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宏微观人力资源管理相通探索

分類: 图书,管理,一般管理学,人力资源/行政管理,
作者: 杨俊青 著
出 版 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1字数: 520000版次: 1页数: 330印刷时间: 2009-12-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588808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创新点表现在:
1.用市场是供求双方相互作用而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的手段与方法,将宏观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与微观人力资源管理相统一。
2.把人力资源管理置于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理论体系中,通过回眸经济管理理论明白人力资源管理在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而使学习者知晓人力资源管理的来龙去脉与知晓怎么做与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
3.增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体制一章。使学习者与管理实践者知晓任何管理都是在特定的组织体制中,组织体制变化了相应的管理就应发生变化。
4.在本书整体、各章、各节讲解中都力图首先让读者明白这门课程、这一章、这一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与围绕解决这一问题应包含的主要内容与主要论述方法。通过论述试图实现:(1)使学习者感到读这本书与读别的书、听课与自己看书的不同;(2)在学习中为今后从事管理工作奠定好的思维即不论从事何种工作还是做人都应该有明确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或解决这些问题须具备哪些条件或资源,在这些条件与资源约束下有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那种方法能使成本最小、收益最大;同时能实现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个人与组织、组织与社会的共赢。
5.实现了经济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的渗透与融合。管理学与经济学都建立在一个基本的前提假设——所有的资源都是稀缺的假设之上。正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才存在着如何配置资源,方能实现用最少均花费取得最大收益的问题;正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也才存在着对一定组织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实现组织目标与履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前者如何配置资源的问题,一般认为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后者对一定组织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问题,一般被认为是管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不论是如何配置资源还是资源的有效整合,也就是不论是管理学还是经济学其实质与共同之处都是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所不同的是,管理学是通过“看得见的手”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经济学是通过“看不见的手”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当“看不见的手”失灵时需政府管理即需宏观的“看得见的手”进行管理;而当市场存在交易费用时,产生了企业,在企业内部依靠行政权威协调资源配置即通过微观的“看得见的手”进行企业管理,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当“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都失灵时,需“道德”调节。现实中是“看不见的手”与微宏观“看得见的手”及“道德”调节同时进行。
目录
第一篇导论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
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概念阐述
第四节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本章案例分析
主要参考书目
第二章学习人力资源管理所需的经济管理基础理论回眸
第一节经济管理理论产生的基础--《国富论》
第二节围绕论证《国富论》主要思想正确性的《西方经济学》
第三节对《国富论》主要思想进行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四节"看不见的手"失灵后的"看得见的手"作用的基础--《管理学》
第五节经济学与管理学中对"人"的假设--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性基础
本章案例分析
主要参考书目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体制
第一节组织体制概念与剖析
第二节组织体制构成要素与相互关系
第三节两种典型组织体制剖析
本章案例分析
主要参考书目
第二篇人岗匹配的微观组织外部机制--劳动力市场
第四章劳动力市场初论
第一节劳动力市场及相关概念阐述
第二节劳动力的需求行为
第三节劳动力的供给行为
第四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
本章案例分析
主要参考书目
第五章微观劳动力市场
第一节企业劳动需求行为分析
第二节个体劳动供给行为分析
第三节劳动供求双方的相互作用--微观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本章案例分析
主要参考书目
第六章宏观劳动力市场
第一节古典宏观劳动力市场
第二节凯恩斯劳动力市场
第三节工资激励职能对凯恩斯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本章案例分析
主要参考书目
第三篇入力资源管理的人力资源需求方分析
第七章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职位分析
第一节职位分析概述
第二节职位分析方法
第三节职位(工作)说明书与职位(工作)规范书的撰写
第四节职位评价
第五节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
第八章人为资源需求的实现方式——招聘
第九章人力资源需求方的人力资本储备——培训
第十章人力资源需求方对员工的考核——绩郊评估
第十一章人力资源需求方对员工的报酬与激励——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