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知津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宗教,佛教,
作者: 圣严法师著
出 版 社: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5-1字数: 120000版次: 1页数: 217印刷时间: 2010-6-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8057477包装: 平装



本书提供基本的佛教常识,帮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可以一窥佛教究竟。
圣严法师以深入浅出的笔法,化解一般人对佛教名相典故的疑团。收录的十六篇专文,篇篇都是学佛者不可不知的常识,例如:原始佛教,怎样做一个居上?怎样修持解脱道?为什么要做佛事?等等,并为好奇的读者解惑:神通的境界与功用、神鬼的科类、佛陀的生灭年月、僧人的姓名源流、舍利考原等等。
透过本书,可以以清楚原始佛教的成立过程与思想,具体掌握修持的要领,并且了解许多佛教典故由来,丰富你的学佛人生。

自序
原始佛教
佛教的伦理观
怎样做一个居士?
怎样修持解脱道?
为什么要做佛事?
神通的境界与功用
神鬼的种类
佛陀的生灭年月
僧人的姓名源流
佛教的道场名称
今后佛教的女众问题
化缘怎么讲?
建寺做什么?
“大师”考名
“舍利”考原
“龙象”考物

1《学佛知津》作品相关
这是一本新书,是从《佛教是什么》、《佛教实用法》、《璎珞》的三本旧书中选辑而成。也就意味着这是那三本书的菁华。那三本书,分别出版于一九六四年及一九六八年,那些文章,写成于山中掩关及禁足期间。


2原始佛教
对于佛教思想史的分期法,近代的学者之间,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不过,一般来说,可以分作两大类:佛陀时代的称为基础的佛教,佛陀以后的称为发展的佛教。基础的佛教,可以称为原始的;发展的佛教,则又分为第一期——小乘部派佛教,及第二期——大乘宗派佛教。











3佛教的伦理观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如果希望彼此能够互相协助与共同合作,就不能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这种正常的关系,可用两个名词来说明,那就是各人应负的“责任”或应尽的“义务”。









4怎样做一个居士?
在家人信仰了佛教,通常被称为居士。那么,做一个居士,跟普通的在家人又有什么不同呢?佛教在中国,信仰的人最多,误解的人也最多,多数人以为的佛教,就是那些供奉偶像的寺庙,那些为死人念经的僧尼,那些木鱼,那些钟磬,那些……就代表了佛教。所以,也就认定佛教是消极














5为什么要做佛事?
你们是为了慎终追远、报答亲恩,或是为了超度眷属、纪念故友,或是为了植福延寿,消灾免难等等的因缘,来做一番庄严而隆重的佛事;你们花费了很多的物力、财力和人力,来成就此一善举,但是,真正做佛事的意义,你们完全了解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