看到了一些以前不可能看到的新材料,我们大可以不必这样去胶柱鼓瑟、刻舟求剑地去解决问题了。“佛”字的对音来源有极大可能就是浊音。
……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