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 梁祝(2VCD)

越剧 梁祝(2VCD)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音乐,戏曲,曲艺,越剧,
  品牌: 袁雪芬范瑞娟张桂凤吕瑞英

商品描述《越剧 梁祝》可以说是越剧舞台上演出历史最悠久、留存录音最多的骨子老戏,从落地唱书到女子越剧,它经过几代艺术家的舞台实践,已成为越剧小生、旦角演员必修的看家戏,1951年,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在老本基础上,参考原雪声剧团和东山越艺社的《梁祝哀史》改编本,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对该剧进一步整理,去芜存菁,于次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诸项大奖。此后又经过数次修改、打磨,使之日臻完美。范瑞娟塑造的梁山伯和傅全香塑造的祝英台等享誉海内外。该剧语言上保持了朴素明朗的民间文学特色,又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它是上海越剧院经典保留剧目,中国戏曲宝库中的艺术精品。

剧情简介: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求学,路遇梁山伯,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后祝父催归,英台行前,托媒师母许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许。梁山伯归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日,花轿绕道梁山伯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碟双舞。

越剧,它的前身是流行于浙江嵊县一带的“落地唱书”,至三十年代逐步发展成为“女子绍兴文戏”。

四十年代初女子越剧在上海蓬勃发展,在艺术上吸取了昆剧、话剧的营养,逐渐成熟。以袁雪芬、尹桂芳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较早地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关怀,在体制和艺术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新编越剧《祥林嫂》的演出是越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正是这批老艺术家的勇于改革、积极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博采众长,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逐渐形成了各具艺术特色的越剧流派。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越剧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创作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等打批优秀剧目。

八十年代中期,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杭州成立,随之,浙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小百花”现象。一大批优秀“小百花”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如“二度”梅花奖获得者茅威涛,梅花奖得主周云鹃、吴凤花等,他们又代表了新一代的越剧艺人,在百花园里竞相绽放,预示着越剧事业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基本信息商品尺寸:15.4 x 13.6 x 3.4 cm商品重量:82 gVCD碟数:2格式:套装出版社:中国唱片上海公司版权提供:CRC条形码:6906338002461ISRC:CNE019601320ASIN:B00118O1LY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