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拉古的雅典异乡人-柏拉图《书简七》探幽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世界哲学 ,
作者: 彭磊选编,王师等
出 版 社: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字数: 210000版次: 1页数: 292印刷时间: 2010-1-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805559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柏拉图的三次西西里之行贯穿了他的后半生。我们了解柏拉图其人其行,主要得益于归于他名下的十三封书简。十三封书简中, 《书简七》位置最居中、篇幅最长、内容最丰赡,素来最为研究者看重。在与其他书简联构成的意义网络中,它处于最核心的位置。它所记叙的人物、情节在其他书简中得到进一步描述,它所提出的政治一哲学学说也在其他书简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只有通过它,我们才能重构其他书简的背景和关系,才能进入整部作品的文脉之中——《书简七》之于其他书简,有如圆心之于圆的关系。
目录
编者弁言
柏拉图与狄奥尼修斯:古典教养的悲剧
《书简七》中哲学政治的修辞
柏拉图传记中的事实与传说
《书简七》中的柏拉图与阿尔基塔斯
离题与对话:《书简七》与柏拉图的文学形式
从《书简七》看柏拉图对话
中期柏拉图主义与《书简七》
《书简七》论如何获致哲学知识
《书简七》中的神秘主义哲学
书摘插图
柏拉图与狄奥尼修斯:古典教养的悲剧
耶格尔(Wemer Jaeger)著
王师 译
柏拉图第七、第八书简,学界素以为伪出,直到上个十年,方经考训家证实,认定其为柏拉图真作不虚,此为柏拉图教养观念的历史考查打开重要一章。然而,即便这些书简(尤其《书简七》)原非自传性的一手文献,即便史上诚有好轶事而善文辞者,视伟大哲人之热衷时政为极好的文题而伪作诸简,哲人与其时最强力之僭主交游,却诚属公认的事实。即便学界普遍疑其非真,但《书简七》之确有文献价值,盖无争议。但何以从这出叙拉古悲剧中,读解柏拉图自身的立场,对治史者而言,终是莫大的诱惑;虽然普鲁塔克在其《狄翁传》中对此事亦有戏剧化的铺陈,然而此简行文之气韵生动,固已令彼无法相提并论。
纵无书简佐证,我们犹能推断,柏拉图既著《王制》、《法义》诸篇,必对政事充满热情,而此热情亦根本上要化为行动。此种旨向,殆非全由心理学所能说明,唯有进入柏拉图知识概念之结构中,方能有所阐发。因为在此,知识(Gnosis)并非全然脱离生活的思虑,而更掩有数义,如:技艺或艺术(techne)、实践智慧(phronesis)以及正确的反思、公正的决断乃至真实的目的、真正的善等等。柏拉图晚期对话中之理式论,虽更具理论化的表现形式,然其所着力处,始终落于行动,即生命活动(Bios)之上,即便当活动领域自邦国而外渐次收紧,达于“心中之邦”时,亦是如此。柏拉图于《书简七》中自叙生平,述至首度泛希腊之旅——正是此次旅程将其带到了叙拉古僭主的宫中,从中可见,政治实践之志趣乃哲人早年行事的主导因素。哲人所述多可置信,非但因其主要著作与之多有契合,甚而考《王制》与《蒂迈欧》诸篇对话场景中施于其宗族近属的笔墨,亦可证此言非虚。对话的著者隐于幕后,无疑意欲借此暗示自身及其与苏格拉底的关系。……
书摘与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