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宗教与中国大学教育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宗教,基督教 ,
作者: 吴梓明著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9-1字数:版次: 1页数: 315印刷时间: 2006/09/01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044015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量详实的资料探究了中国基督教大学的演变,论证了中国基督教大学在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促进中西文化融通中所起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开拓了这方面研究的一个新视域。这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西文化交流史、基督教在中国等都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吴梓明,广东顺德人。1972年香港中文大学宗教学系(荣誉文学士)毕业,先后于1983年及1985年在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获取文学硕士(宗教教育)及哲学博士(教育)学位,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系教授、兼崇基学院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香港教会办学初探》、《学校宗教教育新路向》、Changing Paradigms of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另主编丛书有《中国教会大学历史文献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教会大学文献目录》(共五辑)及《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社会丛书》(共七辑);并在《近代史研究》、《文史哲》、《学人》、《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研究集刊》、《教育研究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2002年,吴教授被美国三藩市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聘任为该所2002年度杰出院士。
目录
鸣谢
章序
卓序
梁序
赖序
导言
百年树人——中国基督教大学史研究反思
历史篇
十九世纪传教士创办的英华书院与马礼逊学校
义和团运动前后的中国基督教教育
从神学教育到宗教研究——燕京大学宗教教育的考察
从广州私立岭南大学看基督教大学应以何种形式为国家教育事业服务
中国基督教大学——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的一个个案研究
五十年来崇基学院的基督教教育
师生篇
岭南大学的第一位学生——陈少白
谢扶雅对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之沟通融合的睿见
韦卓民博士眼中的基督教及其与中国文化之关系
从吴雷川、赵紫宸、徐宝谦的案例再思中国基督徒知识分子的救国尝试
作为华人基督徒学人的陈垣先生
现代篇
中国基督教大学历史重寻的现代意义
岭南大学与中国现代化
从中国基督教大学看世俗化处境中的基督宗教
宗教多元化的挑战与学校宗教教育的困境和出路
世纪之交基督教大学宗教研究及课程的定位
当代基督教大学的一个新使命——以崇基学院作个案研究
书摘插图
章序
我与香港学人的交往可分两个阶段,1989年以前侧重于辛亥革命研究者,1989年以后侧重于中国基督教史研究者。1989年6月初,我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主办中国教会大学史国际古诗会,吴梓明博士在当时那样敏感的局势下毅然前加参加,理所当然地成为在这个领域最先与我们合作的香港学人。
1991年春我与吴博士在美国耶鲁大学社学院再次相遇,当时我们都以主要精力从事中国基督教大学史研究,因此便开始了进一步的合作,并共同商讨今后如何推动这方面的工作。我随后即应聘赴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任教,1993年又应邀前往台北政治大学讲学,与他的联络遂有暂时的中断。但吴博士对中国基督教大学中我的研究却始终情有独钟,并且做了大量极其重要的策划与组织工作,1993年12月他在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主办了“中国教会大学历史文献国际研讨会”,特邀我参加,我于是从台北专程前往香港赴会,出席的中外学者们一致认为档案文献整理工作乃是中国基督教大学史研究的基础,而首先就须了解相关资料在国内外各地区分布与收藏的实际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