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分類: 图书,传记,历史人物,
作者: 杨雪舞 著
出 版 社: 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2-1字数: 400000版次: 1页数: 389印刷时间: 2010-2-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10407680包装: 平装最佳拍档
杜月笙大传
孔子
与此1件拍档商品一同购买
总定价:¥84.00
总当当价:¥51.80
请至少保留一件商品。
编辑推荐
《孔子》:你读过《论语》,或许还去过孔庙,但你了解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孔子教导的是教人们如何幸福地生活。
七十三年智慧人生中所创的学说,竟然穿透了中国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影响着如今每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和期望。
孔子的一生,是命运坎坷的一生,但这坎坷所创造的,却是古今中外最为温柔的哲学!
与史诗电影《孔子》同步推出,全景展现孔子一生的最好传记!
生前屡经坎坷,身后被人尊誉为“素王”和“至圣”的孔子真实成长经历。
一个终生困顿,怀才不遇的“小人物”,却创出世间最为温柔的哲学思想!
一个生前潦倒,死后却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两千五百年的伟大人物。
世尊为“素王”和“至圣”的孔子,到底是怎样的人物?
历经坎坷的一生,如何造就千百代敬仰的伟人?
读一个你所不知道的孔子,看一本世间最好的励志书。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世间充满最多爱心的人,这是一个于国家充满无限忠诚的人,这是一个盼望大同世界、黄金时代早日到来的人。孔子,一个为了理想秉持一生、虽万死而不悔的人!或许,你无数遍读过《论语》,为里面珠玑般隽永的文字彻夜深思;或许,你无数次朝圣孔庙,看着至圣文王的慈祥容颜,仰慕不已。
但孔子不知道了。他生于忧患,死于坎坷,他做过一个人一生中最为艰苦卓绝的努力,他受过一个人一生中最为冷漠无情的对待。
孔子成了圣人,是因为他人生理想的坚持上、在追求学问的努力上、在对待挫折的乐观上、在反省自我的无情上……做得都比我们多一点、好一点.但就是因为这一点点,他成了圣人。
作者简介
杨雪舞,做过知青,干过差不多所有的苦力活,还当过中学教师、中专教务主任、副校长、《社科纵横》杂志主编、湘西州社科联负责人生平酷爱历史、心理、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的研究主要著作有:《生存艺术》、《洋人眼里的中国人》、《享受生活》,《千古枭雄朱元璋》、《千古一帝李世民》、《孔子》等。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孔子已到结婚时
01/母亲的优秀儿子长大了
02/学习的机会,我不能错过
03/问道于老子
第二章 子欲养而亲不在
04/孔子的歌
05/登泰山而小天下
06/母亲,母亲
第三章 初入官场
07/孔子的远大抱负
08/再小的职位,也要把事情做好
09/做官并不那么简单
第四章 再入宦场
10/对为官的认识
11/既为官,则秉守原则
12/辞官而去,悠闲自得
第五章 孔子做了爸爸
13/孔子快没饭吃了
14/潦倒的孔子绝处逢生
15/孔子得子
第六章 悠然为官的日子
16/向郯子请教做官的学问
17/再次向老子求教
18/学琴于师襄
第七章 孔子初为人师
19/读书人可以做好老师
20/孔子开始招生了
21/教学原来这么快乐
第八章 良禽择木而栖
22/孔子与齐景公
23/昭公伐季
24/孔子到了齐国
第九章 还鲁施教
25/齐王也不过如此
26/不如归去
27/孔子是个好老师
第十章 不想当官的人又做官了
28/孔子拒绝为官
29/与弟子的对话
30/出任中都宰
第十一章 摄掌相事
31/治理中都的日子
32/孔子官升两级
33/智迫齐国还地
第十二章 削弱三桓
34/助君平叛
35/孔子的计谋
36/堕都大计功败垂成
第十三章 四面楚歌
37/孔子给自己带来了灾难
38/齐国人的美女计
39/哀莫大乎心死
第十四章 孔子被迫流落异国
40/师生激昂话别
41/舍妻别子
42/孔子来到卫国
第十五章 天下乌鸦一般黑
43/我该何去何从
44/孔子与南子
45/再去陈国寻找机遇
第十六章 没有孔子,天下会黑很多
46/不能与胸无大志的人共事
47/离开陈国的颠簸岁月
48/夫子还活着,我怎么敢死
第十七章 这世界无法容纳孔子
49/再走异国他乡
50/孔子归鲁
51/还是教书吧
第十八章 呜呼哀哉
52/儿子走了,爱生也去了
53/痛失子路
54/一个伟人的最后日子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孔子已到结婚时
01/母亲的优秀儿子长大了
颜征在大惊不已,正要发问,说时迟那时快,从来文质彬彬的孔子,山豹般倏地猛扑过来,也不知从哪里来这般大的劲,他抱了母亲腾地一下子跃出门栏。就在这时候,听到轰的两声巨响,门上的椽子塌了下来,扬起浓浓的尘土,纷纷落落地撒在他们母子的身上。母亲慌忙地拍拍儿子身上的尘土,眯细着眼回头一看,顿时激动起来。刚刚自己站着的地方,正砸着一根粗粗的、沉沉的、如铁般硬的紫檀木门梁。
“儿子!我的好儿子!你救了母亲的命。”母亲感激地抱紧孔子,连声地呼唤着。
孔子看着毫发无损的母亲,放心地笑了,说:“我到里面去看看。”
“你去吧,小心些,把书捡收好,把那套玄色的丝‘深衣’拿出来,你得穿着它去相亲。”
“哦!”孔子回答一声,在母亲关切注视的目光中,小心地越过坍塌的紫檀木门梁,进到屋里。
这回该轮到孔子激动了,他刚才站着的地方,正躺着一块大石。很明显,这大石正是他倏地扑向母亲瞬间砸下来的。如果我见母亲头顶上的门梁就要塌下来时不去救母亲,这大石肯定会将我砸成烂泥……天啊!是母亲救了我,不是我救了母亲。孔子这么想着,将宝贵的书一一捡好,抱紧了小心地来到母亲身边。
“这些书,你可以暂时留在屋里面,先将深衣拿出来,你必须马上出发,去相亲。”母亲说。
“可是,这……”孔子指着坍塌了一半的房子。
“为人要守信,约好了相亲,你必须去。这里不用你操心,一切有你母亲。你此去宋国,来去要十多天,待你回来,这房子早已复修如新。”母亲很自信地说。“唉!”这么劳累母亲,孔子心里实在过意不去,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年轻轻的,叹什么气!快去,把深衣拿出来。”
“哦。”孔子应承着,转身要离去,突然又回过身来,闪亮着眼睛对母亲说:“刚才是母亲救了我,不是我救了母亲。”母亲摇摇头,说:“一个人做了好事,自然不该要求别人报答,但如果对做了的好事不承认,这也不是一个君子所为。”
“不,不是这样。您进去就知道了,我刚才站着的地方,现在躺着一块大石。”母亲睁大了眼睛,跟着儿子,进到屋里,看见了那块大石,一时感慨不已。
“我说的,刚才是母亲救了我,不是我救了母亲,对吧?”孔子问道。
“不对!”母亲拥着儿子,说:“是你的爱心,你的勇敢,救了你自己,也救了你的母亲。”
孔子感到母亲的话有理,但还是想了想,说:“儿子的爱心和勇敢,都是母亲教的,刚才还是母亲救了儿子。”
母亲听了,久久地望着儿子,一时无言以对,只好自嘲地一笑,说:“看来我儿是学识大长,母亲辩你不赢,只能甘拜下风啦。”“学识和道理是两码事,这是母亲说的,现在为何又要扯在一起?”“是啊,这是人的一个最大毛病,说的与做的往往不能那么一致。”“怎么才能治好这个毛病呢?”孔子紧接着问道。“反思。”“反思?孩儿记住了。”母亲望着儿子,高兴地点点头,马上又摇摇头,说:“看我们母子都在做什么啊,房子塌了,我们差点没命,还在这里争论学识和道理。”
“房子塌了可以修,只是增添一时的劳累。刚才母亲教给儿子‘反思’这两个字,可是够儿子受用一辈子的宝贝。”
“儿子是说我们因祸得福?”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的话确实有道理。”
“谈谈你对这两句的理解。”母亲高兴地问道,她最关心的始终是儿子的见识。
“老子是说世间变化无常,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祸福由不得人来定。”
“这么说来,老子是告诉你,人就只能等待祸福的降临了?”母亲紧追着问道。
“不,不!君子应该善待祸福。遇到祸事,坚信自己不会由此倒下,这样既可少了因忧郁而伤残心志一祸,又能在平心静气中想出办法来,化祸为福;遇到福事,明白自己更好的事情还在后头,这样既可少了因自满而停步的现象发生,又能在还要更上一层楼的豪情壮志里平添勇气,乘祥云而起。”
“你说得很好,但老子说得不一定就是你理解的。不过,学习能如此,举一反三,融进自己的想法,将来定会做出大学问来。只是,老子的学问太深,今后只要有机会,你一定要好好地向他学习。”
“母亲不是说,老子的学问不是正统的吗?”
“是的,老子的学问不是正统的,但老子终归是一门真正的学问。天下真正的学问,无论何门何派,里面都有闪闪发光的宝石,只要是心胸宽阔、视野广大的人,都可以看得见,并从中得到对自己有益的东西。”
“母亲说得对极了。”
“母亲说得再对,心里也清楚,如今就学问而言,母亲已远不及我的儿子,这真使我高兴啊!只是,我们现在不能再说这些,你今天得去相亲,再迟一些,你就走不完今天要走的路程了。”
母亲真有些急了,说着拿了玄色的深衣,拉起孔子,朝屋外走去。
……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