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和谐

创造和谐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文化,文化理论,

作者: 成中英 编

出 版 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6-1字数: 291000版次: 1页数: 425印刷时间: 2002-6-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212370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当代学苑,繁华似锦;大家风范,光彩照人。本丛书以独特的编纂方式,荟萃海内外华人学者研究成果中的华彩乐段。或以时间为序,或按问题分类,分则独立成章,合则一气呵成。各家学业有专攻,文风呈个性,但都学融哲经文史,识贯中外古今。思如大鹏飞天,水击三千里;心如澄江秋月,不作虚妄语。创见多多,新意比比,各领风骚,自成一格。一卷在握,可含英咀华,探无穷意蕴;一套置案,如群山连绵,尽显学苑无限风光。

作者简介

成中英,1935年生于南京。原籍湖北省阳新县。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留学美国,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1973年首创《中国哲学季刊》并任主编至今。1976年创办国际中国哲学会并任名誉会长。1985年创设美国远东高级研究学院。主要著作有《归纳理论》、《心物同一问题》、《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科学真理与人类价值》、《中国哲学的现代化》、《知识价值》等。

目录

一、《周易》为易的传统的综合与总结

二、三易的共同起点——易的经验体验

三、从易的经验与体验到易道的建立

四、易的体验与向度

五、易的未来发展与研究方向

六、《易经》的思想体系

七、《易经》与新科学

八、《易经》与预测

九、《易经》的伦理次序

十、简评《中国实学史》

十一、亚里士多德论范畴

十二、康德的十二范畴

十三、箕子所举“洪范九畴”

十四、五行思想的对应性

十五、阴阳思想的辩证性

十六、《易传》与老庄

十七、中国哲学的本体范畴

十八、天、道范畴分析

十九、性、命范畴分析

二十、理、气范畴分析

二十一、心性范畴分析

二十二、我与佛学

二十三、我与禅学

二十四、佛教在当今社会中的角色

二十五、宋明理学家对佛教的批评

二十六、科技知识与道德价值

二十七、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

二十八、近代中国与现代西方的社会发展

二十九、中西文化之争的评价

三十、内省与外观

三十一、新儒学与新儒家

三十二、超越与自我超越

三十三、知识与价值

三十四、民主化与人文精神

三十五、中国美学四题

三十六、“排他性人道主义”

三十七、“包容性人道主义”

三十八、儒家是一种“包容性人道主义”

三十九、怀特海的有机宇宙和儒家本体宇宙论

四十、道家对自然世界的看法

四十一、朱熹遇遁之家人卜

四十二、“朱子晚年定论”之不定论分析

……

媒体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