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糖尿病患者一生的饮食计划
分類: 图书,保健/心理健康,常见病,
作者: 梁晓春 主编
出 版 社: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7-1字数: 198000版次: 1页数: 201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16开印次: 2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20006795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中西医结合糖尿病饮食权威指导,30年临床经验总结/集实用性和可操性于一体/易学易用,受益终生。
500余种糖尿病健康菜单和保健药膳,最完备的中西医结合饮食方案,25个最具代表性的饮食及治疗误区,照顾到每一类特殊人群。吃出健康活出精彩。改变糖尿病患者一生的饮食计划。
饮食既是糖尿病发生的源头,也是糖尿病能否被控制的关键,得了糖尿病,吃是大学问;学会如何吃,改变你一生。
内容简介
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性的,包括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及自我监测等。曾经有人把糖尿病的治疗比作“五匹马一套车”,而饮食治疗就是其中的一匹驾辕之马,足见其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之重要。但一些准糖尿病患者(糖耐量低减的患者)不懂得饮食控制对于预防糖尿病的作用,多数糖尿病患者也不知道该怎么吃,于是就不停地抱怨“过去没钱吃,现在有钱又不让吃”,他们共同的苦恼是无法享用人世间的美味。
针对这种情况,本书希望全社会的朋友从现在做起,“防患于未然”,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远离糖尿病;帮助准糖尿病患者从糖耐量低减迈向正常糖耐量;辅助糖尿病病友摆脱“想吃不敢吃,不知怎么吃”的烦恼。让我们吃出健康,活出精彩!
作者简介
梁晓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首都发展基金等课题10项。曾获卫生部、北京市、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成果奖6项。发表论文100多篇,主编《中西医结合诊疗与进展实用糖尿病手册》、《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疾病诊疗手册》、《现代中医诊疗手册系列糖尿病手册》、《中医养生直通车》等书著7部。
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专家库专家,卫生部职称评定及同行评议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临床医生》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医杂志》、《中华全科医师杂志》、《中成药》等10余种杂志的编委及特约编审等。
目录
一、食而无节,病从口入——糖尿病是吃出来的吗
古人的认识
今人的思考
二、吃出健康,远离疾病——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预防汁划
传统的饮食习惯
现代的饮食指南
三、吃出学问,享受美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方案
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目标与原则
饮食治疗的目标
饮食治疗的原则
糖尿病的代谢控制目标
合理分配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
脂类
蛋白质
维生素
矿物质
膳食纤维
水
科学制订饮食计划
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
食物交换
餐次安排和食物种类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食物烹调方法
糖尿病特殊人群的饮食治疗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
妊娠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
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
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的饮食治疗
选择适合自己的美食
能量食谱
糖尿病经典菜肴
四、吃出问题,埋下隐患——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误区
误区1饮食疗法就是饥饿疗法,主食吃得越少越好
误区2用了降糖药,就不需要控制饮食
误区3副食不含糖,可以多吃些
误区4只要是甜的东西就不能吃
误区5米饭、馒头等不甜的食物可以多吃,“无糖食品”不用限制
误区6偏方、验方可治愈糖尿病,降糖食品可放心食用
误区7南瓜能治糖尿病,可多吃南瓜或南瓜制品
误区8得了糖尿病绝对不能吃水果
误区9粗粮富含膳食纤维,对身体有利,比细粮好,因此只吃粗粮不吃细粮
误区10GI值越低的食物越好,高GI食物不能吃,以低GI食物来代替平衡膳食
误区11饥饿难忍时可随意加餐
误区12饮酒不会影响糖尿病的控制
误区13豆制品对人体健康有利,且不含糖,多多益善
误区14植物油多吃无妨
误区15糖尿病患者不能喝牛奶
误区16为了少排尿,因而少饮水
误区17进食不定时定量,不吃早餐
误区18低血糖,忍忍就过去了
误区19节日期间,短期放松饮食要求问题不大
误区20得了糖尿病,不能外出旅游或应酬
误区21糖尿病孕妇控制饮食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误区22糖尿病儿童也要严格进行饮食控制
误区23多吃点花生、瓜子没关系
误区24土豆、粉条不是主食,当菜可以随便吃
误区25 得了糖尿病身体“虚”了,要多进补冬虫夏草等中药
五、吃出自我,寓医于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宜忌及辨证施食
糖尿病患者的食物选择宜忌
常见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功效
不同体质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宜忌
饮食配伍禁忌
食物间的配伍禁忌
食物与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糖尿病患者的辨证施膳
肺胃燥热型
肠胃结热型
脾肾气虚型
肝肾阴虚型
气阴两虚型
阴阳两虚型
湿热中阻型
糖尿病患者的进食宜忌
进食宜缓
进食宜暖
六、吃出名堂,改善生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合并症患者的饮食要点及药膳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要点及药膳
临床表现
饮食要点
实用药膳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饮食要点及药膳
临床表现
饮食要点
实用药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饮食要点及药膳
临床表现
饮食要点
实用药膳
糖尿病足患者的饮食要点及药膳
临床表现
饮食要点
实用药膳
糖尿病胃肠病变患者的饮食要点及药膳
临床表现
饮食要点
实用药膳
糖尿病性功能障碍患者的饮食要点及药膳
临床表现
饮食要点
实用药膳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点及药膳
临床表现
饮食要点
实用药膳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饮食要点及药膳
临床表现
饮食要点
实用药膳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饮食要点及药膳
临床表现
饮食要点
实用药膳
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患者的饮食要点及药膳
临床表现
饮食要点
实用药膳
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的饮食要点及药膳
临床表现
饮食要点
实用药膳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及骨折患者的饮食要点及药膳
临床表现
饮食要点
实用药膳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饮食要点及药膳
临床表现
饮食要点
实用药膳
糖尿病合并肝病患者的饮食要点及药膳
临床表现
饮食要点
实用药膳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饮食要点及药膳
临床表现
饮食要点
实用药膳
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的饮食要点及药膳
临床表现
饮食要点
实用药膳
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症患者的饮食要点及药膳
饮食要点
实用药膳
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的饮食要点及药膳
饮食要点
实用药膳
附录
附表1 主要食物营养成分表
附表2 食物等值交换份表
附表3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表
附表4 常用降糖药物表
主要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古人的认识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和饮食的关系非常密切。关于糖尿病与饮食之间的关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就有明确记载:消渴(古人称糖尿病为消渴病)“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经常吃肥美油腻食物的人,容易影响到脾胃功能,酿湿生热,结果就可以转变为消渴。
在历代的医书中,类似的记载也很多。金元时代的著名医家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消渴篇》中说:“酒面无节,酷嗜炙熵……于是炎火上熏,脏腑生热,燥热炽盛,津液干焦,渴饮水浆而不能自禁。”明代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说:“消渴病,其为病之肇端,皆膏粱肥甘之变……皆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也。”明末清初的喻昌在其所撰的《医门法律》中也谈到:“肥而且贵,醇酒厚味,孰为限量哉,久之食酿成内热,津液干涸……愈消愈渴。”这些精辟的论述都是要说明同一个道理,那就是“2型糖尿病是吃出来的”。大家想想,一个人如果天天鸡鸭鱼肉,顿顿醇酒厚味,必然会引起营养过剩,身体发胖。久而久之,就会积热内蕴,热灼津液,引发消渴。历代帝王中就不乏消渴之人,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当然,我们的祖先不仅仅认识到了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很早就提出了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糖尿病治疗效果的观点。唐代医家孙思邈就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饮食治疗的先驱,他在《备急千金方》中就提出消渴者“其所慎者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告诫消渴病人,要“减滋味,戒嗜欲,节喜怒”,并认为,“能从此三者,消渴亦不足为忧”。医家王焘在《外台秘要》中也提出了采用限制米食、肉食及水果等来控制消渴病的方法。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的医家们均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消渴病如不节饮食,“纵有金丹亦不可救!”所以说,饮食既是糖尿病发生的源头,又是糖尿病能否被控制的关键。
今人的思考
回想改革开放之前,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糖尿病是怎么回事,也很少听说有谁得了糖尿病。可仅仅过了20多年,糖尿病就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在众多的慢性病中,没有哪一种病比糖尿病更普遍、更引人注目。亲戚朋友、邻里街坊间随便聊聊,恐怕就能问出好几个糖尿病病人来。大家可能都会问,这是怎么回事啊?现在糖尿病人为什么会这么多?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饮食出了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膳食是以谷物类粮食为主的,这种饮食结构对保持糖尿病和冠心病的低发生率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比如说.,我国著名的长寿之乡——广西省巴马县的糖尿病发生率就非常低,并且百岁老人也特别多,而他们的主食就是玉米。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还处在计划经济阶段,各种食物供应匮乏,鸡、鱼、肉、蛋都要凭证供应,主食中很大一部分是粗粮,但那时糖尿病的发生率却很低。80年代以后,我们的生活水平就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鸡鸭鱼肉已成为家常便饭,各种含糖饮料也琳琅满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呈平行增长。北京市2002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和10年前相比,北京市人均消耗主食量增加30%,肉类增加100%,鸡蛋增加178%,糖增加95%。这种饮食结构的改变,造成人体营养过剩,导致了肥胖的发生,同时也造就了孕育糖尿病的肥沃土壤。如今,无论街头巷尾,还是职场学校,大胖子、大肚子、小胖墩随处可见,他们都是糖尿病患者的后备军。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体内脂肪的堆积,引起机体内分泌失调,使参与体内糖代谢的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糖利用发生障碍,致使糖代谢出现紊乱。
资料显示,糖尿病很少发生于消瘦人群,而中度肥胖者比正常人糖尿病的发生率高4倍,重度肥胖者则要高出30倍。据统计,成年糖尿病患者中发病前肥胖的达60%~80%。研究表明,糖尿病的发生还与肥胖的程度及肥胖的类型有关。腰围与臀围比例大于0.90的腹型肥胖者,脂肪细胞体积肥大,在这些肥大的脂肪细胞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很容易发生胰岛素抵抗。此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多数都同时存在高脂血症、高血压病,也更容易发生其他各类并发症,这对控制病情极为不利。因此,我们说:不良饮食结构和营养过剩,使原已功能低下的胰岛细胞负担加重,加速了对人体内分泌功能的损害,并诱发糖尿病。美国波士顿的一项大型研究结果表明,如果能够预防成人的体重增加,则可能会使糖尿病的发病率降低一半以上。
那么,为什么生浯富裕了,身体发福了,糖尿病病人就多了呢?除了上面谈到的原因之外,还有一种学说,就是认为人体内有一种“节约基因”在作怪。我们知道,在人类历史上,一些原来比较贫困的地区或国家,一旦富裕之后,患糖尿病的人数就会迅速增加,而且增加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如二战后,太平洋许多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当地人就出现了糖尿病发生率大幅度上升的现象。而澳大利亚土著人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其糖尿病患者数量也显著高于当地白种人的糖尿病患者数量。目前,经济迅速发展的东南亚国家的华人,10个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我国同样如此。因此,科学家们认为,这种特征可能与“节约基因”有关。那么,什么叫“节约基因”呢?“节约基因”是人类在进化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基因,这种基因能够把能量通过转变成脂肪储存起来,以备在饥荒时使用;而当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时,这种“节约基因”应该会发生适应性的变化。但当生活方式变化过快时,“节约基因”的适应性变化就会来不及调整,这种基因会继续起作用,仍然在不断地储存脂肪,结果就造成了肥胖,而肥胖恰恰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这就是由穷快速变富的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糖尿病的患病率还要高的原因所在。
前面说到糖尿病是“富贵病”,可又有人说糖尿病是“贫困病”,搞得大家莫名其妙。实际上,这两种说法都是有道理的,是针对不同时期或不同国家而言的。记得1999年笔者刚到美国的时候,听到同学和国内的朋友打电话说,“我穷得每天只能吃肉啦”,我大为不解,心想穷还能吃肉。一段时间后,我才明白,原来在美国肉比菜便宜。难怪白人买菜的多,黑人买肉的多。这可能就是糖尿病是“贫困病”的缘由吧。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早已富裕起来的国家和地区,这种增高的糖尿病发生率已经开始下降:一是由于“节约基因”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能量的储存能力在不断减退;二是由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能够更科学地安排饮食结构和进行体育锻炼,预防糖尿病的能力在不断增强。,所以,在美国糖尿病已经不是“富贵病”,而是“贫困病”和“无知病”。
我国的研究证实,糖尿病的患病率和患者的文化程度显著相关,文盲的患病率最高,半文盲次之,中学以上文化者低。为了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必须全社会动员起来,大力宣传糖尿病防治知识,做到防患于未然,使人们及早懂得富裕之后仍然应当保持传统的饮食习惯,避免饮食西方化,坚持体力活动,保持理想体重,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二、吃出健康,远离疾病
传统的饮食习惯
我国传统的饮食习惯是怎样的呢?其实,早在几千年前,《黄帝内经》就告诉我们应该“吃什么”,它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膳食配伍原则。它还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吃”,也就是饮食有节,不可暴饮暴食,避免五味偏嗜。几千年来,这些原则一直作为中华民族膳食结构的指导思想,为保障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民族的繁荣昌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五谷为养畜菜果助
(1)五谷为养
五谷是指黍、稷、麦、菽、稻,五谷杂粮是人体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是供养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谷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这种膳食结构和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相比,其人群的心脑血管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现代文明病”的发病率要低得多。
(2)五畜为益
益为补益之意,五畜是指牛、犬、羊、猪、鸡5种牲畜。五畜有益于补益五脏精气,也就是说,应以动物性食物作为人体营养的必要补充。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能给人体提供优质的蛋白质、丰富的脂肪和热能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我们知道,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和维生素E)必须溶于脂质内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一些蛋白质和无机盐也必须与脂类物质结合才能发挥它的生物活性,动物性食物的一些功能是植物性食物所不能取代的。中医认为,动物性食物属“血肉有情之品”,有益于增加人体的营养。所以,每天应进食适量的肉、蛋、奶、鱼等食品,尤其是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重体力劳动者、营养缺乏者和体弱病人,动物性食物有利于他们的发育、生长、营养消耗的补充和身体的康复。
(3)五菜为充,五果为助
这是指蔬菜、水果对脏腑有辅助充养作用。因为果蔬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与人体新陈代谢密切相关的一些重要的酶也主要依赖果蔬提供。
2.饮食有节谨和五昧
(1)饮食有节
这是说吃饭要有规律,要定时定量,以保持脾胃功能的正常。我国现存最早的饮食卫生与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提出:日食以三餐为宜,早餐饱,中餐好,晚餐少。既不能暴饮暴食,也不能饥饱失度。《黄帝内经》中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讲的是过饥的害处;《黄帝内经》中还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说的则是过饱的弊端。中医认为,进食过量,则脾胃负担过重,食积于胃肠,日久脾胃功能就会受到损害,水谷精微(营养物质)就不能化生,就会产生疾病。如《黄帝内经》曾指出:“因而饱食,筋脉横湃,肠湃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饱食”和“大饮”就是饮食过量失于节制,因此导致肠游、痔以及气逆等病症的发生。清代著名养生学家曹庭栋在《老老恒言》中指出:“凡食总以少为有益,脾易磨运,乃化精液,否则极易之物,多食反致受伤,故日少食以安脾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饮食有节的重要性。
(2)谨和五味
药物有四气五味之分,食物也有寒热酸甜之别,人的体质又有虚实寒热之异。因此,中医学非常讲究饮食的性味对健康的影响。四气是指药物或食物的寒、热、温、凉4种不同特性,五味是指药物或食物的辛、甘、酸、苦、咸5种不同味道。人在饮食中要注意调和五味,不能过于偏嗜,否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如若过食辛热温燥之品,脂肥煎炸食物不绝于口,就容易助热化火生痰,煎灼津液,导致“消渴病”的发生。《黄帝内经》指出“膏粱之变,足生大丁”,意思是说如果过食膏粱厚味,足以使人发生大的疮疡。可见,即便是山珍海味,也不可进食太多。
五味过偏可造成疾病,这在《黄帝内经》中也有记述:“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甘味太过会因糖及淀粉摄入过多而导致糖尿病及肥胖等疾病的发生,咸味太过会因钠离子摄人过多而加重高血压、水肿等疾病。可见,谨和五味也是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必须掌握的原则之一。
3.天人相应四季食养
饮食调理应随着四季气候的变更而变化。一般来讲,春天万物萌生,可食大葱、豆豉等以助阳升散;夏季阳盛,应少食辛甘燥烈之品,以免伤阴,宜多食绿豆、西瓜等甘酸清润之品,以清热、祛暑、生津;秋季气候干燥,宜少食辛燥之品,多食芝麻、蜂蜜等油润之品以润燥;冬季寒冷,机体阴盛,宜食羊肉、狗肉等温补之品以护阳气。
此外,由于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食养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如冬季进补时,北方气候多严寒,可选用大温大热之品,如羊肉、狗肉等;南方气候稍温和,则可选用甘温之品,如鸡肉等。又如,长期居住于海边或从事水上作业者,多有湿邪内侵,食养时必须佐以健脾燥湿的中药,方可达到养生之目的。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食养也要因人而异。如老人脏腑虚弱,饮食宜以清淡为主,食宜暖、宜软、宜缓,禁油腻、黏硬、生冷之品,以牛奶及各类粥食为宜,亦可多食甘薯以通便。而婴幼儿、学龄儿童应在原有的全面配伍基础上,相应的多吃含蛋白质较高的动物性食品及豆类,还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以助生长需要。
现代的饮食指南
为了解决“吃什么”的问题,中国营养学会制定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用八句话概括了合理饮食的内涵,那就是: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和体力活动要平衡,以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的膳食;如饮酒,、应限量;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人类的食物是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也不完全相同,而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可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所以,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这样才能满足人体的各种营养需求,达到均衡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