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毒理学——纳米材料安全应用的基础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一般工业技术,
作者: 赵宇亮,柴之芳著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5-1字数: 372000版次: 1页数: 296印刷时间: 2010-5-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030274496包装: 精装

本书围绕纳米材料对人体的影响、纳米材料与生物体系的相互作用及纳米材料的风险评估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所有关于纳米技术风险知识的空白领域,涵盖了纳米材料暴露风险涉及的主要方面,概述了各种人造纳米结构材料的毒理学效应和生物学性质(体内或体外),其中包括金属纳米颗粒、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树状大分子、量子点、纳米簇、纳米结晶、纳米线、富勒烯、富勒烯衍生物、单壁和多壁碳纳米管、功能性碳纳米管、聚合物纳米颗粒、炭黑、纳米涂层、纳米药物等其它纳米材料的毒理学效应和生物学性质,阐明纳米颗粒穿越不同生物屏障的能力以及与纳米特性的关系;揭示生物微环境与纳米颗粒的相互作用规律;阐明进入体内的纳米颗粒的迁移行为、蓄积靶器官及其对纳米特性的依存性;揭示纳米特性、剂量、暴露途径等与其生物毒性的关系,揭示决定纳米材料的安全暴露剂量、安全纳米尺寸、安全暴露途径的共性规律。此外,本书概括了各种纳米材料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对人类暴露的识别、辨认和量化的危险,简要描述了纳米材料在临床诊断、药物传输、疾病治疗等方面可能带来的医学和治疗学的利益及其作用的药理学和免疫学机制。

《纳米科学技术大系》序
《纳米安全性丛书》序
前言
第1章纳米毒理学概述
1.1纳米毒理学与研究现状
1.1.1什么是纳米毒理学?
1.1.2纳米技术:从科学预言到市场产品
1.l.3 纳米科技发展必然出现的分支领域:纳米毒理学
1.l.4纳米毒理学研究现状分析:国家、研究机构、实验室
1.1.5 纳米毒理学研究现状思考
1.2纳米毒理学的溯源
1.2.1病毒学(病毒是典型的活着的纳米颗粒)
1.2.2工业烟雾颗粒
1.2.3大气颗粒物
1.2.4人造纳米颗粒
1.3纳米毒理学的特征
1.3.1新的剂量单位在纳米毒理学中的重要性
1.3.2表面吸附在纳米毒理学中的重要性
1.3.3 医学应用广泛
1.4纳米毒理学:迫切需要体内研究
1.5纳米毒理学:阶段与问题
1.6纳米毒理学:重要目标
1.7纳米毒理学:利益与风险之间平衡的桥梁.
1.8纳米毒理学:展望
参考文献
第2章纳米材料的生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与急性毒性
2.1纳米颗粒的体内吸收
2.1.1纳米颗粒在肺部的沉积和吸收
2.1.2纳米颗粒在皮肤的渗透和吸收
……
第3章细胞纳米毒理学:纳米颗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第4章分子纳米毒性学:纳米材料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
第5章纳米颗粒进脑的能力及神经生物学的效应
第6章呼吸暴露纳米颗粒对心肺系统的毒理学效应
第7章胃肠道摄入纳米材料的毒理学效应
第8章纳米特性与生物效应的相关性
第9章纳米毒理学的实验技术与研究方法
附录参考文献分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