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技能提高丛书修订版——教师必备的十大职业能力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金小芳主编
出 版 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1字数: 256000版次: 1页数: 254印刷时间: 2010-4-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0155456包装: 平装

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职业能力。本书从教学组织、掌握教材,驾驭课堂、语言表达、组织开展活动课.实际操作、教育科研、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和社会交往等十个方面对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进行了生动而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融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指导性、借鉴性、可读性于一体。内容详实,通俗易懂,理论结合实际,力求让教师在轻松的阅读状态下,快速提升教学能力,成为新时代的“新”教师。

第一章教学组织能力的提高
教学组织能力影响教学效果
以学生发展为本组织备课
组织好教学要做到喜“新”不厌“旧”
灵活应变,组织好课堂教学
组织教学需要切实可行的计划
优化日常管理,确保班级良性运行
第二章具有合理把握教材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灵活把握教材的脉搏
别成为教材的奴隶
老教材,新教法
掌握教材,用“活”教材
善于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信息
第三章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学互动,构建一个“好课堂”
把课堂的“主角”还给学生
设计教学环节,提升课堂效果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善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让课堂评价“亮”起来
巧妙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第四章教师语言表达的能力
“说”是教师才华的直观体现
教学口语是教学语言的灵魂
教学语言特有的语言特征
教学语言常用的五类表达方式
掌握教学语言的风格技巧
“巧”用批评性语言
教学体态语,以无声胜有声
读书,提升教师的语言积累
第五章教师组织开展活动课的能力
活动课的教学特点
认清教师在活动课中的地位
做好教学设计是开展活动课的前提
灵话变通,把活动课上“活”’
走出活动课程的理论误区
第六章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
让板书真正为学生服务
写好教学案例
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
提高教师的实验能力
第七章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
教师在教育科研中的定位
在实践中确定研究课题
常用的教育科研方法
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如何撰写教育论文
第八章教师心理疏导的能力
教师自我心理疏导的必要性
教师如何疏导自我心理压力
学生厌学心理及相应对策
正确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
学生“早恋”的预防和疏导
帮助学生克服嫉妒的心理缺陷
带领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
消除考试焦虑对学生的影响
引导学生远离上网成瘾
第九章指导学生生活的能力
教会学生生活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
纠正学生不良的价值取向
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关心、学会爱
第十章教师人际交往的能力

前一段时间,我读了《教师必备的十大职业能力》一书,特别是第三章《驾驭课堂的能力》这一章很受启发。 成功的教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数学教学工作干得有滋有味,似乎他们不是在“工作”而是在享受幸福,品味幸福,因为他们对所干工作有乐趣,所以会产生极大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这种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享受着工作乐趣和幸福感的教师才能育出快乐幸福的学生。 ——马志勇

第一章教学组织能力的提高
教学组织能力影响教学效果
心理学研究与实践表明,教师的知识水平与教学效果相关程度很低。就是说,如果教师自己的知识残缺不全,不能帮助学生释疑解惑,那肯定会影响教学效果;但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的临界值以后,不再形成“教师的知识水平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的比例关系。而教师的另类素质却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最直接、最显著的影响——这就是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尤其是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能力。
通常,教师在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控制学习变量的过程中,表现出比较好.的组织能力,有助于学生获得优良的学习效果;反之,就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是否具备较好的教学组织能力至关重要。
那么,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组织能力?这些组织能力又是如何影响教学效果的呢?
1.教材组织能力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教材编排是有一定目的的。教师要根据实际。对教材进行分析、综合,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有计划、有详略地进行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