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谭观音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宗教,佛教,
作者: 莫振良编著
出 版 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 145000版次: 1页数: 190印刷时间: 2008-8-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696494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观音被称为在人间救苦救难的大菩萨。按佛教的说法,菩萨是已经成就佛道、而发愿住世度人的一类“有情”。观音可以说是体现菩萨精神的一个典型。在中国,观音信仰是民间信仰的主要内容之一。本书采用“妙谭”(类似“说书”)的形式把观音的故事说给大家。
内容简介
本书侧重于观音世俗文化的介绍。借鉴观音宗教文化,大体反映成道前的观音,即观音的宏愿和志向,成道后的观音,即观音的神力和作为,以及观音的修持法门,即观音崇拜的义理三大主要内容,本书相应分为四部分:一、观音身世,介绍中国观音来历的民间传说;二、观音道场,三、观音法相,以上介绍观音崇拜的偶像,有类于观音信仰的修持;四、观音显化,介绍人们对成道后的观音扬善除恶的赞颂。
目录
观音身世
引言:观音身世的文献记载
化身妙善公主降世人间
拒招驸马,妙善潜心向佛
后花园修行,白雀寺悟道
妙庄王火烧白雀寺
舍身向佛,妙善升天
佛祖指引,香山得道
妙善招徒,点化善才龙女
庄王身染恶疾,妙善化身治病
妙善出奇方,恶人得报应
妙善舍身救庄王
妙清妙音的传说
庄王被劫,兴林国蒙难
善才、龙女领兵收妖
妙善解劫难,君臣再治国
修成正果,观音受封
观音道场
引言:普陀山观音道场的文献记载
不肯去观音院的传说
紫竹林观音斗蛇王
前寺山门永不开的故事
四大金刚留普陀
天王殿前的卧牛石
观音与韦驮姻缘的传说
普陀山“短姑道头”的传说
观音收善财为胁侍的传说
观音救龙女的故事
观音法相
引言:观音法相的文献记载
蛤蜊观音
鳌头观音
杨柳观音
白衣观音
马郎妇观音
水月观音
三面观音
施药观音
持经观音
马头观音
多宝观音
送子观音
千手观音
阿摩提观音
观音显化
引言:观音显化的文献记载
观音建桥,罗汉造塔
观音降服太阳神
钱塘大潮的传说
华蓥山没有土地神的传说
观音成道的传说
观音与国清寺十八罗汉的传说
观音捆锁罗刹鬼
观音绘八像的故事
观音柳的传说
雕凿宝顶山千手观音的传说
观音负石拒敌的故事
反穿衣倒踏鞋的观音老母
后记
书摘插图
引言:观音身世的文献记载
观音菩萨的身世在佛教中称为观音菩萨本生故事,说的是观音成道前的经历,包括观音信仰的渊源、观音的家世、诞生、修习、形象、成长、修成正果等一系列过程,用现在通俗的话说,就是观音的传记。
观音作为一尊世人皆知,受到广泛供奉的菩萨,由于历史悠久,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产生了相当多的民间传说、经典记载、小说戏曲的描述。所以观音的身世流传至今有多种说法。
一 古印度的观世音传说
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早在佛教产生以前就有了观音的形象。据古印度婆罗门教的经典《金梨俱吠陀》的记载,婆罗门教中有善神,这善神充满慈悲而且神力宏大,能使盲人双目复明,疾病缠身久治不愈者得到康复,肢体身躯残缺者得到健全,婚后不育的女性喜得贵子,还能使朽木开花,沉船获救。这个被称为观世音的善神是婆罗门教中的万物始祖——大梵天的曾孙太阳神苏里耶和以能工巧匠著称的天神陀湿多的女儿萨拉尼的双胞胎儿子,分别叫纳萨佳和达斯拉。这对孪生兄弟的形象既不是丈夫身,也不是女儿身,而是一对可爱的小马驹,人们称他们为“阿湿毗尼”,翻译成汉语为“双马童”。这对兄弟既强壮灵巧,又聪明智慧,他们驾驶金色的三轮车在黎明时出现,像太阳一样驶过天空,掠过大地,时时拯救百姓万民,受到天竺国(即古印度)人民的普遍信仰和崇奉,在天竺国的国民中有十分广泛、深厚的基础。
二 佛经中观世音菩萨身世的记载
公元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后,佛教的教义在天竺国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原来婆罗门教的信徒转而信奉佛教,同时,原来婆罗门教的某些信仰也带进了佛教。由于“双马童”观世音的信仰在婆罗门教徒中有深厚的影响,这种信仰也感染了佛教徒,促使佛教也要树立一位慈善的菩萨以安抚众生的心理需要。开放的佛教吸收了婆罗门教中的善神教义,把“阿湿毗尼”改造成为“马头观世音”,其形象是头戴马头的男子人身,这样观世音就由一对小马驹变成了一位伟丈夫,习惯称为“马头观音”。随着历史环境的变化,观世音菩萨的身世在佛教经典中逐渐有了多种记载,引用比较多的有以下八种。
1. 《悲华经诸菩萨受记品》中说,观世音菩萨是删提岚国国王无诤念的长子,王位的继承人,“有转轮圣王,名无诤念。王有千子,第一王子名不眴(xuan),即观世音菩萨;第二王子名尼摩,即大势至菩萨;第三王子名王象,即文殊菩萨;第八王子名泥图,即普贤菩萨”。王子随父王一起跟随宝藏如来出家修行,后来转轮圣王被授记为阿弥陀佛,不眴王子被授记为观音菩萨,与其弟大势至菩萨成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这部经典的《大施品受记品》记载,不眴王子在佛前立下宏愿:“愿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堕大暗处,忧愁孤穷,无有救护,无依无舍,若能念我,称我名字,若其为我天耳所闻,天眼所见,是诸众生等,若不免斯苦恼者,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这个原因,不眴王子被授记为观世音。
2. 《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授记经》中说,在久远的“无量德聚安乐示现”世界中,有“金光师子游戏佛”掌握这个世界。当时有一个称为威德的国王,跟随佛学习无量法印,就是慈愍众生无量、庄严净土无量、一念善根回应无量。威德国王学习无量法印后,禅定的境界越来越殊胜,心境越来越圆满。有一天,国王正在王宫中修习禅定,忽然从王宫花园的地下涌出两朵莲花,两个童子化生其中,自称是威德国王的儿子,右边的一个名字叫宝上,左边的一个名字叫宝意。国王看到两个可爱的童子,心中十分欣喜,他认为这一定是佛陀安排的。国王带领二位童子去见佛陀,求教如何才能供养佛法,并且在佛前发宏愿:“当于万亿劫,大悲度众生,如今日佛土,清净妙庄严,令我得道时,超逾亿百千。”佛陀告诉他们:“恒河沙可知数,此大士先供养佛,种诸善根,不可称计。”佛为他们授记,威德国王以后是阿弥陀佛,宝上是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以后,观世音菩萨为佛,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那位宝意童子就是大势至菩萨。
3. 《大悲心陀罗尼经》(此经的全称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说,观世音菩萨远古的时候是“千光王静住如来”的弟子,这个弟子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成佛,名叫“正法明如来”,经书中记载:“此菩萨名观世音自在,亦名捻索,亦名千光眼”。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