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祛病系列丛书-饮食保身
分類: 图书,保健/心理健康,饮食营养 食疗,
作者: 伍晓珍编著
出 版 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3-1字数: 139000版次: 1页数: 208印刷时间: 2010-3-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8727319包装: 平装最佳拍档
刮痧变美(随书...
慈悲祛病系列丛书-饮食保身
与此1件拍档商品一同购买
总定价:¥73.90
总当当价:¥54.10
请至少保留一件商品。
编辑推荐
《佛遗教经》中说,“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佛陀教诲我们要将饮食当作维持人体生存的“药”,不能贪求口腹之欲,要做到饮食有方、饮食有节。
饮食有方、合理调节,才能吃得健康,科学的饮食是身体健康与精神愉悦的保障。本书详尽介绍了佛教文化中对于日常饮食的认识,在饮食质量、饮食卫生、饮食习惯和饮食禁忌等多层面,结合现代营养学、养生学的科学方法,提出了全方位的健康方案。
内容简介
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它渗透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观念和习惯。其中,佛教对人体医学、生活保健的认识博大精深,对身心调和与健康生活的具体要求比比皆是,它们,涉及到我们日常的饮食和呼吸,涉及到我们的道德修养,涉及到我们的情绪调节,也涉及到我们精神生活的达观和纯净……
身体的病痛从何而来?心中的不满如何疏导?精神的愤懑如何化解7健康和谐的人生如何养成?现代人生活在追逐与压力之中,忽略着损害身心健康的病源,却盲目地进补、片面地自我安慰,殊不知身心的调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调和,又如何能够创造和谐的人生?
《慈悲祛病》,从生理、心理两方面的健康误区入手,从饮食、呼吸、生活规范、情绪调节、心灵净化等多方面角度,以日常生活行为为主线,以现代养生、日常保健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为内容,全面介绍健康生活的诸多要素,内容浅显,简单易行,人人可学。
《饮食保身》,详尽介绍了佛教文化中对于日常饮食的认识,在饮食质量、饮食卫生、饮食习惯和饮食禁忌等多层面,结合现代营养学、养生学的科学方法,提出了全方位的健康方案。
作者简介
伍晓玲,上世纪70年代末人,湖南人,现居北京。素食主义推崇者,深切感受到素食带给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收获,并且获益终身。
目录
第一章 佛教的饮食文化
第一节 中国的饮食文化与佛教
第二节 佛教基本的饮食观念
第三节 佛教饮食的习惯和礼仪
第四节 饮食不当会引发疾病
第二章 佛教的饮食禁忌
第一节 中国佛教的禁忌
第二节 佛教饮食中的酒戒
第三节 佛教饮食中的荤戒
第四节 八关斋戒
第五节 过午不食
第三章 利于养生的饮食:素食
第一节 中国的素食养生文化
第二节 中国素食的流派
第三节 素食的原料及烹饪
第四节 现代的素食养生
第四章 佛教的素食
第一节 佛教的素食特色
第二节 佛教素食的代表作:腊八粥
第三节 佛教寺院的素食文化
第四节 佛教的饮食疗法
第五章 佛教的饮品:茶
第一节 中国茶的历史
第二节 佛门茶缘
第三节 佛门茶道
第四节 禅茶的养生价值
第五节 神奇的万病之药
第六节 佛教养生茶四季配方
第七节 佛家禅茶功法
附录一 著名的寺院素菜
附录二 人体所需营养获取列表
书摘插图
第一章 佛教的饮食文化
第二节 佛教基本的饮食观念
佛教主张饮食调和
佛门弟子每天中午在念诵供养咒时,都会唱言:“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所谓“三德六味”即是“清净、柔软、如法”三德,“淡、咸、辛、酸、甘、苦”六种味道。这段话告诉我们,作为供佛和僧人的饮食,一定要六味俱足,否则便是对佛和僧有失恭敬。
出家人食素,要不要吃得六味调和、香甜可口,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人主张出家人的生活应尽量可口一些,以保证健康;也有的人主张,出家人应当远离美味佳肴,以食粗饮淡度日,以防贪心生起。其实,从佛教诸经典中,我们可以看出,佛陀是赞同弟子食六味调和之食的,只不过是反对佛弟子一味地贪求美味而已。
对于“六味”,淡味为诸味之体,其他五味对内脏都有增损。隋代著名的天台四祖智颛大师在其(《小止观》中精辟地论述了五味和五脏关系,他指出:“食五味增损五脏:酸味增肝而损脾,苦味增心而损肺,辛味增肺而损肝,咸味增肾而损心,甜味增脾而损肾。若知与五脏有妨,以禁其损而瞰其增。”它不仅指出了五味与五脏的相互补充的关系,而且还指出食量过度的害处。所以,历来的医家都主张“瞰其增而禁其损,五味稍薄”。明代的儿科医家万金在《养生四要》卷一中说:“五味稍薄,则能养人,令人神爽;稍厚,随其脏腑,各有所伤。”
佛教不是让我们放弃美味、专注苦行的宗教。早在佛陀初出家修道之时,他曾误认为修道即是修苦行,他“前后就外道问道一年,以无所得故,入伽闍山苦行林中,端坐思维,日食一麻一米,乃至七日食一麻米,如是六年,极苦行巳,形体赢弱,有若枯木。”六年苦行,佛陀不仅形容枯槁,甚至几乎为此丧命。在经过六年苦行之后,佛陀才终于“晤知苦行非菩提因,亦非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于是接受牧女乳糜供养,随之精力充沛,气血充足,从此安心修道,终证无上菩提。
由此可见,佛陀通过亲身经历说明减饮食、食恶食于修道无益。真正的修道是由心而悟,而不是通过食粗劣饮食才能达到目的。有吃有喝,吃饱肚子,这还远远不够,我们不但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食“上妙饮食”。
如何为“上妙饮食”呢?《盂兰盆经》说:“具饭百味五果……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百味五果”、“尽世甘美”,应该是佛门用以形容世间上最好吃的饭菜、水果等食品,“百味五果”的“百味”又是形容食品品种繁多,具足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
不非时食
不非时食是佛制基本戒条。每天的拂晓时分到日影正中,这个时段,称为食时,允许僧侣们进食,所进之食,就叫时食,这是合法的。从每天的日影过中,直到第二天拂晓时分,这个时段中不允许僧侣们进食,如果进食,便叫非时食。若出家人非时而食,名为破斋。
对于身体健康的出家人,佛制皆应持不非时食戒,但对于那些体弱多病的人,无法做到日中一食、必须少食多餐者,允许为其开方便。这被称为药食,意即能治疗脏腑内科病。但当身体康健之后,则不应再午后进食。虽允许午后进食,但不应多食,不应美食,不贪求适意之食。
适时进食是佛教调和饮食的基本观念之一,是非常符合人体生物科学原理的。饮食有时,能让身体机能在循环上有所依循,不至于打乱生命节奏。根据中医《子午流注》记载,早晨时阳气旺盛的时间,适合进食食物,有利于消化和吸收。过了中午人体阳气下降,阴气上升,吃了食物会使人阴气加重。中午之后吃的过多,会使胃和大小肠内堆积垃圾,所以过午少食甚至不食,是清肠的最好方法;因小肠和心互为表里,肠清则心清,吃饭过饱或过了中午还吃饭,会使得经脉不通,身疲困乏。
……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