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共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关系研究

伟大的共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关系研究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经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

作者: 张晓明 著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1-1字数: 302000版次: 1页数: 382印刷时间: 2002/11/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0004360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利益问题的确是一个被常识掩盖既久、却亟待深究的当代课题。该书把历史的观念审察、理论的逻辑论证和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准确有力地指出了当代中国社会诸利益关系及其关联互动的复杂内涵,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洞见。

该书从合法性、合理性设计等多重性新视角,把利益研究与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和企业运行紧密结合,真正把对利益问题的思考推向了21世纪,对于相关的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都有比较重要的框架性意义。

内容简介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关系研究”是1997—1999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于2000年11月完成。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关系研究”是一个兼具理论性与实证性的课题。一方面,利益与利益关系在理论概念层面上从未被系统深入地研究,需要从市场经济历史以及思想史的角度加以梳理;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需要做大量的分析工作才能从中找出历史的和逻辑的线索。本书力图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关系进行一番总体性的描述。

作者简介

张晓明,1954年生,198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哲学、经济哲学、文化哲学、应用伦理学等,发表有关社会哲学、经济伦理、企业伦理文章及专著若干。代表作为《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分析》(合著)、《中国市场经济的制度整合与伦理道德建设》(论文)等。2001年开始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项目。

目录

导论 在历史与未来之间

一、利益问题的理解环境

二、研究方法与基本结论

三、概念用语及其相关学科

四、本书的结构

第一章 利益关系:历史的建构

一、走出生存经济:个人如何成为经济主体?

二、进生产方式交换经济:人们是如何实现互利的交换的?

三、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与重组:以个人为中心实现资源的普遍流动

第二章 利益概念:一个观念史考察

一、谋利行为与道德动机:最初的分裂

二、个人以及作为行为动机的利益:文艺复兴运动及其自我否定

三、从自私的情感到传大的共谋:走向戾蒙哲学的利益观

第三章 对若干基本概念的清理

一、从经济关系到利益动机:两类经济学论据

二、个人利益及其关系结构:从利益关系到权利关系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关系的制度性安排,实现多种形式的利益转变

四、利益原则的特征与基本原理

第四章 劳动及其本质关系——合法性分析之一

一、对劳动活动的分析

二、对交换关系的分析

三、对社会整体结构的分析

第五章 个人利益及其实现——合法性分析之二

一、关于利益概念的分析

二、关于利益关系及其发展过程的分析

三、关于利益集团的分析

第六章 经济、利益、社会:合理性设计的多重形式

一、何为合理性设计?

二、内容的合理性

三、形式的合理性

第七章 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和转型与利益关系调整

一、一个国际比较研究纲要

二、两种历史发展 逻辑

三、制度整合与伦理逻辑整合:从制度到伦理的三重构

第八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利益关系与伦理关系

结束语 我们今天为什么要研究利益问题

参考文献

索引

媒体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