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规划原理与方法/谢如鹤(12)
分類: 图书,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
作者: 谢如鹤,罗荣武,张得志 等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物资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3-1字数: 380000版次: 1页数: 233印刷时间: 2005/08/01开本: 16开印次: 2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472080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从社会角度看,物流系统是区域经济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物流系统规划是区域经济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物流系统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上述两种形式,它们构成一种网络状结构。形成具有一定等级层次和结构的物流系统。
本书将物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研究,在介绍系统、物流系统的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与物流系统有关的模型,为从事物流理论研究和实际运行优化提供研究方法和工具。本书倾向于这样一个目标,即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获得对于物流系统的一个基础性认识,并对常用的物流系统优化理论、方法及其应用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目录
1 物流系统理论
1.1 物流系统概述
1.2 物流系统分析
1.3 物流系统动力学
1.4 物流系统规划与评价
1.5 物流系统控制、仿真与决策
2 物流系统
2.1 物流功能系统
2.2 地域物流系统
2.3 企业物流系统
3 供应链管理
3.1 供应链管理思想产生背景
3.2 供应链概述
3.3 供应链管理与供需协调
3.4 基于快速反应的供应链管理
3.5 基于低成本的供应链管理
4 物流系统预测
4.1 物流系统预测基础
4.2 预测介绍
5 库存决策模型
5.1 概述
5.2 常用库存决策模型
5.3 其他库存决策模型介绍
6 运输模型与算法
6.1 运输模型基础
6.2 现代优化算法
6.3 一般运输模型
6.4 相关运输模型
7 物流规划模型及应用
7.1 物流园区选址规划
7.2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
7.3 物流园区选址评价算例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1 物流系统理论
1.1 物流系统概述
1.1.1 系统概述
“系统”这个词来源于古希腊语System,有“共同”和“给以位置”的含义。现代关于系统的定义并不统一。一般可以理解为“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区别或相互作用的单元之间有
机的结合起来,完成某一功能的综合体”。每一个单元也可以称为一个子系统。系统与系统
的关系是相对的,一个系统可能是另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而一个子系统也可以继续分
成更小的系统。在现实中,一个机组、一个工厂、一个部门、一项计划、一个研究项目、一套制度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由定义可知,系统的形成应具备下列条件:
第一,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组成;
第二,各要素间相互联系,使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第三,系统具有一定结构,保持系统的有序性,从而使系统具有特定的功能。
1)系统的模式
系统是相对外部环境而言的,并且和外部环境的界限往往是模糊过渡的,所以严格地说系统是一个模糊集合。
系统中的物流、能流、信息流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系统本身也是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复杂的系统中还具有反馈,大而复杂的系统还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划分,是有层次的。
就生产系统而言,外部环境向系统提供劳力、手段、资源、能量、信息,称为“输入”。系统以自身所具有的特定功能,将“输入”进行必要的转化处理活动,使之成为有用的产成品,供外部环境使用,称之为系统的输出。输入、处理、输出是系统的三要素。比如一个工厂输入原材料,经过加工处理,得到一定产品作为输出,就是一个生产系统。
外部环境因资源有限、需求波动、技术进步以及其他各种因素变化的影响,对系统加以约束或影响,称为环境对系统的限制或干扰。此外,输出的结果不一定是理想的,可能偏离预期目标,因此,要将输出结果的信息返回给输入,以便调整和修正系统的活动,这称为反馈。根据以上关系,系统的模式如图1-1所示。
2)系统结构与特点
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元素及元素间形成的特别关系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元素
是形成系统的基础(系统的集合性),元素之间的关系是构成系统不可缺少的条件(系统的关联性)。系统的变化是系统元素通过各种关系不断运动变化引起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并
具有一定功能,都要通过元素之间相互联系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