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好又省自助游·欧洲火车之旅
分類: 图书,旅游,欧洲,
作者:
出 版 社: 中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1字数:版次: 1页数:印刷时间: 2010-4-1开本: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48700036包装:
作者简介林坚,男,主任医师,广东深圳罗湖区人民医院副院长。1977年考入湖南医科大学,获儿科学硕士。曾出版《儿科临床误诊与防范》、《儿童生长发育与疾病》等多部学术著作及科普书籍。兴趣较广,处事严谨,日常细节常常透出职业训练的气息。 几年前,开始摄影。正是摄影,提升了本人对旅途的观察与思考,将事业与兴趣、爱好与健身融为一体,提高了生活的品质。
媒体评论作者书内提供的tips非常的实用,特别是吃住用行方面,根据自己行程的经验给出了非常不错的意见,从签证、路线和车票的选择,甚至如何付小费都总结了自己的心得,十分的有心。 ----------网站企划 吴英 可能因为作者自身职业的关系,作者一家欧洲火车之旅的行程安排的非常的紧凑合理,应该是做足了功课的,如果第一次去的话,完全可以照搬作者的行程。 ----------大学教授 刘新民 书中大量穿插了作者旅途中拍摄的精美照片,再配上作者生动的文字,使《欧洲火车之旅》读起来如临其境,很有游记的感觉。 ----------国企职员 宋菲 作者选择火车这种最平民的交通工具,利用短短二十一天玩转欧洲,并用文字记录了自己旅途的一些感悟,让我对欧洲有了新的认识。 ----------西门子中国 王政打开感觉之门 ――一本自由行欧洲的好书 (评林坚的《欧洲火车之旅》) 一直想自在地游欧洲,一直想任自己的心意走走停停,徜徉在欧洲的古堡、森林、雕塑、街头,与伦敦融为一体,与巴黎一起浪漫,与威尼斯一样享受飘在水面的感觉――太多的感觉想呼啸而出。但都止步于一种现实之前,那就是因语言、机票、住宿、交通工具等因素的不便,所造成的异国旅行必然面对的障碍。其实,不仅仅是这些阻挡了畅游的步伐,从行程安排、准备签证资料开始,这些琐碎但无法绕过的难题就横亘在我们面前。 所幸,我们有了这么一本书,一本自由行走于欧洲的参考书籍。作者林坚在近一个月的游历中,乘坐的主要工具是火车,随身携带的也不比别的旅者更多——一个行囊、一部相机、一本地图,相较于其他旅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有着浓烈的对于旅行中自由从容境界的追求,所以出国前预先做了大量的旅途功课,包括城市之间行程如何合理安排,酒店的位置、价位,餐馆的风味品尝等等。当然,还有连缀每一处值得驻足之地的路线的设计。不仅如此,出国之前的细致规划只是开始,旅途中的作者,还多两样难得的品质――观察和记录。常言道,计划没有变化快,旅行途中常遇到的小麻烦,也会不期而遇。比如,火车晚点了,怎么办?订的酒店出入不方便,怎么办?作者一一化解之余,也一一记录下来。这就是我们眼前的这本书,平凡之中见卓越之处。它适用、简便,不仅在正文里有碰到的各种大事件小插曲的记录,附送的小贴士,如使用率最高的路途英语也一一录入,拿着此书,英文最为普通的人士,也不至于问个路、搭个车而一时语塞,无从开口――里边有最适用的中英文对照 “上路英语”是也。 只有意在笔先、心存爱心、推己及人的人士,才会有这种精细的、体贴他人的注意力、观察力。在此需要强调的是,适用、便捷、旅行指南,只是这本书的形式标签,这本书的独到之处远不仅仅局限于这些。书中所有的高品质的照片,均出于作者之手。这是一个多年摄影发烧友,用自己的心灵、自己的镜头记录下的独特的旅途见闻。《卢浮宫记忆》一节中的照片《永恒的爱情题材》,拍的是一幅一个背影酷似希拉里的金发女郎,拿着相机拍一对相爱的天使雕塑,画中有画,景中有感,是记录,也是感慨。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的心灵相通,就这一幅照片,就表达了美,以及对美的共同欣赏与追求。类似的照片遍布书中,视角独特,感受通过照片传达,是最有力的方式。更与书中的恬淡严谨的文字辉映,足以让人未到欧洲,先存感受。 这种感受,是智者从容心智的一种坦露。关注静静停留码头的小舟,也关注伦敦塔桥日与夜的光彩;关注阿尔卑斯山下的梦幻莱尔湖,也关注“绝代艳后”玛丽.安托奈特园林中的奇花异草;关注巴黎圣母院的高耸尖塔,也关注英格兰幽静的乡村;关注萨尔斯堡的葱绿田园,也关注街头的情侣相拥――所有动与静,历史与现实,白天与黑夜,色彩与音响,都在书中跳跃而出,它们给人的共同感觉,就是凝练的美。 是的,作者林坚给我们打开的,正是一扇感觉之门。清晨的感觉,日落的感觉;古老的感觉,现代的感觉;城市的感觉,乡村的感觉;辽阔的感觉,方寸的感觉。这多重的感觉,在照片和文字的辉映中散发出来,引人不胜流连,不胜遥想。精细之处,咫尺相接;广阔之地,恨不相随。——作者心中所思所想,正是这一切感觉的源起。 这确实是一本好书。历史铺陈其间,不着痕迹;现实照亮视野,美不胜收。有景有情,君休忙坐坐又走;好山好水,我只想看看再来。这就是这本书达到的境界,送给读者的。 (杨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