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药浴养生大全

中医药浴养生大全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保健/心理健康,中医保健,

作者: 姚海扬著

出 版 社: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时间:字数: 330000版次: 1页数: 389印刷时间: 2008/03/01开本: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133556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中医世家传人联手打造,洗洗泡泡保健康,“沐浴内净者,虚者无垢;外净者,身垢尽除,存念真一,离诸色染,证入无为,进入圣阶,诸天纪善,调汤之人功德无量。”

详细介绍160多种药浴常用中药188种常见疾病的2000多种药浴、足浴方剂。

内容简介

药浴是中国中医的外治和保健手法之一,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本书由中医世家传人联手打造,介绍了沐浴的优良传统和风俗、源远流长的药浴、药浴的种类、药浴的宜忌、药浴的用具、药浴常用药物、疾病治疗药浴、保健和美容药浴、足部药浴的方法和浴方,全面具体、通俗易懂,使用方便,是自我保健的良师益友,使大家在洗洗泡泡的过程中轻轻松松地强身健体。

作者简介

姚海扬,出身中医世家,为“树滋堂”第三代承袭人,现任树滋堂山东药膳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家庭补身美食》、《中国食疗大典》、《齐鲁养生美食》、《中国药膳辨症治疗学》(副主编)、《中华现代药膳食疗手册》(编委),以及“健康餐桌”系列丛书(主编)、“树滋堂”养生丛书、“中国保健美食丛书”(主编)等等。

目录

前言

中医药浴养生概述

中医药浴的种类

中医药浴的宜忌

中医药浴的用具

中医药浴常用药物

大黄

大风子

大青叶

大飞扬

大叶桉

大蒜

儿茶

土大黄

土槿皮

土茯苓

山柰

山豆根

千里光

川芎

川乌

川楝子

马齿苋

马缨丹

马钱子

天南星

王不留行

五倍子

木贼

车前

车前子

水杨梅

毛冬青

乌梅

凤仙

丹皮

丹参

甘草

甘松

甘遂

艾叶

石榴皮

石菖蒲

龙胆草

龙葵

白及

白芷

白蔹

白鲜皮

白附子

白头翁

生姜

半夏

丝瓜叶

百部

芒硝

地肤子

地骨皮

地榆

当归

防风

红花

冰片

寻骨风

苍术

苍耳子

芫花

苏木

赤芍

赤小豆

杏仁

花椒

花椒叶

连翘

吴茱萸

皂角

皂角刺

诃子

伸筋草

何首乌

没食子

没药

忍冬藤

苦参

苦楝皮

茄根

板蓝根

明矾

败酱草

虎杖

金银花

金钱草

金盏草

鱼腥草

乳香

侧柏叶

细辛

夜交藤

贯众

荆芥

茶叶

砂仁壳

草乌

茵陈

鸦胆子

香附

胆矾

独活

活血丹

威灵仙

鬼箭羽

穿心莲

桂枝

桃叶

破布艾

蚤休

透骨草

徐长卿

狼毒

海桐皮

桑枝

桑叶

凌霄花

栀子

黄芩

黄芪

黄连

黄柏

黄精

萆薢

菊花

菊花叶

野菊花

蛇床子

猪胆汁

楮桃叶

硫磺

雄黄

紫花地丁

紫草

黑面神

槐枝

蒲公英

蒺藜

硼砂

蜂房

路路通

豨莶草

蝉蜕

漆大姑

鹤虱

薄荷

薏苡仁

藿香

藏青果

藜芦

芦荟

淫羊藿

玫瑰花

迷迭香

柠檬

橘皮

疾病治疗药浴

皮肤科疾病的药浴

斑秃、全秃

脂溢性皮炎

面部春季皮炎

急性湿疹、慢性湿疹

扁平疣

寻常疣

黑变病

掌跖脓疱病

银屑病

神经性皮炎

皮肤瘙痒症

痒疹

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

手、足、甲癣

体癣、股癣

头癣

手足皲裂

汗疱疹

硬皮病

疥疮

脓疱病

多汗症、臭汗症

夏季皮炎

痱子

鸡眼、胼胝

漆疮

带状疱疹

稻田皮炎

虫咬皮炎

鱼鳞病

鹅掌风

外科疾病的药浴

丹毒

疖肿

蜂窝组织炎

疔疮

褥疮

冻疮

瘰疬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脱疽)

象皮肿

肛裂

脱肛

化脓性指头炎

甲沟炎

臁疮、下肢溃疡

颈椎病

骨伤疾病的药浴

外伤血肿

外伤疼痛

跌打损伤

踝关节扭伤

脱臼

软组织损伤

腱鞘炎

腰肌劳损、腰痛

足跟骨刺

骨质增生、关节炎

网球肘

肩周炎

骨折愈合

关节肿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妇科疾病的药浴

乳腺炎、乳痈

闭经

带下病

宫颈炎

子宫脱垂

外阴白色病损

盆腔炎

阴痒

阴痛

阴吹

阴疮

阴肿

不孕症

男科疾病的药浴

阳强

阳痿

遗精

早泄

疝气

睾丸炎

阴囊湿疹

阴囊鞘膜积液

前列腺炎

前列腺肥大

阴茎包皮炎

内科疾病的药浴

感冒

头晕眩晕

失眠不寐

高血压

中风及后遗症

面神经麻痹

哮喘

痛风

紫癜

水肿

黄疸

癫狂

儿科疾病的药浴

感冒、发热

麻疹

厌食症

性疾病的药浴

阴虱

生殖器疱疹

尖锐湿疣

淋病

龟头炎

保健和美容药浴

美容

明目

聪耳

消除紧张

消除疲劳

解郁

增强抵抗力

促进食欲

健脑益智

促进性欲

抗衰老

足部药浴

内科病足部药浴

感冒

头痛

发热

咳嗽

哮喘

慢性支气管炎

胃病

消化不良

慢性腹泻

便秘

高血压

低血压

高脂血症

水肿

偏瘫

痹症

痛风

失眠

自汗、盗汗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冠心病

泄泻

慢性结肠炎

急慢性肾炎

风湿性关节炎

中风及后遗症

眩晕

肺结核

动脉硬化

外科病足部药浴

手足皲裂

慢性骨髓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下肢静脉曲张

脱皮症

汗脚

足癣

鸡眼

稻田性皮炎

骨伤科病足部药浴

足跟痛

踝扭伤

骨质增生

坐骨神经痛

男科病足部药浴

阳痿

性功能亢进

遗精

早泄

阴囊湿疹

前列腺炎

妇科病足部药浴

月经不调

痛经

经前期紧张综合症

更年期综合症

闭经

倒经

带下病

外阴部炎症

滴虫性阴道炎

子宫脱垂

儿科病足部药浴

小儿发热

小儿厌食症

小儿疳积

小儿遗尿

小儿流涎

小儿夜啼

小儿腹泻

五官科病足部药浴

睑腺炎

急性结膜炎

睑缘炎

慢性鼻炎

鼻窦炎

书摘插图

中医药浴常用药物

大黄

【异名】黄良、火参、肤如、将军、锦纹大黄、川军。

【基原】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茎。

【性味】苦,寒。

【归经】人胃、大肠、肝经。

【主治】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狂,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赤,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宜忌】凡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以及胎前、产后,均应慎服。

大风子

【异名】大枫子。

【基原】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的成熟种子。

【性味】辛,热,有毒。

【归经】入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燥湿,攻毒杀虫。治麻风,疥癣,杨梅疮。

【宜忌】内服宜慎。阴虚血热者忌服。

大青叶

【异名】大青、蓝腚叶。

【基原】为马鞭草科植物路边青、蓼科植物蓼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草大青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等的叶或枝叶。

【性味】甘,寒。

【归经】入肝、心、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温病热盛烦渴,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肠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黄疸,痢疾,喉痹,口疮,痈疽肿毒。

【宜忌】脾胃虚寒者忌服。

大飞扬

【异名】马鞍叶羊蹄甲、蝴蝶风、羊蹄藤、夜合叶。

【基原】为豆科植物马鞍叶羊蹄甲的枝叶或根。

【性味】苦涩,平。

【主治】清热润肺,敛阴安神,除湿,杀虫。治百日咳,心悸失眠,盗汗遗精,瘰疬,湿疹,疥癣。

大叶桉

【基原】为桃金娘科植物大叶桉的叶。

【性味】苦辛,平。

【主治】清热解毒。治感冒,急性肠炎,痢疾,肾盂肾炎,丹毒,痈肿,烫伤,创伤感染,下肢溃疡,化脓性角膜炎,萎缩性鼻炎。

大蒜

【异名】胡蒜、葫、独蒜、独头蒜。

【基原】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

【性味】辛,温。

【归经】入脾、胃、肺经。

【主治】行滞气,暖脾胃,消癥积,解毒,杀虫。治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泄泻,痢疾,疟疾,百日咳,痈疽肿毒,白秃癣疮,蛇虫咬伤。用于感冒、阿米巴痢疾、肠炎。

【宜忌】阴虚火旺者,以及目疾、口齿、喉、舌诸患和时行病后均忌食。

儿茶

【异名】方儿茶、黑儿茶、孩儿茶。

【基原】豆科植物儿茶枝干的干燥浸膏。

【性味】苦,涩,微寒。

【归经】肺经。

【主治】清热收湿,敛疮生肌,清热解毒。对湿疹,手足癣,疖痈有治疗作用。

土大黄

【异名】吐血草、箭头草、救命王、金不换、红筋大黄、野高荬、广角、铁蒲扇、大晕药,包金莲、血当归、癣药、土三七、萝卜奇、止血草、化血莲。

【基原】为蓼科植物土大黄的根。

【性味】辛苦,凉。

【主治】清热,行瘀,杀虫,解毒。治咳血,肺痈,腮腺炎,大便秘结,痈疡肿毒,湿疹,疥癣,跌打损伤,烫伤。

土槿皮

【异名】金钱松皮,土荆皮。

【基原】松科植物金钱松的干燥茎皮。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大肠,小肠经。

【主治】消肿利湿,杀虫除癣,对手足癣,体癣,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疥疮有治疗作用。

土茯苓

【异名】禹余粮、草禹余粮、白余粮、刺猪苓、过山龙、硬板、仙遗粮、土萆薜、冷饭团、山猪粪、山地栗、过冈龙、山牛、冷饭头、山归来、久老薯、毛尾薯、地胡苓、狗老薯、饭团根、硬饭头薯、土苓、山遗粮、狗朗头、尖光头、山硬硬、奇良,白葜、连饭。

【基原】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的根茎。

【性味】甘淡、平。

【归经】入肝、胃经。

【主治】解毒,除湿,利关节。治梅毒,淋虫,筋骨挛痛,脚气,疔疮,痈肿,瘰疬。

【宜忌】肝肾阴亏者慎服。

山票

【异名】三奈子、三赖、三柰、山辣、三惩籟、沙姜。

【基原】为姜科植物山柰的根茎。

【性味】辛,温。

【归经】入胃经。

【主治】温中,消食,止痛。治心腹冷痛,停食不化,跌打损伤,牙痛。

【宜忌】阴虚血亏,胃有郁火者忌服。

山豆根

【异名】山大豆根、黄结、苦豆根。

【基原】主要为豆科植物广豆根的根。

【性味】苦,寒。

【归经】人心、肺、大肠三经。

【主治】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治喉痈,喉风,喉痹,牙龈肿痛,喘满热咳,黄疸,下痢,痔疾,热肿,秃疮,疥癣,蛇、虫、犬咬伤。

【宜忌】脾胃虚寒泄泻者忌服。

千里光

【异名】千里及、千里急、黄花演、眼明草、九里光、金钗草、九里明、黄花草、九岭光、一扫光、九龙光、百花草、九龙明、黄花母、七里光、黄花枝草、粗糠花、野菊花、天青红、白苏杆、箭草、青龙梗、木莲草、软藤黄花草。

【基原】为菊科植物千里光的全草。

【性味】苦,寒。

【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明目。治各种急性炎症性疾病,风火赤眼,目翳,伤寒,菌痢,大叶性肺炎,扁桃体炎,肠炎,黄疸,流行性感冒,毒血症,痈肿疖毒,干湿癣疮,丹毒,湿疹,烫伤,滴虫性阴道炎。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疮疖。

【宜忌】《饮片新参》:“中寒泄泻者勿服。”

川芎

【异名】山鞠穷、芎蔚、香果、胡藭、马衔芎藭、雀脑芎、京芎、贯芎、抚芎、台芎、西芎。

【基原】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

【性味】辛,温。

【归经】人肝、胆经。

【主治】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宜忌】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

川乌

【异名】川乌头、鹅儿花、铁花、五毒。

【基原】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的块根。

【性味】辛,苦,热,有大毒。

【归经】1.《要药分剂》:“入脾、命门二经。人心、肝、肾、脾经。”

2.《本草撮要》:“人手厥阴、少阴经。”

【主治】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阴疽肿毒。

【宜忌】阴虚阳盛,热证疼痛及孕妇忌服。生品内服宜慎。不宜与贝母、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犀角同用。

川楝子

【异名】楝实、练实、金铃子、仁枣、苦楝子。

【基原】为樟科植物川楝的果实。

【性味】苦,寒,有毒。

【归经】入肝、胃、小肠经。

【主治】除湿热,清肝火,止痛,杀虫。治热厥心痛,胁痛,疝痛,虫积腹痛。

【宜忌】脾胃虚寒者忌服。

马齿苋

【异名】马齿草、马苋、五行草、马齿菜、马齿龙芽、五方草、长命菜、九头狮子草、酸苋、安乐菜、瓜子菜、长命苋、酱瓣豆草、蛇草、酸味菜、猪母菜、狮子草、地马菜、马蛇子菜、蚂蚁菜、马踏菜、长寿菜。

【基原】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全草。

【性味】酸,寒。

【归经】人大肠、肝、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瘰疬。用于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常配黄连、木香。内服或捣汁外敷,治痈肿。亦用于便血、子宫出血,有止血作用。

【宜忌】《本草经疏》:“凡脾胃虚寒,肠滑作泄者勿用:煎饵方中不得与鳖甲同入。”

马缨丹

【异名】臭草、五色梅、如意草。

【基原】马鞭草科马缨丹原植物马缨丹的枝叶花根。

【性味】苦,甘,凉,有小毒。

【主治】活血消肿,清热解毒,杀虫去疣,用于丹毒,疖痈,各种疣,湿疹,皮炎。

马钱子

【异名】番木鳖、苦实把豆儿、火失刻把都、苦实、马前、牛银、大方八。

【基原】为马钱科植物马钱的成熟种子。

【性味】苦,寒,有毒。

【主治】散血热,消肿,止痛。治咽喉痹痛,痈疽肿毒,风痹疼痛,骨折。并治面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通络止痛,散结消肿。

【宜忌】孕妇及体虚者忌服。

天南星

【异名】虎掌、半夏精、蛇头天南星、南星、虎掌南星、虎膏、蛇芋、蛇包谷、山苞米、三棒子、药狗丹、大扁老鸦芋头、斑杖、蛇六谷、野芋头、蛇木芋。

【基原】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东北天南星或异叶天南星等的块茎。

【性味】苦辛,温,有毒。

【归经】入肺、肝、脾经。

【主治】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治中风痰壅,口眼喁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风痰眩晕,喉痹,瘰疬,痈肿,跌扑折伤,蛇虫咬伤。

【宜忌】阴虚燥痰及孕妇忌服。

王不留行

【异名】不留行、王不流行、禁宫花、剪金花、金剪刀草、金盏银台、麦蓝子。

【基原】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种子。

【性味】苦,平。

【归经】入肝、胃经。

【主治】行血通经,催生下乳,消肿敛疮。治妇女经闭,乳汁不通,难产,血淋,痈肿,金疮出血。

【宜忌】孕妇忌服。

五倍子

【异名】文蛤、百虫仓、木附子。

【基原】为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倍蛋蚜在其寄主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等树上形成的虫瘿。

【性味】酸,平。

【归经】入肺、胃、大肠经。

【主治】敛肺,涩肠,止血,解毒。治肺虚久咳,久痢久泻,脱肛,自汗,盗汗,便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肿毒,疮疖,睫毛倒卷。

【宜忌】外感风寒或肺有实热之咳嗽及积滞未清之泻痢忌服。

木贼

【异名】木贼草、锉草、节节草、节骨草、擦草、无心草。

【基原】为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全草。

【性味】甘苦,平。

【归经】入肺、肝、胆经。

【主治】疏风散热,解肌,退翳。治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血痢,脱肛,疟疾,喉痛,痈肿。

【宜忌】气血虚者慎服。

车前

【异名】罘苜、马舄、当道、陵舄、牛舌草、车前草、虾蟆衣、牛遗、胜舄、车轮菜、胜舄菜、蛤蚂草、虾蟆草、钱贯草、牛舄、地胆头、白贯草、猪耳草、饭匙草、七星草、五根草、黄蟆龟草、蟾蜍草、猪肚菜、灰盆草、打官司草、车轱辘菜、驴耳朵菜、钱串草、五斤草、田菠菜、医马草、马蹄草、鸭脚板、牛甜菜、黄蟆叶、牛耳朵棵。

【基原】为车前草科植物车前及平车前的全株。

【性味】甘,寒。

【归经】1.《得配本草》:“根、叶:入乎太阳、阴阳气分。”

2.《本草再新》:“叶:入肝、脾二经。”

【主治】利水,清热,明目,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黄疽,水肿,热痢,泄泻,鼻衄,目赤肿痛,喉痹乳蛾,咳嗽,皮肤溃疡。

【宜忌】《本经逢原》:“车前叶捣汁温服,疗火盛泄精甚验,若虚滑精气不固者禁用。”

车前子

【异名】车前实、虾蟆衣子、猪耳朵穗子、凤眼前仁。

【基原】为车前草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种子。原植物详“车前”条。

【性味】甘,寒。

【归经】人肾、膀胱经。

【主治】利水,清热,明目,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暑湿泻痢,咳嗽多痰,湿痹,目赤障翳。

【宜忌】凡内伤劳倦,阳气下陷,肾虚精滑及内无湿热者慎服。

水杨梅

【异名】水杨柳、小叶水团花、水毕鸡、串鱼木、水金口、小叶水杨梅、水石榴、水泡木、水晶、水金铃、鱼串鳃、穿鱼串、绣球柳、绣球花、钉木树、小叶杨柳、杨柳渣子、沙金子。

【基原】为茜草科植物水杨梅的茎叶或花果序。

【性味】味淡,性平,无毒。

【主治】治高热泻痢,牙痛,湿疹,外伤出血。

毛冬青

【异名】乌尾丁、痈树、六月霜、细叶冬青、细叶青、苦田螺、山桐油、老鼠啃、山冬青、毛披树、茶叶冬青、水火药、喉毒药。

【基原】为冬青科植物毛冬青的根。

【性味】《广西中草药》:“味微苦甘,性平,无毒。”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通脉。治风热感冒,肺热喘咳,喉头水肿,扁桃体炎,痢疾,冠心病,脑血管意外所致的偏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丹毒,烫伤,中心性视网膜炎,葡萄膜炎,以及皮肤急性化脓性炎症。治烧、烫伤,冻疮。

乌梅

【异名】梅实,熏梅、桔梅肉。

【基原】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性味】性昧酸,温。

【归经】入肝、脾、肺、大肠经。

【主治】收敛生津,安蛔驱虫。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

【宜忌】有实邪者忌服。

凤仙

【异名】小桃红、夹竹桃、海蒳、染指甲草、旱珍珠、透骨草、凤仙草、小粉团、满堂红、水指甲、指甲草。

【基原】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的全草。

【性味】辛苦,温。

【主治】祛风,活血,消肿,止痛。治关节风湿痛,跌打损伤,瘰疬痈疽,疔疮。

丹皮

【异名】牡丹皮、牡丹根皮、丹根。

【基原】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根皮。

【性味】辛苦,凉。

【归经】入心、肝、肾经。

【主治】清热,凉血,和血,消瘀。治热入血分,发斑,惊痫,吐、衄、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癥瘕,痈疡,扑损。

【宜忌】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丹参

【异名】赤参、木羊乳、逐马、山参、紫丹参、红根、紫党参、山红萝卜、活血根、靠山红、红参、烧酒壶根、野苏子根、山苏子根、大红袍、蜜罐头、血参根、朵朵花根、蜂糖罐。

【基原】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

【性味】苦,微温。

【归经】入心、肝经。

【主治】活血去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治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血崩带下,癥瘕,积聚,瘀血腹痛,骨节疼痛,惊悸不眠,恶疮肿毒。

【宜忌】无瘀血者慎服。

甘草

【异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

【基原】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状茎。

【性味】甘,平。

【归经】入脾、胃、肺经。

【主治】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宜忌】实证中满腹胀忌服。

甘松

【异名】香松。

【基原】为败酱科植物甘松香或宽叶甘松的根茎及根。

【性味】甘,温。

【归经】入脾、胃经。

【主治】理气止痛,醒脾健胃。治胃痛,胸腹胀满,头痛,癔病,脚气。

【宜忌】气虚血热者忌服。

甘遂

【异名】主田、重泽、苦泽、甘泽、陵藁、甘藁、鬼丑、陵泽、肿手花根。

【基原】这大戟科植物甘遂的根。

【性味】苦甘,寒,有毒。

【归经】人脾、肺、肾经。

【主治】泻水饮,破积聚,通二便。治水肿胀满,留饮,结胸,癫痫,噎膈,癥瘕积聚,二便不通。

【宜忌】气虚、阴伤、脾胃衰弱者及孕妇忌服。

中医药浴养生大全

中医药浴养生大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