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考研英语阅读100篇(英语二)
分類: 图书,外语 ,英语考试,考研英语,
作者: 郭庆民 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5-1字数: 723000版次: 1页数: 296印刷时间: 2010-5-1开本: 大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00118697包装: 平装
内容简介本书供参加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二)的学生使用。
根据教育部英语(二)考试大纲,硕士研究生教育按照培养目标的不同,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学术研究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专业(或职业)知识和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英语(二)供19个专业学位类别中的部分专业类别使用”,所包括的具体专业类别见教育部相关文件和各学校招生简章。
从这一培养目标和2010年的考题来看,英语(二)的命题在考试的形式、难度、命题的角度、词汇量、知识面等方面的要求上,明显低于英语(一)的水平。根据大纲的要求,并根据大纲所提供的参考试题和2010年1月份考题的命题特点,我们编写了本书。本书的编写遵循以下思路:
一、体裁的选择。2010年考题中的部分文章,出自《经济学家》、《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著名国外报刊,但也包括一般的议论文。本书所选文章在侧重于报刊文章的同时,也包括了部分一般的议论文和应用文,让学生熟悉各类文章的写法(如报刊文章中经常含有很多引语),提高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
二、题材的选择。2010年考题中的文章既涉及一些新颖的话题,例如Text 1谈到经济危机给艺术品拍卖行业带来的冲击;也涉及一些传统话题,例如Text 2谈到夫妻间缺乏交流对他们的婚姻状况造成的不良影响。根据这一特点,本书的选文多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法律、计算机网络、环保、传媒等方面的热点问题和传统话题,让学生熟悉这些话题,扩大知识面,并了解西方人在这些话题上的基本观点和立场。
三、词汇量的要求。充足的词汇量是考试成功的关键,大多数学生发觉他们背生词的效率太低,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会选择优先记忆一些常用单词及其常见意思。我们在第二部分的文章后面列出了文章中出现的生词,并分作“考研必备词汇”和“其他词汇”。基于我们对考题的统计和教学经验,“考研必备词汇”(其中包括部分超纲词汇)都是考研文章中频繁出现的单词,我们为每个单词选择了2至4个意思,这些意思就是这些词在考研文章中的常见意思。这种设计是为了提高学生背单词的效率,由于这些词和词义使用频率高,考生在阅读时会常常见到这些词。因此,通过积极背诵这些词语,考生可以学以致用。“其他词汇”则不需要记忆。
四、命题思路。《考试大纲》列出了本部分重点测试的六种能力:(1)理解主旨和要义;(2)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 (3)理解语篇的结构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主要针对阅读理解Part B提出的要求);(4)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或词组的含义;(5)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理;(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其中,第(1)、(6)项要求尤应得到重视,从2010年的考题来看,即使当提问指向文章的具体句子、单词和词组时,考生也需要把握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意图,把这些具体细节放到上下文中去理解,否则就会失之片面。因此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学会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主要论据,并在这个框架的指导下理解具体信息。
作者简介郭庆民,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张锦芯教授考研英语辅导小组阅读部分主讲,长期从事考研英语研究和辅导工作,对考研英语阅读理解部分有深入研究,因出题难度与角度接近真题而深受考生欢迎。
目录第一部分阅读理解部分答题要点和2010年考题阅读理解部分译文与答案详解
第一节阅读理解部分答题要点
第二节2010年考题阅读理解部分译文与答案详解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80篇及译文与重点词汇和题解
第一节阅读理解80篇及译文与重点词汇
第二节阅读理解80篇题解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模拟试题6套与题解
模拟试题一
模拟试题一题解
模拟试题二
模拟试题二题解
模拟试题三
模拟试题三题解
模拟试题四
模拟试题四题解
模拟试题五
模拟试题五题解
模拟试题六
模拟试题六题解
书摘插图第一部分阅读理解部分答题要点和2010年考题阅读理解部分译文与答案详解
第一节阅读理解部分答题要点
1.在通读全文时,不急于弄懂每一个句子或词语的意思,只要先把握住文章的主旨、每一段的基本主题、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就足够了,待做题时再对句子的意思做更深入的解读。
2.大部分题的正确答案跟段落主题和作者的基本观点有关,因此在读一篇文章时要学会把握文章的主要信息,所谓主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主要论据、作者的态度,也包括被作者批驳的一方的主要态度或基本观点。
3.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都要认真读,每一段的前两句也应该认真读。这意味着,在阅读一些重要地方时应该放慢阅读速度,包含重要信息的句子甚至应该读两遍以上。
4.不要过多地纠缠文章中被提问到的个别句子或短语,要学会在上下文中理解被提问的部分,特别是要把握住这些句子和短语所在段落的话题,以及作者在这个方面的基本观点和立场。
5.回答涉及主题的提问时,比如提问文章的title和main idea之类的题(如2010年考题第25、29、40题),不要满足于仅仅在文章中找到支持某个选择项的个别句子。应该把文章多个段落的话题联系在一起做综合考虑,其中尤其还要注意文章的第一段(有时候也包括第二段),看一看作者在其中是否已经开门见山地点出了本文谈论的话题,表达了在这个话题上的立场。
6.问答涉及作者态度的提问时,比如用attitude或tone提问的题(如2010年考题第35题),应该找出集中代表作者观点的句子做认真阅读,比如各式各样的转折句,它们经常比较清楚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另外,作者经常在文章的最后一段重申自己的态度,特别是最后一段的最后两三句。
7.当提问指向文章中的某个例子或引语时,一定不要在看懂例子和引语的基础上自己做归纳。作者往往在举例/引用之前或之后,明确阐明自己举例和引用旨在说明的道理。因此,回答这样的题时,考生一定要看作者在举例前说了什么道理,表达了什么观点,或举例之后做出了什么样的评价,并据此来理解例子和引语。
8.如果个别句子由于包含的生词太多或语法结构过于复杂而一时看不懂,不要着急,也不要根据词根和词缀胡乱猜测生词的意思,以防严重曲解整个句子的意思。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学会根据上一句和下一句的意思来确定一下难句的基本意思(fi9不是具体意思)。考生需要记住:不理解个别句子,通常不会影响把握文章的主要信息。
9.阅读理解部分的四篇文章可以用50~60分钟的时间完成,这意味着,每篇文章可以在15分钟之内完成。这也提醒考生,不必为了盲目地提高阅读速度而致使每篇文章都读得很匆忙,答题出现失误。
10.通过阅读第二节中对2010年考题阅读理解部分的答案详解,考生可以学会以上提示的阅读技能和解题思路,并从中总结更多的思路。请在第二、三部分中严格按照这些思路来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
……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