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马帝国衰亡史 上册

罗马帝国衰亡史 上册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历史,世界史,欧洲史,

作者: (英)爱德华吉本 著,黄宜思,黄雨石 译

出 版 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1997-2-1字数:版次: 1页数: 642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0001904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 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 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 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 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 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 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 1981 年至 1992 年先后分六辑印行了名著二百六十种。现继续编印第七辑。到 1997 年出版至300 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由于采用原 纸型,译文未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 都一仍其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读书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确的分析态 度去研读这些著作,汲取其对我有用的精华,剔除其不合时宜的糟粕,这一 点也无需我们多说。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 们把这套丛书出好。

内容简介

英国历史家爱德华吉本著《罗马帝国衰亡史》全书出版至今已逾二百 年。我国出版界传出它的一卷节编本中译本问世的信息,依然令人鼓舞。

爱德华吉本出身于一个拥有大地产的资产阶级家族。据他追记,其家 族在 14 世纪时开始拥有土地。到 16 世纪后期,其远祖已获得缙绅的称号。当时风气,农村殷实之家,大都把子弟送往城市习商。这个家族已有几代人 到伦敦从事商业活动,并出现过一位周游西欧并远游美洲的旅行家。吉本的 祖父爱德华曾任南海公司董事,由于一次船只失事而破产,但他东山再起,又复积资十万英镑。吉本的父亲亦名爱德华,曾就读于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为托利党人,拥有缙绅称号,一度担任伦敦城的区长,并曾当选英国议会下院议员。吉本的母亲朱迪思波顿为伦敦商人之女。吉本于1737年出生 于伦敦附近的帕特尼镇,是父母的长子。他后来在回忆录中颇以其出身门第 而自豪:“我出生于一个自由而文明的国家,一个科学和哲学的时代,一个 门第荣耀、家资富有的家庭。”

吉本幼年身体孱弱多病,母亲连生多胎,无力照管,幸赖姨母凯塞琳波 顿悉心看护,几次转危为安。他所受的初级教育很不完整,时常因病中断,10 岁丧母后,又一度辍学,幸赖他生性好学,又得姨母辅导,读了许多古希腊罗马的人物传记,启发了对古典时期历史的兴趣。在入大学之前,他对希 腊文和拉丁文都已打下良好基础。1752 年吉本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当时只有 15 岁。他对世界历史怀有很浓的兴趣,从古代而及于近代,几乎尽读所能得到的关于阿拉伯、波 斯、蒙古和突厥史的英文著作,在他阅读的书单中也列入了中国史籍。可是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学院生活使他失去学习兴趣。他更换了一位导师,这是 一位“只记得薪俸,不记得职守”的人,对学生既不指导,也乏管理,虽同 住一院,却只见过一面,俨然路人。吉本深感无聊,称这段日子为修道院生 活,时常离校出游,学院也不加约束。他自幼即对宗教争论感兴趣,惑于天 主教祕义的姑母对他也有所影响,牛津的沉闷气息并不能为他解疑释惑。相 反,他认为大学要求学生对三十九信条表示信奉之举是“装样子多于诵读, 诵读多于信奉”。在彷徨苦闷之中,他接受了化体说,改信了天主教。当时 他还自认是受良心驱使,但多年以后自己承认当时过于幼稚,致为诡辩所惑。的确,他这时才16岁。

目录

引言

两安东尼治下的黄金时代

前言

第一章 罗马帝国的疆域和概况

第二章 罗马帝国的团结和国内的繁荣。行省和纪念碑。农业的进步。

第三章 罗马帝国的体制。帝国体系的概况。

对旧政权的挑战

第四章 康茂德的统治

军事寡头政治的形成和东方文化的流入

第五章 禁卫军出卖帝国。塞普提米乌斯塞维鲁的兴起。

第六章 塞维鲁王朝。卡拉卡和格塔。埃拉伽巴卢斯。亚历山大塞维鲁。妇女对朝政影响的增长。

帝国的瓦解

第七章 出身野蛮人的皇帝。戈狄安一世至三世。阿拉伯人菲利普。

第十章 瓦勒良和伽利埃斯统治时期的种种不幸。哥特人的入侵,波斯人对亚美尼亚的进犯和瓦勒良的被俘。

形势逆转

第十一章 芝诺比娅和帕尔米拉王国,奥勒良的祝捷盛典和死亡。

新帝制

第十三章 戴克里先生的统治和他的三共治者。他的祝捷大会和新秩序,宫廷礼仪的发展。戴克里先的退位和死亡。艺术的衰落。

第十四章 君士坦丁在罗马。他的司法改革。

基督教的兴起

第十五章 基督教成长的五大原因,适宜于它迅速发展的条件。原始基督教徒的人数和处境。

第十六章 罗马政府对基督教徒的行为。罗马皇帝们的态度。西普里安殉教始末,随时变换的迫害政策。戴克里先及其继承人治下的教会。伽勒里乌斯的宽容敕令。

向东推进

第十七章 新罗马。君士坦丁堡的兴建及其落成。新型政府的职权划分。警察国家的开端。

第十八章 君士坦丁其人。他的家庭。他的死。在沙普尔二世统治下波斯的崛起。

第十九章 尤利安的兴起。他在高卢地区的行政措施。他对巴黎城的热爱。

对基督的承认和异端的出现

第二十章 君士坦丁大帝改变信仰。他对基督教表示宽容的敕令。他见到上帝显灵以及他的洗礼。基督教法定地位的确立。宗教势力和世俗力量的划分。

第二十一章 阿里乌斯教派。尼西亚会议和圣父圣子同体论。有关皇帝与阿里乌斯派的论争。阿塔纳西乌斯的为人及其坎坷经历。阿尔勒会议和米兰会议。基督教各派概况。

异教的反改革斗争

第二十二章 尤利安的继位。他的人品。

第二十三章 尤利安的宗教信仰。他的狂热。他对异教的复兴及改革。他对犹太人的态度。他对基督教徒的压迫。神庙及神圣的月桂树林,圣乔治。尤利安和阿塔纳西乌斯。

第二十四章约维安的当选。尤利安之死及其反向。

基督教的再度受宠

第二十五章约维安统治天下的基督教徒

第二十七章米兰大主教安布罗斯。提奥多西的功与过。安条克的叛乱和塞萨洛尼卡的大屠杀。提奥多西的悔罪。瓦伦提尼安其人及其死亡。提奥多西之死。

第二十八章异教的了结。塞拉皮斯神庙的被毁。对异教仪式的查禁。对基督教殉教者的崇拜和多神教活动复兴。

媒体评论

▲这部史学名著体大思精、卷帙浩繁,上自古罗马帝国的全盛时代──安敦尼王朝奠基,下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轫,全书共分6卷71章,约300万字。 前3章相当于开篇,概述了从公元98年直至公元2世纪80年代的罗马帝国历史。第4章始于180年皇帝康莫杜斯(Commodus)的即位,记述开始详备,按着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一直写到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最后以16世纪的宗教改革作为结束。

然而,此书很明显地分为两大部分:从第1卷至第4卷(第1章至第47章)为前半部,详细地记述了公元180年至641年皇帝赫拉克利斯去世为止(约500年间)的历史;第5卷和第6卷(第48章至第71章)为后半部,主要记述了从公元641年至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以及16世纪欧洲各国兴起宗教改革运动为止(近900年间)的史事。由此可见,在叙事的详略上,两大部分是不成比例的。

▲吉本以其宽广的视野、用"罗马帝国的衰亡"这一概念和"基督教与蛮族的胜利"这一主题,贯穿并包容了公元2世纪至16世纪这1300多年间、以罗马帝国和拜占廷帝国为中心的、范围遍及古代世界3大洲的历史演变过程。在欧洲史学史上,把古代与近代的历史当作一个有机的发展过程连接起来、并编纂成如此规模巨大的通史之作,吉本是第一人。

吉本在书中不仅记述了罗马帝国由盛而衰、直至最后灭亡的经过,而且还涉及到了波斯、匈奴、日耳曼各部族、阿拉伯帝国以及土耳其帝国的历史。把这样一部持续年代久远、涉及国家众多、空间范围广阔、而且史事纷繁复杂的通史之作写得如此提要钩玄、井然有序,如果没有善于掌握全局和驾驭史事的高超才能,那是绝对不可想像的。

▲吉本用极其严谨的态度进行写作,非常重视占有原始资料。

他自己说过:"我的好奇心和责任感,常常使我去研究原始材料"。他从小就广泛地阅读和钻研过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古典原作,遍览罗马帝国自创建以来的各种文献资料,从中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史料;同时他悉心研究古代文物,搜集古代货币,考证古代铭刻,以弥补文字材料的不足。另外,他还非常重视利用前代史学家们、尤其是17和18世纪的史学家们所搜集起来的原始资料及其研究成果,以此来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提高自己的写作层次。如他在写关于早期基督教会的兴起时,就巧妙地采用了意大利史学家巴罗尼斯和法国史学家梯尔蒙第等人的材料及成果。他广征博引、详加考订,对各种材料互相参照、进行比较研究,以致于几乎没有一页没有详尽的注释,或注明史料的来源及其可靠性、或补充正文的不足、或罗列诸家的见解。正是因为此书包含有丰富的史料内容,所以迄今为止它仍然是人们用来判断古代和中世纪史事的圭臬,被现代史学家视为权威之作。

▲吉本十分注重著作的可读性,因而《罗马帝国衰亡史》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他在写作过程中总是对文稿刻意求工、精益求精,不厌其烦地修改和推敲。他的著作不仅有很强的理论逻辑性,而且文字也非常优美典雅。此书通篇词藻华丽凝重,句式整齐,并穿插了许多逸闻轶事,真正达到了他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既要摆在学者们的书斋里,也要放在仕女们的梳妆台上。

▲从《罗马帝国衰亡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吉本所具有的大胆而深刻的批判精神,这是启蒙时代史学特点在他身上的具体体现。

吉本以一个历史学家独有的深邃的洞察力,雄视百代、褒贬古今。然而,他书中的主要着力点还是在于叙述罗马帝国衰亡的历史过程,一般情况下他并不直接分析或论证帝国衰亡的原因,只是在他这种貌似平静客观的历史叙述中却透露出强烈的时代精神。

▲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历史著作之一,代表了17世纪和18世纪这近200年间欧洲古史研究的最高水平,吉本也就成为继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塔西佗、马基雅维里等史学大家之后欧洲史学家中的又一位杰出代表。

尽管吉本仍然恪守着政治军事史的旧传统,仍然把历史发展归结为少数显贵人物的活动,仍然认为中世纪的欧洲文化基本上没有什么可取之处,然而他的非凡史才及其鸿篇巨作对后世史学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他的这部史学名著早已越出了一国的范围,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现如今它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书中的不少章节曾被选作大学教材,书中的语句不少已成为英语中的名句;许多西方著名学者曾为该书做过精详的注解。一般说来,在近代西方,还没有一部书能像吉本这部《罗马帝国衰亡史》那样受到如此高度的重视,对后人发生如此深刻的影响。

书摘插图

两安东尼①治下的黄金时代

前 言

(摘自第三章)

如果让一个人说出,在世界历史的什么时代人类过着最为幸福、繁荣的 生活,他定会毫不犹豫地说,那是从图密善去世到康茂德继位的那段时间。 那时广袤的罗马帝国按照仁政和明智的原则完全处于专制权力的统治之下。 接连四代在为人和权威方面很自然地普遍受到尊重的罗马皇帝坚决而温和地 控制着所有的军队。涅尔瓦、图拉真、哈德良和两位安东尼全都喜爱自由生 活的景象,并愿意把自己看成是负责的执法者,因而一直保持着文官政府的 形式。如果他们那一时代的罗马人能够安享一种合乎理性的自由生活,这几 位君王是完全可以享有恢复共和制的荣誉的。

这些帝王的一举一动总会得到过当的报酬,这里有他们的成就所必然带 来的无边的赞颂;还有他们对自己善德感到的真诚的骄傲,以及看到自己给 人民带来普遍的幸福生活而感到的由衷的喜悦。但是,一种公正的但令人沮 丧的思绪却为人类这种最高尚的欢乐情绪增添了酸苦的味道。他们必然会常 常想到这种完全依赖一个人的性格的幸福是无法持久不变的。只要有一个放 纵的青年,或某一个猜忌心重的暴君,滥用那现在被他们用以造福人民的专 制权力,直至毁灭它,那整个局势也许就会立即大变了。元老院和法律所能 发挥的最理想的控制作用,也许能有助于显示皇帝的品德,但却从来也无能 纠正他的恶行。军事力量永远只是一种盲目的无人能抗拒的压迫工具;罗马 人处世道德的衰败必将经常产生出一些随时准备为他们的主子的恐惧和贪 婪、淫乱和残暴叫好的谄佞之徒和一些甘心为之效劳的大臣。

罗马人的这种阴郁的恐惧心理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他们早有过这种经历。一篇罗马帝王的年表所能展示的一幅有关人性的鲜明而多变的图象,是 我们在现代史中那些性格复杂和难以捉摸的人物身上根本无法见到的。在那 些君王的行为中,我们可以探寻出最极端的邪恶和最高尚的美德;可以看到 我们的同类中的最完美的高尚品德和最下流的堕落行径。在图拉真和两安东 尼的黄金时代之前的是一个铁器时代。这里要列举出奥古斯都之后的几代人 所不齿的后继者的名字来几乎都是多余的。他们之所以没有完全被人遗忘, 只是由于他们的无与伦比的罪恶行径和他们曾进行活动的辉煌舞台。愚昧、 残酷的提比略、狂暴的卡利古拉、软弱无能的克劳狄乌斯、荒淫残暴的尼禄、 禽兽一般的维特利乌和胆小如鼠、不齿于人类的图密善早已被认定只能遗臭 万年!在八十年的时间中(中间就除开韦伯芗统治下情况不明的短暂的喘息 时间)罗马一直呻吟在极其残酷的暴政的蹂躏之下,这暴政彻底消灭掉了奉 行共和制的古老家族,而且在那一不幸时代出现的一切美德和才能也都受到 了致命的摧毁。

在这些恶魔的统治之下,还有两种特殊情况伴随着罗马的奴隶制,一是 昔日的自由观念的影响,一是他们所取得的广泛的土地扩张,因而使得这些 奴隶们的遭遇比其他任何时代或国家的暴政下的牺牲品都更为悲惨。由此更① 当指 138—161 年在位的安东尼皮乌斯和 161—180 年在位的马尔库斯奥雷利乌斯安东尼。——译者

进而产生了,1.受苦难的人的高度敏感;和 2.绝无可能逃出压迫者的魔掌。 Ⅰ.有一个塞菲王族由于生性残暴已极,他们家中的长榻、饭桌和床铺经 常会被他们自己的亲信的血所玷污。而当波斯还在该王族的后代统治之下的 时候,据记载,有一位当时的贵族曾说,在他从苏丹的座前走出来的时候, 没有一次不曾伸手摸摸,看看自己的头是否还在。每日每时的经历也许会使 人觉得鲁斯坦的多疑是完全无可厚非的。然而,那仅用一根线吊在他头上的 利剑却似乎并不曾干挠这个波斯人的睡眠或打乱他内心的平静。他清楚地知 道,只要那位暴君一皱眉头,他就可能会立即化为灰烬;但是,一阵雷击或 一次中风也同样可以一举而置他于死地;一位智者就应该能够在享受着短暂 的生命的时候完全忘记掉人生的各种灾难。他以被称作皇帝的奴仆而感到无 比威风;他自己完全可能只是在某一片他完全不知道的国土上,从一对无知 的父母手中买来的孩子;然后从婴儿时期起便在皇帝的内宫受到严酷的训 练。他的名姓、他的财富、他的荣誉,全都不过是一位主子的赏物,那么他 便也可以完全公正地收回他赐与的一切。鲁斯坦的才智,如果他有任何才智 可言的话,只足以使他根据偏见进一步相信自己的习惯正确。在他的语言中, 除了绝对的专制主义就根本不存在另一种形式的统治。东方的历史告诉他, 人类的情况从来就是如此。①古兰经,以及这部圣经的解释者,都让他相信苏 丹是先知的后代,是上天的代理人;使他相信忍耐是穆斯林的最高品德,绝对服从是臣民的天职。

罗马人对奴隶制的认识是完全不同的。尽管长期生活在他们自身的腐败 和军人的狂暴行为的重压之下,他们却在相当长的时间中始终保存着他们的 自由生活的祖先们的情绪或至少是对自由的向往。赫尔维狄乌斯和特拉西 亚、以及塔西佗和普林尼所受的教育,与加图和西塞罗所受的教育是完全相 同的。从希腊的哲学思想中他们吸收了有关人性尊严和文明社会如何得以形 成的最公正、最开明的思想。他们本国的历史也已教导他们应该尊重一个自 由、道德和取得成功的共和国;使他们厌恶恺撒和奥古斯都的罪恶成就;而 且在内心深处对那些他们不顾羞耻地百般诌媚的暴君表示无比的轻蔑。他们 作为行政官和元老都成了那一度曾制订全球法令,而且在名义上现在仍然控 制着专制君王的行动的伟大的议会成员,而事实上它的权威早已常被滥加利 用,以为暴政的最下流的目的服务了。提比略和那些接受他的教导的帝王们 都力图用执行法律的形式来掩盖他们的屠杀,也许暗地里忍不住十分欣喜, 自己竟能使元老院和他们手下的牺牲品都变成了自己的同谋。就靠着这个会 议,这些罗马人中最后的一批全都以虚构的罪名和真正高尚的品德被一一判 刑了。对他们进行控诉的那些奸佞之徒,使用一种那些无所依附的爱国人士 经常用以在他的国家的保民官前对一个具有危险性的公民进行控告的语言; 而这种为公众服务的活动还将在金钱和荣誉方面获得很高的报酬。那些奴颜 卑膝的法官口口声声地说他们将维护共和国的威严,而其实这种威严在它的 最高的护法官手中早已遭到了破坏,他们对他的宽容态度的欢呼声比谁都叫 得更响,而其实对他随时可能表现出的无与伦比残暴又比谁都更为惶恐万 状。那暴君看到他们的这种下流行径自然极为鄙视,而对他们暗中的怀恨心 情则报之以对整个元老院的由衷的公开的仇恨。

① 查丁说,欧洲的旅游者曾在波斯人中间散布了一些有关自由和我们的温和政治的想法。他们实际完全是

害了他们。

Ⅱ.欧洲被分割成许多独立国家,但却依靠宗教、语言和习俗方面的大致 相似而彼此联系在一起的情况,对人类的自由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现代的 一位暴君,尽管在自己的思想中和在人民群众中听不到反对他的呼声,但看 一看别的国君的作为、对马上遭到指责的戒心,同盟国的劝导和对敌人的恐 惧,都使他不能不稍稍有所收敛。他所要加害的人,在逃出他的狭窄的国土 之后,将很容易在一片更安适的土地上找到一个安身之处,他可以凭自己的 能力重新聚集一笔财富,获得发泄自己不满的自由,或许还能找到进行报复 的手段。但罗马帝国的领土却布满全球,只要这帝国完全在一个人的掌握之 中,那整个世界便成了他可以禁锢他的仇家的万无一失的监狱。专制帝王统 治下的奴隶,不论对他的判决是在罗马城和元老院拖着金光闪闪的镣铐,还 是到塞里法斯①的荒山秃岭或是到多瑙河冰封的滩头去度过一生,都只能在默 默的忍耐中等候命运的安排。反抗只能招致死亡,逃跑根本不可能。他的四 周无不处在大片海洋和荒野的包围之中,他绝无可能超越过去而不被发现, 并被抓住送还给他的更被激怒的主人。在他囚禁地区的边界以外,他不论如 何搜寻,所能看到的也只有海洋、无法生存的荒野、怀有敌意的野蛮人的部 落和一些独立国土的首领,他们只会十分乐意牺牲一个可厌的逃犯①以换取罗 马帝国的保护。“不论你到了哪里”,西塞罗曾对被流放的马塞卢斯说,“记 住你同样是处在征服者的淫威之下”。

① 塞里法斯是爱琴海上的一个布满岩石的小岛,岛上居民以十分无知和愚昧著称。这个奥维德的流放地,

通过他的正当但显得有些卑怯的哀悼诗篇,早已闻名于世了。看来,他可能仅只是得到一个命令,让他离 开罗马城若干天,自己设法前往托米。连守卫和狱卒都是不必要的。

① 在提比略的统治下,有一罗马骑士曾试图逃往帕提亚人地区。他在西西里海峡被截获;但他那种做法实 在徒劳无益,就连最爱猜忌的暴君也不屑于对此进行惩罚。

第一章 罗马帝国的疆域和概况

罗马疆域的扩张在共和国政府的统治时期,便已基本完成;那时主要依 赖元老院的政策、执政官员的积极的好胜心和人民的勇武精神,罗马取得了 大片土地,后来的罗马皇帝绝大部分都只不过是坐享其成而已。最初的七个 世纪充满了一次接一次的胜利;但直到奥古斯都时代才放弃了野心勃勃的征 服全球的计划,并开始在公共议会中实行一种较为温和的政策。由于奥古斯 都的天性和实际处境使他倾向和平,他也便很容易发现,罗马以其目前所处 优越的地位,实在已无所需求于战争,而倒应唯恐轻开战端;他更看到,在 边远地区进行战争已日益艰难,胜败更为难卜,土地的占领更难以稳定,而 且也已更无实利可图。此外,他自己的经历也更进一步坚定了他的这些明智 的想法,最后终于使他相信,依靠他的顾问们的谨慎的努力,他们可能不难 从那些最为凶恶的野蛮人手中,取得为罗马人的安全和威严所必需的一切必 要的让步。最后,完全躲开使自己和他的军团暴露于帕提亚人箭雨之下的危 险,通过一次体面的协议,他终于收回了在克拉苏的一次败仗中被夺去的旗 帜和被抓去的俘虏。

在他统治的初期,他的将军们曾试图征服埃塞俄比亚和阿拉伯费利克 斯。他们在那片热带地区向南行进了约一千英里,但炎热的气候很快击退了 这批侵略者,保护住了那些居住在荒野地区中从不好战的土著人。欧洲北部 诸国价值甚微,几乎不值得花费人力、财力去占领。日耳曼的大片森林和沼 泽地带住满了一个宁死也不愿丧失自由的强悍的野蛮民族;他们在第一次受 到攻击的时候,似乎已不得不屈服于罗马强大的威力,但是,很快在一次凶 猛的不惜决一死战的行动中,立即又恢复了独立,让奥古斯都看到最后尚未 知鹿死谁手。在这位皇帝去世时,元老院公开宣读了他的遗嘱。他作为一项 宝贵遗产留给他后来的继承人的是,建议他们永远只求保守住似乎是大自然 为罗马划定的战线和疆界之内的那一片土地:西至大西洋边;北至莱茵河和 多瑙河;东至幼发拉底河;南边则直到阿拉伯和非洲的沙漠地带。

为了人类的宁静生活,让人欣慰的是,明智的奥古斯都所推荐的温和制

度,竟被他的充满恐惧和邪恶思想的几位继位者所接受了。终日沉湎酒色, 或一味施行暴政的早期那几位罗马皇帝,几乎从不在部队或在各地方省区露 面;他们也绝不容许他们手下的将领自行其是,表现出极大的英勇去取得他 们自己由于疏懒,无心取得的战功。一个臣民享有善于用兵的名声被视为是 一种侵犯皇家政权的无礼行为;紧守自己奉命把守的疆界,决不希图向外扩 张,已成为每一个罗马将军的唯一职责和利害攸关的大事,否则那被征服的 野蛮人所将遭受到的祸患很有可能会同时立即降临到他自己头上。

在基督纪元的最初一百年中,罗马帝国唯一的一次兼并活动是占有不列 颠省。在恺撒和奥古斯都的一连串继承人中,这是唯一的一个以前者为榜样, 而抛弃后者的教导的例证。不列颠在地域上接近高卢使得它似乎正在向罗马 军队招手;一支珍珠捕捞队带来的虽然可疑却十分诱人的情报勾起了他们的 贪婪之心;尽管不列颠被看作是一个独特的、孤立的世界,对它的征服在总 的大陆政策中却也算不得什么例外行动。在经过一次由最愚蠢的皇帝发动、 最无主见的皇帝维持,最后并由最胆怯的皇帝结束的长达约四十年之久的战 争之后,该岛的大部分地区终于屈服于罗马的统治之下。属于布立吞人的各 个部族,全都有勇而无谋,热爱自由而缺乏团结精神。他们一时疯狂地拿起

武器,一时又全部缴械,或彼此屠杀,一日几变,毫无定准;由于他们全都 各自为政,结果自然很快一个接一个被消灭了。卡拉克塔库斯的坚韧、波阿 犹凯的绝望、德鲁伊特的狂乱信仰都既未能使他们的国土免于遭受奴役,也 未能阻止帝国将军们的稳步前进,这些将军,在他们的王座正被人类中最无 能、最下流的统治者百般玷污的时候,始终维护着国家的荣誉。就在图密善 为自己假想的危险恐惧万分,不敢出宫门一步的时候,他的军团却在善良的 阿古利科拉的指挥之下在格兰扁山区,彻底击败了重新集结起来的喀里多尼 亚人;而他的舰队,在准备向一片从未进入的水域冒险试航的过程中,借机 在该岛沿岸的各个地区展示了罗马军队的威力。这时他便认为不列颠是已经 被征服了;阿古利科拉当时计划着,只要能再拿下爱尔兰,那这次行动便算 取得了完全的、一劳永逸的成功,而且他认为,要攻占爱尔兰实在是轻而易 举的事,只需一个军团和少量辅助兵力就完全可以了。同时占领西边的那一 小岛也许大有好处,因为如果让布立吞人亲眼看到在他们四周所有的人都已 无获得自由之望,也不存在一个自由人,那他们定会不再那么执拗不肯戴上 奴隶的枷锁了。

但是阿古利科拉的显赫战功马上使他失去了统治不列颠的权力;他的合 理的但过于庞大的侵略计划也便就此告终。这位小心谨慎的将军,在离职之 前,为便于确实占有该岛并保证长期统治下去做了安排。他曾注意到,该岛 被彼此相向的海湾,或者按现在说法,被那些苏格兰河口,给分割成了大小 极不相等的两部分。在一条约四十英里长的狭窄地带,他划出了一条布置兵 力的防线,在这条线上后来在安东尼皮乌斯的统治时期,建筑了一条以石 块为基础用泥炭砌成的围墙。这面离现在的爱丁堡和格提斯哥两城不远的安 托尼努斯墙,当时被定为该罗马省的边界。在该岛以北,土著的喀里多尼亚 人仍不顾一切维持着自己的独立,其所以能如此,虽得力于他们的勇敢,同 时也颇得力于他们的贫穷。他们的骚扰一般都被击退,并受到一定的惩罚, 但他们的国家却始终未曾屈服。这片具有全球最温和、最富足的气候条件的 土地上的主人,轻蔑地抛开了冬天受到暴风雪侵袭的阴沉的山区、蓝雾弥漫 的湖泊和寒冷凄凉的草原,留下它让一群群光着身子的野蛮人在无边的森林 中去和一群群野鹿互相追逐。

这便是从奥古斯都去世到图拉真继位这一时期中罗马的边界情况和帝国政策的大要。图拉真这位善良的王子曾受过军事教育,完全具有一位将军的 才干。他的前辈帝王们所维持的和平局面现在已一次次被战争和向外侵略活 动所打破;罗马的军团,在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后,终于又看到自己处在 一位尚武的帝王的统治之下了。图拉真的第一次行动是向居住在多瑙河彼岸 的一个极为好战的部族达西亚人进军,他们在图密善统治期间曾公然冒犯罗 马的威仪而并未受到任何惩罚。除了一般野蛮人所有的强悍和凶恶之外,他 们更有一种厌恶生命的情绪,这是因为他们真诚地相信灵魂不灭和轮回转世 之说。达西亚王德克巴卢斯的表现完全不愧为图拉真的一个对手,直到他的 一些仇敌宣称他已用尽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已是智穷力竭的时候,他始终 未曾对自己和全族公众的命运感到过绝望。这一令人难忘的战争,除曾有短 期停顿外,前后延续了五年之久;由于这位罗马皇帝可以毫无限制地动用全 国的力量,他最后终于迫使那些野蛮人彻底投降了。这一新增的成为奥古斯 都设想的第二个例外的达西亚省,周长约 300 英里。它的天然边界是德涅斯 特河、蒂萨河或提比斯库斯河、下多瑙河和黑海。至今从多瑙河岸到现代史上的著名地区本得一带,直到土耳其和沙俄帝国的边界,还稳约可见一条军 用通道的痕迹。

图拉真极端好名;在人类对自身的杀戮者发出的欢呼声仍高于对人类的 造福者的情况下,对显赫军功的追求便将永远是最伟大人物的一大罪行。由 一代代的诗人和史学家传留下来的对亚历山大的赞誉在图拉真的心中燃起了 危险的誓与之一比高低的火焰。这位罗马皇帝也和他一样发起了侵入东方国 家的远征;但他最后却只能发出一声长叹,可恨年事已高,自知已绝无能与 那位菲利普的儿子齐名之望。然而图拉真的胜利,尽管转瞬即逝,却是立见 成效,而且十分显赫的。由于内部不和而解体的日益衰败的帕提亚人在他的 部队所到之处闻风逃窜。他于是高唱凯歌沿底格里斯河而下,从亚美尼亚山 区直达波斯湾。他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曾到那一遥远海域航行的罗马将 军,这给他带来了莫大荣誉。他的船队对阿拉伯沿海的市镇大肆蹂躏,而图 拉真还自我吹嘘,说他的兵力已几乎到达印度的国土了。感到惊愕的元老院 的成员每天都能得到被他征服的新地名和新国家的情报。他们被告知博斯普 鲁斯、科尔基斯、伊比利亚、阿尔巴尼亚、奥斯若恩的国王,甚至帕提亚人 的专制君主也都接受了这位罗马皇帝的加冕;住在山区一向独立的米底人和 卡杜克亚人的部落也都请求得到他的保护;而且位于亚美尼亚、美索不达米 亚和亚述的一些富有国家也都变成了罗马的行省。但图拉真的死却立即使得 帝国的光辉前景暗淡下来;于是,那么多遥远的国土,在那只置它们于控制 之下的强劲的手已不再能制约它们的时候,它们是否全会要极力挣脱套在它 们身上的枷锁倒恰好成了一种让人恐惧不安的根源。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说是当罗马诸王之一修建起朱庇特庙的时候,在所有地位较低的众神中只有护界神(他按当时的习俗,以一方巨石的形象出现, 守护着各处的边界)拒绝让位给朱庇特。从他的这种固执态度中得出的有利 推论,更被占卜官加以利用,认为这是一种无可怀疑的朕兆,表明罗马帝国 的边界将绝无可能后退。这一预言的提出,正像通常出现的情况一样,在相 当长的时间中,都对它的实现起着极大的作用。但是,护界神尽管曾抗拒过 朱庇特的神威,却不得不屈服于哈德良皇帝的权势。哈德良继位后的第一件 事是放弃图拉真在东部占领的一切土地。他让帕提亚人重新选举了自己的独 立自主的君王,从亚美尼亚、美索不达米亚和亚述诸省撤回了罗马派去的驻 军;同时,按照奥古斯都的设想,再次确定以幼发拉底河作为帝国的边界。 对亲王们的公开行动和私下动机进行指责的评论,一直把可能是出之于哈德 良的谨慎和温和性情的行为,归之于他的嫉妒心理。那位皇帝的时而猥琐不 堪,时而宽宏大量的多变的性格,的确可能使人难免产生那种怀疑。但是, 无论如何,除了这样承认自己无能保卫图拉真已扩张的土地之外,他也再没 有别的办法更能使得他的前任格外显得功绩辉煌了。

图拉真的充满野心的黩武精神和他的前一任皇帝的温和政策形成奇特的 对照。哈德良无休止的活动和安东尼庇乌斯的温和、娴静的态度相比起来, 自然也不会显得不那么突出了。前者的生活几乎是始终处在永无止境的旅途 之中。由于他具有多方面的,包括军人、政治家和学者的才能,他通过完成 自己的职责便可以完全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完全不顾季节和气候的变化, 他始终光着脚徒步在喀里多尼亚的雪地和上埃及的酷热的平原上行军;在他 统治期间,帝国所有的省份没有一处不曾受到这位专制帝王的光临。而安东 尼庇乌斯的平静生活却是在意大利的心腹地带度过的;而且,在他指导政务的二十三年之中,这位善良的皇帝所曾经历的最长的一次旅行是从他在罗 马的皇宫移到他退隐的拉鲁芬别墅而已。

尽管他们在性格上十分不同,对于奥古斯都的总的设计,哈德良和两个 安东尼却都是同样接受和遵照执行的。他们全都坚持尽力维护帝国荣誉,但 无意再进一步扩大帝国领土。通过每一次善意的远征,他们力求获得野蛮人 的友情;并试图使所有的人相信,罗马帝国的建立,并非出于领土野心,而 完全是出于热爱秩序和公正和平的结果。在长达四十三年的时间中,他们的 完全出于善意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而如果我们把几次曾使边疆地区的军 团采取行动的小冲突除外,哈德良和安东尼庇乌斯的统治的确提供了一个 普遍和平的前景。罗马的名字在地球最边远地区的民族中也受到了极大的尊 敬。最凶悍的野蛮人也常把他们自己之间的争端提请罗马皇帝裁决;据当时 的历史学家记载,他们还看到,有一些外国使臣以作为罗马子民为荣,曾自 己提出愿意归顺,却遭到了拒绝。

罗马帝国衰亡史 上册

罗马帝国衰亡史 上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