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会与文化史论集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分類: 图书,文化,地域文化,其他地域文化,
作者: 刘羲章,黄文江 合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2-12-1字数:版次: 1页数: 210印刷时间: 2002/12/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962865431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香港作为现代中国一个具备国际性文化视野和社会风采的城市,在《香港社会与文化史论集》里有很清楚的反映。本书探讨了香港非华裔族群的社会角色和贡献、粤港两地文化交融、村儒的社会文化作用、「日剧」对香港普罗文化的影响,以及宣教士和教会在香港的社会救助事业等。作者们通过爬梳有关文献和微观分析,赋予上述未受到足够注意的社会文化事象以应有的历史意义。此外,〈香港史的开拓者〉一文记录了吴伦霓霞教授的学术进路和历程,于有志本地史研究的年青学者当有所启发。
作者简介
刘羲章博士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近年研究旨趣以香港地方史和客家族群为主;着有《中国现代化的起步》(香港,1995年)、(编)《客家宗族与民间文化》(香港,1996年)、(合编)《近代中国海防:军事与经济》(香港,1999年)、(合编)《四川客家文化研究丛书》三种 (成都,2001)。
目录
前言
刘序
王序
鸣谢
导言
由“防罪”到“防暴”:香港警队中印籍警察角色的演变
十九世纪香港与澳门之间的一场宗教小风波
“萨默事件”和“凯怕尔事件”
十九世纪香港西人群体研究
愉宁堂的演变
二十世纪上半叶粤港文人的雅集与交游
读黄咏雩《天蜜楼诗文集》
近代村儒社会职能的演变:翁仕朝的教育和医疗事业
“日剧”在香港的发展及其文化意义
宣教士在调景岭难民营的医疗服务
五十年代宣道会在调景岭的工作
“基督教新村”的社会服务工作:五、六十年代香港卫理公会的个案研究
香港史开拓者:吴伦霓霞的教研工作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