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人教版)——2011高考全程复习课时练(供一轮复习?课标区使用)

分類: 图书,中小学教辅,高考,数学,
作者: 陈桂壮 主编
出 版 社: 延边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3-1字数:版次: 1页数: 166印刷时间: 2010-3-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3431168包装: 平装


针对高考一轮复习的教学实际,桂壮红皮书隆重推出《高考全程复习课时练》,以满足师生检测课时复习效果的迫切需求。
丛书经过多方调研,聘请各地教研专家精心策划,邀请课标区高三教学一线骨干教师执笔编写。贴近教学、方便高效。
丛书设计特点如下:
(一)紧扣教材,精分课时
丛书结合高三一轮教学复习实际情况,按照教材安排顺序,并考虑各知识版块的复习需要进行划分课时,完全达到与一轮复习教学课时同步的目的。
(二)贴近高考,题组训练
课时由真题训练、模拟训练、新题训练三部分限时训练组成。
真题训练:精选最新3年高考真题,便于师生把握本课时内容在高考中的命题点及命题规律。
模拟训练:精选新课标教育发达地区最新的段考、调研、联考等试卷中的新题好题,帮助师生及时获取各地的命题信息,把握今年的命题动向。
新题训练:根据最新考试信息创编新题,预测高考动态,通过训练检测考生自身能力与高考的差距,以便有的放矢,高效备考。
(三)活页页设计,功能多元
各分册均按两面一组设置活页训练,每课时分层设置三组限时训练,方便师生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题组进行自测或统一测试,体现方便、实用、快捷的使用效果。

第一部分必考部分
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
课时1集合与集合间关系
课时2集合的运算
课时3命题与逻辑联结词
课时4充分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I)
课时5函数及其表示
课时6函数的解析式与定义域
课时7函数的值域与最值
课时8函数的性质
课时9函数的图象
课时10指数与指数函数
课时11对数与对数函数
课时12幂函数
课时13函数与方程
课时14函数的应用
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
课时15导数及其运算
课时16导数的应用
第四章立体几何
课时17简单几何体的结构、直观图与三视图
课时18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课时19平面的基本性质、空间两条直线
课时20平行关系
课时21垂直关系
第五章解析几何
课时22直线方程及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课时23圆的方程
课时24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詈
课时25椭圆
课时26双曲线
课时27抛物线
课时28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课时29曲线与方程
第六章概率与统计
课时30随机事件的概率与古典概型
课时31几何概型
课时32抽样方法
课时33用样本估计总体
课时34变量的相关性与统计案例
第七章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变换
课时35角的概念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课时36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与诱导公式
课时37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课时38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课时39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第八章平面向量
课时40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
课时4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坐标表示
课时42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第九章解三角形
课时43正弦定理与作弦定理
课时44解三角形的应用问题
第十章数列
课时45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
课时46等差数列
课时47等比数列
课时48数列的前n项和
课时49数列的综合应用
第十一章不等式
课时50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课时51均值定理及其应用
课时52不等式的解法
课时53简单的线性规划
第十二章推理证明与算法初步
课时54推理
课时55证明
课时56顺序结构、分支结构与循环结构
第十三章复数
课时57复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课时58复数的运算
第二部分选考部分
第十四章选修4系列
课时59几何证明选讲
课时60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及不等式选讲
参考答案与详细评析
书摘与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