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当代研究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当代研究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学理论 ,政治经济学 ,

作者: 李文溥主编

出 版 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 370000版次: 1页数: 449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586649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收入本书的23篇论文大体上讨论了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及其当代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对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并没有做严格的区分。事实上,这两者尽管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从研究角度看,区分这二者,仍然是必要的。与马克思经济学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开放体系,一百多年来,随着实践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发展中,文集中的有关论文分别研究了它在不同国度的发展,以及它在现实中的应用前景。

’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社会发展演化。所有的社会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马克思经济学在相当程度上是人类希望科学地了解社会发展进程及其动力,把握社会发展进程,造福人类的产物。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中,社会的发展演化始终是关注的对象之一。文集中的部分论文从不同侧面讨论了最近引起关注的社会演化理论发展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影响。

三、《资本论》与劳动价值论研究。《资本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集中体现,因此,研究马克思经济学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能不对《资本论》提出的诸多重要命题予以讨论。文集中相当篇幅的论文对《资本论》中的诸多重要命题,如价值理论、企业理论、经济周期及危机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这些论文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研究命题虽然出自《资本论》,但是视野却不仅仅局限于《资本论》本身,做寻章摘句式的注疏研究。它们或关注围绕这一问题世界范围不同学派的相关研究;或引入现代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使内容更有现代气息,研究更为深入,结论更为精确;或从当代实践出发,试图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拓展理论的解释力。它们使我们充分感受到这一领域的研究的洋溢着的活力。

目录

1顾海良

马克民经济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2胡培兆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今昔观

3逄锦聚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一些问题

4平野喜一郎

日本马克思经济学中的见田理论

5角田修一

作为现代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可能性

6高峰

论财富

7孟捷

演化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

8韦森

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从斯密动力与哈耶克的“自发-扩展秩序”理论谈起

9靳涛

经济转型的实证检验——透过转型对马克思经济社会发展观的重新认识

10林金忠

马克思主义危机理傗札起

11增田和夫

马克思萧条论的现代研究

12林致远

马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13任力

马克思的技术创新理论研究

14几下裕步大西広茹仙古麗吾甫尔

“马克思模型”的各种性质和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的本源箼

15张馨

商业纯粹流通费用补偿来源之我见——读《资本论》第三卷有感

16林民书

商品价值的现实基础和价值论的创新

17吴宣恭

马克思主义的企业产权理论

18许光伟

从企业理论视角看《资本论》——马克思企业理论体系探源及其拓展

19王爱君

企业的本质——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谈起

20李文溥

斯大林《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

书摘插图

1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四、弘扬理论探究的科学精神,澄清附加在马克思经济学名下的各种偏颇理解和错误观点

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原理是同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精神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版谈到“我的辩证方法”时指出:

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辩证法中所包含的科学精神就是马克思经济学中与时俱进的品质。马克思经济思想发展中,特别是马克思晚年经济思想发展中,时有马克思对归于他名下的经济学偏颇观点的纠正,也时有对强加于他的错误观点的批驳。

马克思晚年曾经对他的《资本论》第l卷中关于社会发展的观点被误读为一种“历史哲学”而提出异议。

马克思一生从事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按其研究对象的变化,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资本论》第l卷德文第l版出版以前,讲得宽泛一点,就是在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前,马克思主要是对西欧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进行研究;第二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初开始,马克思拓展研究领域,对当时东方国家的社会发展理论进行探讨,或者将开始着力于对跨越“卡夫丁峡谷”等问题的研究;第三阶段是19世纪80年代初马克思生命历程的最后几年,他对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又转向西欧,开始研究西欧社会发展中资本主义的起源问题,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在西欧是怎样产生的、西欧资本主义社会起源的历史等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