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人生-神通与人通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宗教,宗教知识读物,
作者: 圣严法师著
出 版 社: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5-1字数: 150000版次: 1页数: 251印刷时间: 2010-6-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8056609包装: 平装



本书收录了圣严法师谈论“宗教与人生”议题的十九篇文章,针对东西方宗教的流传、互动及观念上的异同,以理性的态度提出了分析辩证。法师深切期许,宗教与宗教之间应该彼此谅解、互相尊重,不要抱着“有我无敌”或“有敌无我”的态度,去肆意攻击或存心消灭,并也以其深厚的修行经验、敏锐的观察力点出人生的种种艰难苦痛,经由其深隽智慧的带领,我们得以超越人生的瓶颈,探寻终极圆满的真理。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时代里,如何才能身心的安顿?——心性的超脱,就在一念之间。

圣严,1930年出生,少年出家,曾于高雄山中闭关六年,并留学日本,获得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杂志杜编辑、教授、所长以及译经院院长等,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创建法鼓山、僧伽大学以及社会大学等,设立禅修、文教、慈善等基金会,而分支道场亦遍及欧、亚、美、澳等各大溯。 他是一位教育家、作家,更是一位宗教家和国际知名的禅师,长年在国内外不遗余力地推动“心灵保护”、“种族和谐”及“世界和平”等工作。 他所获得的荣誉奖项中,包括中山文艺创作奖、中山学术著作奖、斐德烈二世和平奖等十多种。 出版著作一百多种,已有十多种语言的译著。他曾应邀为《中华日报》等各大报纸,及《天下》、《康健》等杂志撰写专栏。 圣严法师的电视弘法节目《大法鼓》播出逾十二年,实用且生活化的内容,深获观众的好评。

行走在缺陷处处的人生道上
再谈走在缺陷处处的人生道上
人格在寂寞中升华
苍凉的人生
人心的安顿和自性的超脱
从人生的痛苦到人性的升华
从人与人间到解脱之路
怎样准备人生的最后
谈神通与人通
理想的社会
美丽的未来境界
宗教行为与宗教现象
东西方宗教的汇流
论佛教与基督教的同异
再论佛教与基督教的同异
人的佛教
佛教的孝道精神
佛教对福寿康宁的看法

1行走在缺陷处处的人生道上
我人生而为人,生而为生死不已而又无能解脱生死,无从得大自在的众生之一,这一人生境界的存在,其本身的现象及其所能产生的种种思想言行,就是一大虚妄和一大缺陷。所以在我人历史文化的演进上,在现实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组织上,随时随处,只要有着人类生存的所在,不论群居









2人格在寂寞中升华
一个寂寞的人,虽能引起他人的同情;但人之对于寂寞的境遇,总是容易引起哀伤的情绪。所以寂寞的境遇,总是不受一般人所欢迎的。




3苍凉的人生
我人来此世间之时的最初之际,只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未带半分财产,也没有半个同来的朋友,即使有双生的姊妺兄弟,可能也是出生之后的偶然相遇;即使曾是相约投胎的,但在改头换面地重新做人之后,也难忆及过去。


4人心的安顿和自性的超脱
依照生理学的研究,我们人类全身的细胞,经过七年左右的新陈代谢,便通通换过了。也就是说,人生如果活到三十五岁,他的肉体,可能已经过五次的改头换面或脱胎换骨了。










5从人生的痛苦到人性的升华
痛苦的压力,迫使人们去思想,思想的结果,便是智慧的出现,智能的功用,乃在引导人性的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