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庄子选译

分類: 图书,中小学教辅,拓展读物,
作者: (战国)庄周著,曹金洪主编
出 版 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 2010-1-1字数: 120000版次: 1页数: 199印刷时间: 2010-5-1开本: 16开印次: 2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46321165包装: 平装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德充符
大宗师
应帝王
骈 拇
马 蹄
肤 箧
秋 水
至 乐
山 木
田子方
知北游
外 物
寓 言
列御寇
天 下

秋水
导读:《秋水》与前面我们所看到的《齐物论》都是充满智慧的辩思性文章,它提出天地万物取之根本,无论任何人任何事都是平等而又相对的,还提出了人精神力的强弱对人本身尤为重要。其中,我们所熟知的“子非鱼”启发了我们和“道”融为一体的高深境界。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①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日:“野语有之曰②:‘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日:“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墟③也;夏蟲不可以语于冰者,笃④于时也;曲士⑤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阊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⑥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⑦,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垒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梯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⑧;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运,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注释】
①焉:犹“乎”,语气助词。
②“野语”句:谓俗话有如此说法。
③拘于虚:意思是由于局限在井中很小的地方。
④笃:固守。
⑤曲士:鄙陋偏执之士。
⑥自多:自夸,自满。
⑦“自以”句:意谓自认为寄托形体于天地,禀受元气于阴阳。比:借为“庇”,寄托。
⑧人处一焉:这里是以个人对众人而言的。
【译文】
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而且我还曾听说过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开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渺博大、无边无际,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海神说:“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问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乡曲之士,不可能跟他们谈论大道,是因为教养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边出来,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鄙陋,你将可以参与谈论大道了。天下的水面,没有什么比海更大的,千万条河川流归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歇而大海却从不会满溢;海底的尾闾泄漏海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止,而海水却从不曾减少;无论春天还是秋天不见有变化,无论水涝还是干旱不会有知觉。这说明大海远远超过了江河的水流,不能够用数量来计算。可是我从不曾因此而自满,自认为从天地那里承受到形体并且从阴和阳那里禀承到元气,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小块石子、一小块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我正以为自身的存在实在渺小,又哪里会自以为满足而自负呢?想一想,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就像小小的石间孔隙存在于大泽之中吗?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干四海之内,不就像细碎的米粒存在于大粮仓里吗?号称事物的数字叫做万,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们聚集于九州,粮食在这里生长,舟车在这里通行,而每个人只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一个人比起万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个马体吗?五帝所运筹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患的,贤才所操劳的,全在于这毫末般的天下呢4伯夷辞让它而博取名声,孔丘谈论它而显示渊博,这大概就是他们的自满与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水暴涨时的扬扬自得吗?”
P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