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选择与理论来源——中国纪录片批评研究

分類: 图书,艺术,影视艺术,影视理论,
作者: 赖黎捷著
出 版 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6-1字数: 301000版次: 1页数: 262印刷时间: 2007/06/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143721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在全球化环境下,广播电视在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广播电视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
坚持理论创新是广播电视事业实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广播电视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正日趋成熟。作为人类文化长河的一朵璀璨浪花,广播电视传播的内容兼具现代文明和源远流长的特点。在总结20世纪广播电视实践经验时,我们理应将现实主义的人文精神同深邃的历史文化眼光相互结合,借鉴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经验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回顾国际广播电视传播的全部历程和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约半个世纪的发展道路,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都可以并且应当成为我们的有益镜鉴。
21世纪,经济全球化大潮所带来的,不光是WTO的游戏规则,还有数字化的传播技术和先进的广播电视设备,更有市场化的运行理念和多元化的操作形态。其中,不免利弊兼有、瑜瑕互见。行业集团化的趋势,在整合广播电视资源的过程中,既起着优化配置的正面效应,又难免产生制约竞争和发展的负面影响。如何趋利避害?许多大大小小或不大不小的问题,都有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寻求答案。
作者简介
赖黎捷,女,1975年出生,电视文化研究方向博士,供职于重庆师范大学,从事传媒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已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40多篇,参与出版有《纪录片概论》《广播电视学导论》等著作。
目录
丛书总序
第一章导论
一、批评的立场与方法
二、阐释的支点:全球化语境下的话语转换
第二章 中国电视纪录片批评的整体概观
一、中国电视纪录片批评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电视纪录片批评的主要形态
三、中国电视纪录片批评的主要话语
四、中国电视纪录片批评家代表人物
五、中国电视纪录片批评的主要类型
第三章主旋律批评与现实主义
一、主旋律批评
二、理论渊源及话语转借
三、主旋律批评的文化阐释
第四章纪实批评与中国现代性
一、纪实批评
二、理论来源及话语重塑
三、纪实转义的文化阐释
第五章全球化语境下的新纪录精神
一、新纪录精神
二、直接电影、新纪录电影与新纪录运动
三、新纪录批评的文化阐释
第六章消费文化语境下的“真实再现”
一、“真实再现”
二、真实电影、新纪录电影与“真实再现”
三、“真实再现”批评的文化阐释
第七章批评话语的动力源与发展方向
一、批评话语的动力源
二、文化政策环境与批评的建构
参考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