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的宪法功能与宪法问题

分類: 图书,法律,国际法,国际经济法,
作者: (德)彼得斯曼著,何志鹏,孙璐,王彦志译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5-1字数: 480000版次: 1页数: 582印刷时间: 2004/05/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04015000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国际经济法学泰斗彼得斯曼教授最具理论性的著作之一。该书以自由主义经济学和宪政主义理论为前提,深入而细致地阐释了国际经济交易、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经济秩序的内涵以及其间的关系,分析了过去和现在重商主义导致的“政府失灵”与“宪法失灵”,解读了GATT、IMF等自由主义国际经济规则的宪法功能;展望了宪政民主制度下将对外贸易政策和对外贸易法“宪法化”的可能性。通篇充满了深刻的理论思维和踏实的论证,对于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彼德斯曼教授,国际经济法、欧共体法、德国法等诸多领域的国际著名理论家与实践家,WTO秘书处法律总顾问、国际法协会国际贸易法委员会报告人,佛罗伦萨欧洲大学研究所国际法与欧洲法教授、罗伯特舒曼中心负责人,世界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著述等身,在法学和经济学界引证率很高,是国际经济法的领先学者。
目录
专有名词和缩略语
导论与概要
1.国际经济法的研究途径
2.本书的框架和主要结论
3.如何阅读本书
第一部分国际经济交易、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经济秩序
第一章国际经济交易与国际经济法
1.国际经济交易:类型与法律关联
2.国际经济交易作为增进福利的货物、服务与资本交换
3.国际经济交易作为增进福利的产权交换协议
4.作为减少国际交易成本增进福利之协议的各国与国际自由经济规则
5.作为分层体系的“国际经济法”
6.国际经济关系法需要综合全面的分析
A)国际经济法需要综合的法律分析
B)国际经济法需要经济分析
C)国际经济法需要政治分析
第二章国际经济法成为“分层秩序”的历史演进
1.国际经济规则的基本功能
2.贸易政策工具的分类学
3.国际经济法历史演进:简明的考察
4.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经济组织的法律演进:一些比较法问题
5.国际经济法作为一种“分层秩序”
A)各国贸易私法与贸易公法之间的相互依赖:历史的追溯
B)各国公法与国际贸易公法之间的相互依赖
C)国际贸易私法与公法之间的相互依赖
第三章国际经济秩序与国际经济法
1.不同种类的“秩序”与“法律”
2.“国际经济秩序”的概念
3.国际经济秩序经济理论的基本要素
A)需要分散化的规制机制
B)“最优干预”的经济理论
C)资源的有效配置
D)协调与“动态稳定”
E)公平分配
4.国际经济秩序法律理论的基本要素
A)需要一部“经济宪法”:“奥尔多自由主义”“弗莱堡学派”所建议的“构成性”与“规制性”原则
B)国际经济秩序的“构成性”与“规制性”法律原则
C)结论:多元国际经济秩序必须立基于自由诸原则之上
第四章对国际经济法进行经济分析的必要性
1.法律的经济分析:概念和问题
2.对国际经济法所作的积极的“结果导向型”经济分析
……
第二部分以往与当前贸易重商主义的“政府失灵”与“宪法失灵”
第五章对政府征税权以及限制国内公民对外贸易交往的宪法约束的必要:作为“政府失灵”的贸易重商主义
第六章各国国内法律和欧洲共同体法律中对于政府征税权和限制对外贸易权的不充足宪法约束:作为“宪法失灵”的贸易重商主义
第三部分自由国际经济规则的宪法功能
第七章自由国际贸易和货币规则的宪法功能
第四部分在宪政民主中将对外贸易政策和对外贸易法加以“宪法化”的可能性
第八章自由民主制的国内宪法中的对外事务与对外贸易:对美国、瑞士和德国宪法的比较法分析
第九章总结与结论:通过自由的国际规则及其在国内宪法体系中的融合将对外贸易政策宪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