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聊斋

白话聊斋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小说,中国古典小说,

作者: (清)蒲松龄原著,黄明华编译

出 版 社: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2-1字数: 475000版次: 1页数: 330印刷时间: 2008/02/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200070750包装: 精装编辑推荐

《聊斋志异》是我国清初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小说近500篇,或讲民间的民俗民习、奇谈异闻、或讲世间万物的奇异变幻、题材极为广泛。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异彩纷呈的艺术形象,作者蒲松龄一生科甲不利、生活清贫,对于当时的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创作的无数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及艺术形象,都有扎根于社会的思想内容基础,并由此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及爱憎等思想感情,其中,也熔铸了作者自己的感受,寄托了作者自己的孤愤心情。

内容简介

《聊斋志异》是中国小说史上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鬼、花、妖,并以此来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书中既有对漆黑如墨的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平,既有对贪官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平民的赞叹;而数量最多、质量上乘、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美爱情。

本书为“家庭书架”丛书之一,选取《聊斋志异》中的经典篇章,翻译成白话文,定名为《白话聊斋》,以让现代读者也体味到作品的深远魅力。

蒲松龄以他超凡的想像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构筑起一个亦真亦幻、亦人亦鬼的幽冥世界,从社会批判角度观照,这个幽冥世界乃是人间社会的真实投影,它揭示人世辛酸悲凉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偃蹇惨痛的生活经历;从美学理想角度观照,这个幽冥世界乃是人世理想的梦幻体现,它揭示出对人世善恶的最后清算和对人生憧憬的重新开始。因此,聊斋故事无论在情节曲折和环境奇幻,还是在人物遭遇和场景迷离等角度品赏,都会引发人们强烈的政治义愤、道德感怀和艺术遐想。

《聊斋志异》全书近五百篇小说,内容极为丰富。读《聊斋志异》小说,如行山阴道上——小说里有充满人情味的花妖鬼狐,也有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农妇村媪;故事中有对社会的尖锐批判,有对丑恶人性的鞭挞,也有对美好、健康生活理想的热情讴歌。一个个优美的艺术形象,一篇篇动人心魂、曲折离奇的故事,令你应接不暇。

目录

考城隍

瞳人语

画壁

偷桃

王六郎

狐嫁女

陆判

酒友

柳氏子

莲香

胡氏

吴门画工

金陵女子

夜叉国

田七郎

丑狐

张鸿渐

鸟语

石清虚

嘉平公子

商三官

王桂庵

姬生

新郑讼

一员官

公孙夏

僧孽

成仙

贾儿

董生

查牙山洞

豢蛇

地震

海公子

丁前溪

张老相公

水莽草

凤阳士人

胡四姐

大人

侠女

遵化署狐

种梨

崂山道士

蛇人

娇娜

妖术

王成

青凤

画皮

婴宁

聂小倩

阿宝

张诚

口技

真生

红玉

连琐

老饕

庚娘

宫梦弼

雷曹

赌符

翩翩

罗刹海市

公孙九娘

促织

雨钱

姊妹易嫁

小猎犬

辛十四娘

鸦头

封三娘

花姑子

八大王

西湖主

伍秋月

莲花公主

绿衣女

寒月芙蕖

向杲

鸽异

巩仙

二商

阿英

青娥

胡四娘

宦娘

阿绣

小翠

局诈

梦狼

司文郎

诗谳

佟客

于中丞

折狱

乔女

席方平

素秋

胭脂

瑞云

赵城虎

仇大娘

葛巾

黄英

书痴

晚霞

白秋练

王者

竹青

香玉

阿霞

林四娘

书摘插图

考城隍

有个秀才名叫宋焘,住在县城里,生性耿直、品行端正、为人大方,被人们尊称为宋公。

有一次宋公生病了,躺在床上恍恍惚惚,忽然看见一个官差打扮的人牵着一匹马进来。这人走近床前,作了一个揖,说:“宋公请起身吧,我是专门来接你到京城赶考去的。”

宋公身不由己,脑袋里迷迷糊糊的,脱口便问:“考官大人没来,怎么突然说要开考呢?另外,笔墨纸砚替我准备好了没有?”

官差并不答话,只是再三催他即刻启程。

宋公无奈,只得勉强挣扎着骑马跟那官差去了。

官差领着宋公在一条陌生的路上走着,两旁都是宋公不认识的景錣。走了很多时候,他们来到一座俨然帝王居住的都城。

马并没有停下来,而是接着往前走,进了一所巍峨壮丽的府衙。

宋公抬头一看,只见正中大堂上坐着十多位衣冠楚楚、相貌威严的官员,可是自己一个也不认得;只有那赤面长须的关公,因在庙堂见过塑像,倒有十分眼熟。考场就设在大堂下,那里并排放着两张书桌、两个绣花坐墩儿,桌上笔、墨、纸、砚应有尽有。

一位秀才不知什么时候端端正正坐在那里,看样子已经等了很长时间,单等宋公来了开考,于是宋公赶忙走几步过去,挨着那先到的秀才,在另一张书桌前坐了下来。

一会儿,有人给宋公和秀才发了题,纸上写着:“一人二人,有心无心。”

宋公和秀才时而拧眉苦思,时而奋笔疾书。又过了一会儿,他们便各自将写好的文章呈了上去。

堂上诸官见宋公的文章里写有“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的妙句,相互传阅,赞叹不已。

—个帝王模样的官员随即将宋公召上殿来,高兴地对他说:“现在河南省还空缺一个城隍职位,以你的才学、品德是当之无愧的。”

宋公听说要他去当城隍,这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这是自己死后的魂灵来到阴曹地府。他想到家中还有白发老母无人奉养,不觉落下泪来,向堂上诸官求告道:

“下官才疏学浅,如今受到封赏重用,自应万死不辞。只是我还有七十多岁的老母在世,请允许我将母亲养老送终,之后任凭调用。”

帝王模样的官员见宋公如此说,即命手下稽查宋母的寿数。一个长胡子的小官拿了一本名册,翻看一遍,回禀道:“宋母阳间寿数还有九年。”

堂上诸官你看我,我看你,委决不下。

就在这时,只见关公起身说道:“这样吧,干脆先让秀才替他干九年政务,九年以后再让他来替换秀才好了。”

帝王模样的官员点点头,转脸对宋公说:“本应让你立刻走马上任,今念你仁孝之心,准假九年。”接着,他又勉励秀才要奉公守法,清廉为官。

宋公和秀才连忙叩头谢恩,一同下殿去了。

宋公要回去了,秀才拉着他的手,一直把他送到郊外。

秀才告诉宋公,他是长山人,姓张,并赠诗一首作为临别留念。诗中有两句写的是:

有花有酒春常在,

无烛无灯夜自明。

宋公骑马回到家里,好像做了一场噩梦,突然醒了过来。宋母听见宋公在棺材里呻吟,不觉转悲为喜,急忙走过去将儿子扶出来。宋公半日后才会说话。

宋公病愈后,仍不忘梦中之事,托人去长山地方打听,竞真有个姓张的秀才,就是那天死去的。

九年以后,宋母果然下世了。宋公将母亲安葬完毕,痛痛快快洗了个澡,就躺进事先做好的棺材里闭上眼死去了。

宋公的岳父家,住在县城西关。这天,忽见宋公身穿官服走来,后边还跟着很多车马、随从。宋公来到堂上向岳父拜了一拜便走了。岳父家的人都觉得很惊异,不知道宋公已经成了神人,派人跑到宋公的村子去打听,才知道宋公已经死了。

宋公曾写有自传,可惜后来因为战乱而散失了。这里写的仅是个大概情况。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