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年鉴(2006-07)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美学,
作者: 汝信,曾繁仁 主编
出 版 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3-1字数: 820000版次: 1页数: 610印刷时间: 2010-3-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215070103包装: 平装

本应按年度分别出版的《中国美学年鉴》2006年卷和2007年卷,由于种种原因,这次合为一卷出版。编者依旧遵循既定的编辑意图,在总揽2006—2007年中国美学界学术大势的基础上,一如既往地对有关情况进行了分门别类的介绍。希望大家通过本卷,能够对最近两年里中国美学学者所做的工作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卷首语
专文
比类看——先秦美学认识论断片
年度话题
关于身体美学的思考
身体美学: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彬彭锋
“身体”与美学对象的“保鲜”——从“视觉、听觉”到“身体”
身体主体性的起源与审美发生论——主体论身体美学论纲
审美超越是身心一体化的唯一途径
美学态势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
中国现代美学研究
西方美学与美学史研究
审美心理学研究
文艺美学研究
审美教育研究
当代审美文化研究
宗教美学研究
中国书画美学研究
舞蹈美学研究
音乐美学研究
建筑美学研究
影视美学研究
专题研究
近年来实践美学的发展与后实践美学问题讨论
2006-2007年度儒家美学思想研究概略
2006-2007年度道家美学思想研究述要
2006-2007年度明清美学研究概观
新中国成立以来“移风易俗”专题研究综述——兼论美学领域“移风易俗”研究的重要意义
2006-2007年度康德、黑格尔美学研究扫描
近年来杜威实用主义美学研究大略
2006-2007年度生态美学研究动向
近年来媒介美学研究纵览
成果选编
美学著作摘要
《三论美是和谐》
《后形而上学美学》
《新实践美学论》
《当代处境中的美学问题》
《和谐论美学思想研究》
《艺术美学》
《文艺美学研究》
《诗性之魅:艺术美学新论》
《丑的魅力》
《生态艺术哲学》
《死亡美学》
《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审美即生活,艺术即经验》(插图版)
《中国悲剧引论》
《秦汉审美文化宏观研究》
《庄子审美生存思想研究》
《禅宗美学》
《宋代美学史》
《李渔美学思想研究》(增订本)
《散步美学——宗白华美学思想新探》
《艰难的革命: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
《美育的意义——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史论》
《现代西方美学二十讲》
《20世纪中西美学原理体系比较研究》
《西方批判美学局限研究》
《西方形式美学问题研究》
《西方原型美学问题研究》
……
域外报道
美学纪事
美学教育
美学资料库
目录英译

专文
比类看——先秦美学认识论断片
本文描述、分析先秦美学思维的一般认识论基础——“比类”。通常,美学家讲“比兴”的时候,往往倾向于把比或兴看做古人在艺术创作中诸事物间偶然发生的勾连,它为艺术思维提供了无穷的可能性。其实不然。所有的“比兴”仅是看似随意,它在上古是循着一整套规则而运作的,这套规则就是“比类”。
什么是“比类”呢?且从先秦文献中举出以下六个例子略作说明。
第一,《尚书盘庚》记,盘庚警告臣属们不要轻举妄动,煽动民心来反对迁都,如果获罪,那是咎由自取。他先称“予若观火”,以观火比喻自己的政治敏感力,又进一步就火作了个极为生动警醒的比喻:“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因为总是在观火,所以会在火势不可控制以前扑灭它。同篇盘庚还说:“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以渔网之纲讲秩序之有条不紊,以亲力农作论投人才有收获,形象得很。盘庚的讲演是发生在殷代即公元前13世纪的事,可见中国古人很早就习惯于在各种场合广泛地运用比喻。
……
书摘与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