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与微观经济杠杆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学理论 ,微观经济学 ,
作者: 崔毅,邵希娟,董永民,何国杰,王震良,江文波等著
出 版 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9-1字数: 350000版次: 1页数: 282印刷时间: 2006/09/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2324942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072006)研究成果,华南理工大学新型工业化研究基地资助项目,华南理工大学风险投资研究中心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内容简介
在风起云涌的经济大潮中,多少企业异军突起,同时又有多少显赫一时的公司瞬间灰飞烟灭。这些经济现象背后的机理是什么?是否有一种神奇的 “杠杆”在起作用? 的确,这样的“杠杆”是存在的,本书将系统调述风险、企业风险、杠杆、经济杠杆、微观经济杠杆的理论与应用,以及决策、结构、杠杆、风险、收益诸多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本书主要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角度出发,研究企业风险的形成机理和微观经济杠杆的作用原理,创新地提出了利用微观经济杠杆进行结构性、前瞻性风险管理的观点,探索了企业风险与微观经济杠杆之间的关系,这将有助于帮助企业决策者理解“决策 结构 杠杆 风险 收益”之间的互动联系,从而从全局上把握和管理企业风险,充分利用微观经济杠杆原理获取收益,规避损失,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
目录
第一篇 理论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1.3 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主要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风险与企业风险
2.1 风险概念的梳理
2.1.1 风险的界定
2.1.2 风险定义的归纳和梳理
2.2 风险分类的梳理
2.3 企业风险概念的梳理
2.3.1 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
2.3.2 经济风险、营业风险与财务风险
2.4 企业风险的识别和度量
2.4.1 企业风险的识别
2.4.2 企业风险的度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杠杆、经济杠杆和微观经济杠杆
3.1 杠杆和经济杠杆
3.2 微观经济杠杆
3.2.1 微观经济杠杆的经济学描述
3.2.2 微观经济杠杆的数学定义
3.2.3 微观经济杠杆的值域分析
3.3 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
3.3.1 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定义及作用机理
3.3.2 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计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收益流和现金流的微观经济杠杆体系研究
4.1 基于收益流的微观经济杠杆体系研究
4.1.1 收益流函数体系的构建
4.1.2 经营杠杆的分解及简便计算
4.1.3 财务杠杆体系的建立
4.1.4 联合杠杆体系的建立
4.2 基于现金流的微观经济杠杆体系研究
4.2.1 现金流杠杆体系的内涵及其运用前提
4.2.2 现金收支平衡点分析
4.2.3 现金流杠杆体系的建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企业风险与微观经济杠杆的互动关系研究
5.1 决策、结构、杠杆与风险的联动关系
5.2 风险由外到内的导入机制
5.2.1 影响企业风险的外部变量
5.2.2 风险的导人机制
5.3 风险在企业内部的传导机制
5.4 风险由内向外的传导和转嫁机制
5.4.1 利用杠杆调整结构
5.4.2 杠杆选择要注意的问题
5.5 从亚洲金融危机反观企业风险的传导机理
5.5.1 宏观财政体系、金融体系与企业微观财务体系在财务结构上的同构性
5.5.2 微观风险的传导蔓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篇 实证研究、应用研究与软件开发
第六章 微观经济杠杆的实证研究
第七章 微观经济杠杆与卢值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八章 微观经济杠杆的应用研究
第九章 期权与微观经济杠杆
第十章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失败预测的实证分析
第十一章 企业风险测评软件的研究开发
第十二章 回顾与总结
附1 企业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
附2 部分原代码设计
附3 软件操作说明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8.1.4 对公司决策层有效运用财务杠杆的建议
随着我国加入WTO、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在上面的原因分析中的前四点将会得到改善。因此本节着重就提高决策层使用财务杠杆的能力方面提几点建议,目的在于加强公司管理者对杠杆的识别和杠杆效应的认识;理解杠杆、公司结构和决策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杠杆预测功能和控制风险的功能,来提高公司的获利能力和监测、防范风险的能力。
(1)公司的决策层应该懂得杠杆的识别和杠杆的简便计算。
(2)公司的决策层应该学会利用杠杆预测各种利润的变化幅度,了解公司对内外环境变化引起的销售收入变化的敏感度。
(3)公司决策层应该学会利用杠杆来分析自己公司所面临的机遇和风险,并通过选择杠杆值和调整杠杆大小来控制风险。
根据外部的宏观环境和市场的竞争环境以及内部人员环境和产品组合等变化,对预测期内的销售收入做出尽可能精确的估计——最差情况和最好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以及该种情况发生后销售收入的变化幅度;进而利用杠杆的预测功能,首先预测各种情况发生后,对税后利润、每股收益(或自有资金税后收益率)的影响;然后结合自己公司的实力,比较公司对最差情况发生后的承受能力,如果可以承受,就可以维持或加大现有的杠杆度,充分利用杠杆效应去争取杠杆收益,如果承受不了,就减少(或调整)杠杆以规避风险。一般来说,相对于经营杠杆,财务杠杆调整起来比较容易操作。
我们不鼓励盲目的“四两拨千斤”,但希望公司的管理层能首先利用杠杆知识预测风险和机遇,然后判断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在能承受的情况下,把握机遇,充分利用杠杆的放大作用,有目的地“四两拨千斤”。
(4)公司的投融资决策、(资产、财务)结构、(经营、财务)杠杆、风险、收益之间紧密相关,公司决策层要充分理解和应用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提高决策水平。
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总杠杆作为财务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际运用往往受到理论条件的严格限制。
经营杠杆作用的机理只强调在一定的产销范围内,销量这一个因素变动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下降或上升对息税前利润的影响,包括发挥正杠杆作用时的有利影响和发挥负杠杆作用时的不利影响。至于其他影响因素,包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都被凝固在现有水平上不变。实际上,销售单价及单位变动成本并不一定随销售量的增减而保持不变。企业为促销可能采取降价等策略;而当产销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增加产量也会出现新的不经济因素(如低效设备投入生产或不熟练劳动力的增加或加班费的支付等),使单位变动成本上升,从而导致经营杠杆计算的误差。尽管这些因素的变动,会使营业利润的变化趋势与实际情况有出入,但从一个较短的经营时期来看,企业一般是符合经营杠杆计量假设的,利用经营杠杆对利润变化的短期预测还是可行和有效的。经营杠杆原理的假定是税前利润规模与销售量之间保持稳定的线性关系。财务杠杆原理的假定是企业负债经营时,无论利润如何变化,企业承担的债务利息固定不变。可见两种原理的成立,存在较为严格的经济数量关系上的假定性。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我们忽视现实环境参数的变化与理论假定环境的距离,其运用的效果必然会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的诸多决断与分析产生偏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