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鉴赏
分類: 图书,美食,茶,
作者: 刘洁编著
出 版 社: 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1字数: 250000版次: 1页数: 246印刷时间: 2009-12-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10404771包装: 平装最佳拍档
读图时代--中国...
茶艺鉴赏
与此1件拍档商品一同购买
总定价:¥106.00
总当当价:¥75.40
请至少保留一件商品。
编辑推荐
小桥画舫,小院焚香,寒夜客来茶当酒,饮茶讲究的是情趣。
高山云雾出好茶,清泉活水泡好茶,茶艺并非空洞的玄掌,而是生活内涵改善的实质性体现。选茗、择水、烹茶、选茶具,在紧张繁忙之中,泡一壶好茶,感悟如茶的人生。
内容简介
清晨的阳光雨露。淙淙的山泉之水。玲珑的精巧杯壶,风俗各异的地域风情,沉浮于人生的品茶之人,从广阔的茶园到唇边的茶杯。再到心灵的深处,一片茶叶就这样带领着我们游逛了茶的世界,感受了茶的艺术,体悟了茶文化的精髓。从此泡茶不再只是放茶倒水的简单事,而是一次震撼人心的精神盛宴。
目录
第一章 粗茶以成茗
简谈茶艺
茶艺渊源
茶艺之萌芽
茶艺之形成
茶艺之发展
茶艺之成熟
现代茶艺
茶道精神——清、敬、怡、真
第二章 稚草以成茶
红茶
红茶的分类
红茶的制作
红茶的等级
红茶的冲泡饮用
红茶的收藏
红茶的功效
绿茶
绿茶的分类
绿茶的冲泡
绿茶的收藏
绿茶的功效
白茶
白茶的制作
白茶的分类
白茶的冲泡
白茶的收藏
白茶的功效
黄茶
黄茶的制作
黄茶的品质特征
黄茶的冲泡
黄茶的收藏
黄茶的功效
黑茶
黑茶的制作
黑茶的品质特征
黑茶的冲泡
黑茶的收藏
黑茶的功效
青茶
青茶的制作
青茶的品质特征
青茶的泡饮
青茶的收藏
乌龙茶的功效
普洱茶
普洱茶的分类
普洱茶的品鉴
普洱茶的冲泡
普洱茶的收藏
普洱茶的功效
大麦茶
大麦茶的制作
大麦茶的冲泡
花草茶
花草茶的花语
花茶的品质特征
花茶的冲泡
花草茶的功效
花草茶的品饮
第三章 衬茗之器
何谓茶具
茶具来源
茶具分类
金属茶具
瓷器茶具
紫砂茶具
木鱼石茶具
漆器茶具
竹木茶具
玻璃茶具
搪瓷茶具
陶土茶具
石制茶具
茶与茶具
第四章 品茗之水
宜茶之水
择水先择“源”
水质需“清”
水品应“轻”
水品在“活”
水味“甘”
煮水之道
知名山泉
镇江中冷泉
无锡惠山泉
苏州观音泉
杭州虎跑泉
济南趵突泉
第五章 茗之茶人
何谓茶人
古代茶人
国外茶人
现代茶人
第六章 伴茗之艺
基础茶艺
冲泡方法
程序设计
茶席设计
乌龙茶艺
现代功夫茶
普洱茶艺
绿茶茶艺
特殊茶艺
佛道茶艺
宫廷茶艺
瑜伽茶艺
第六章 缘茗之域
民俗茶艺
藏族酥油茶
回族的刮碗子茶
蒙古族的咸奶茶
侗族、瑶族的打油茶
土家族的擂荼
白族的三道茶
哈萨克族的奶茶
苗族的八宝油茶汤
国俗茶艺
日本茶艺
韩国茶艺
英国皇室茶艺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粗茶以成茗
简谈茶艺
“茶艺”一词出现于唐代。皎然说“茶艺”是饮茶修身之道,饮茶是修炼的一种手段;封演说“茶艺”是饮茶的方法;刘贞亮说“茶艺”是通过饮茶来提高道德修养。
茶艺,萌芽于唐,发扬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可谓有相当的历史渊源,自成一系统。
中国的民族性,自然谦和,不重形式。所以不管是唐代的《茶经》,宋代的《大观论茶》,或明代的《茶疏》,文中所谈仅是通论。一般人民将饮茶融成生活的一部分,没有什么仪式,没有任何宗教色彩,茶是生活必需品,高兴怎么喝,就怎么喝。饮茶所讲究的是情趣,如“披咏疲倦”、“夜深共语”、“小桥画舫”、“小院焚香”,都是品茗的最佳环境和时机,“寒夜客来茶当酒”的境界,不但表露出宾主之间的和谐欢愉,而且蕴蓄着一种高雅的情致。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不同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
有中国人落脚的地方,就会带去饮茶的习惯。中国人最先发现茶叶,是饮茶的古老民族。穿过一条条老街,看见三三两两的老者,悠闲地围坐在一个拳头大小而可喜的茶壶旁,人手一杯,边谈边饮,那就是中国茶。走进一间间茶舍,迎面一阵天然的茶香扑鼻而来,如果你有兴致驻足品赏一番,还会有专人为你示范如何泡一壶简单易学的功夫茶。
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有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种饮茶习惯在中国人身上根深蒂固,已有上千年历史。在唐朝中叶,~位早年出家后来又还俗的和尚——陆羽,总结前人与当时的经验,完成了全世界第一本有关茶叶的著作——《茶经》后,饮茶风气很快吹遍中国大江南北,上自帝王公卿,下至贩夫走卒,莫不嗜茶,甚至于中国附近的各民族,如高丽、日本、东南亚各国,都学习了这个风尚。而在17世纪初,荷兰东印度公司更首次将中国的茶输入欧洲,到了17世纪中叶,在英国贵族社会中,“饮茶”已成为一种时尚风范。在中国,“茶”因为人文、地理的不同,而有两种发音方式,在北方发音为cha,在南方发音为tee;因此由中国北方输入茶的国家,如土耳其的发音是hay,俄国是chai,日本是cha;而由中国南方经海线输入茶的国家,其发音则不相同,如西班牙的发音是te,德国的是tee,而英国则是tea。
茶是中国人的“国饮”,因为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儿茶素、精油、氟素等成分,有明日、清脑、利尿等功能,因此中国人相信一个常饮茶的人,必能延年益寿,而现代进步的科学,也已证明茶有医学上的效用,对人体有益处,因此茶已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天然的健康饮料。饮茶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然,无拘无束的茶艺精神,就如同中国传统的人情味一般——醇厚温馨。
茶艺之萌芽
传说“神农氏尝百草,日进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是人类最早对茶的认识。古人直接含椒茶树鲜叶汲取茶汁,感到芬芳,久而久之含嚼成了人们的一种爱好,这应该就是茶之为饮的源头前奏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含嚼的习惯逐渐转变为煎服。即采鲜叶、洗净、晾干,置于器皿中兑水煮熟,连汤带叶喝下。这就是饮茶的开端。直到秦汉时期,茶叶简单的加工技术开始出现,采茶,制茶团,晒干或烘干后存放。饮用时先将茶团捣碎放入容器内,注入开水,加入葱、姜、橘子之类调味,这种茶汤,不但是一种可食菜品,也逐渐成为待客之饮品。西汉时,饮茶已经成为宫廷贵族的高雅消遣。王褒《僮约》中有“武阳买茶”的记载。三国时期,人们开始注意茶的烹煮方法,此时出现“以茶当酒”的习俗。到了两晋南北朝,茶叶逐渐成为了普通饮料,茶艺的雏形也在这个时期形成了。
茶艺之形成
唐代是茶艺真正的确定和发展时期。
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关。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茶艺的形成至少应该有三方面的支持,一是有着广泛的消费群体,这是茶艺的群众基础;二是有着完善的茶艺程式,这是茶艺的形式要求;三是要有精神的内涵,这是茶艺的理论支撑。这三方面在唐朝时都具备了。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有关。
民间和宫廷的共同参与,使唐代茶文化掀起了一个高峰。
陆羽《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比屋之饮”,也就是家家户户都饮茶的意思,可见唐代国都长安等地饮茶的普遍程度。除了“两都并荆渝”之间以外,饮茶之风在其他地方也是同样盛行,这种情况以《封氏闻见记》中记载的最为典型,“白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见,茶饮已经深入民间,成为生活之必需。
……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