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承源文博论集
分類: 图书,历史,考古 文物,
作者: 马承源著,陈佩芬,陈识吾编
出 版 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1字数:版次: 1页数: 547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2547289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这本《马承源文博论集》既是马先生在长达50年的学术写作生涯中刊发于学术杂志、报纸和各种专著、论文集的重要论文之汇编,也收录了马先生在各种重大场合的致辞和撰写的序跋等文字,将这些成果整理重刊,既是对故人的怀念,也是中国文物界的责任。
回首马承源先生的博物馆生涯,在学术上废寝忘食,做过大量的深入调查研究,加上其勤奋好学,涉猎广泛,思维敏捷,以独特的见解和深入浅出的理论以及丰富的现场经验为文物界的研究工作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目录
前言
彩陶文化研究
评《彩陶》一书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物质文化》一文商榷
仰韶文化的彩陶
甘肃灰地儿及青岗岔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
略论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问题
中国青铜器研究
乌兽龙纹壶
陈喜壶
宗周钟
最近在废铜中发现的西周早期的鄂器
鄂器和鄂国
夏商之际的青铜器
中国青铜艺术的考古发现释裆
王国维对商代贵族以日为名制度的科学预见
金文辛戚戌戊戌成岁诸字义疏明保解
新淦青铜器参观随笔
虢国大墓参观记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
新淦大洋洲遗存的启示
夏商青铜器考古成就的若干探讨
跋子仲姜盘
辉煌的中国青铜时代
西周中期青铜钟铸作技术的发展
肇庆铸鼎记
谈陕西眉县出土窖藏青铜器
吴速鼎为何不能合于今世历表
玺玉器工艺品研究
从刚卯到玉琮的探索——兼论红山文化玉器对良渚文化玉器的影响
江浙地区的土墩石室
中国的工艺美术
公元3至6世纪中国的金钢造像
青铜器纹饰和个人装饰品之间的关系
古玺秦汉印及其余绪
博物馆学
美国博物馆的体制
赴美国举办“伟大的中国青铜时代”展
有感于中国的博物馆事业
上海博物馆工作汇报提纲
把陈列改建作为建设现代化博物馆的着力点
博物馆文物的征集、研究、保存和维护
四十年历程的新起点
文物要实行重点保护
高瞻远瞩的决策
关于博物馆的陈列工作
对2l世纪博物馆的遐想
海上集珍五十年
有感于上海博物馆新馆的成功
战国楚竹书研究
战国竹简中的诗乐
从战国楚竹书材料看古诗乐音
战国楚竹书的发现保护和整理
孔子诗论
《诗论》讲授者为孔子之说不可移
子羔
鲁邦大旱
采风曲曰
逸诗
序跋致辞
《上海博物馆藏宝录》前言
《李荫轩所藏中国青铜器选集》序言
“村上三岛书法展”图录祝辞
口本“上海博物馆藏明清书法朴晶展”图录序言
“清初四画僧精品展览暨学术讨论会”开幕致辞
《清初四画僧精品集》序
日本“上海博物馆珍藏中国青花瓷器展览”开幕致辞
德国“中国艺术——上海博物馆珍藏文物展”贺辞
“胡惠春藏品展”开幕致辞
“上海大阪书法交流展”图录前言
切磋书艺传心声——日本“卜海博物馆宋元明清书法展”图录前言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发刊词
曰本“上海博物馆明清书画珍品展”开幕致辞
澳大利亚“上海博物馆珍藏文物展览”图录前言
美国“董其昌世纪展”图录序
在书画陈列馆改建竣工开幕典礼上的讲话
重印《西清砚谱》序
香港“上海良渚文化珍品展”图录前言
《上海博物馆藏泉币》序
“哥窑瓷器学术讨论会”开幕致辞
致村上三岛先生函
日本“上海博物馆展”致辞
《商周青铜兵器》序
墨西哥“上海博物馆古代青铜器展览”图录前言
日本“六千年中国秘宝展”开幕致辞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陈列》前言
《认识古代青铜器》前言
澳门“中国千年佛像展”致辞
何鸿章先生捐赠吴工夫差盏仪式致辞
上海“越窑、秘色瓷国际学术讨论会”开幕词
日本“中国陶瓷名品展”图录祝词
许酿夫人文物捐赠仪式致辞
《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学论文集》前言
日本“上海博物馆珍藏文物展”开幕致辞致程及函
上海博物馆新馆落成答谢酒会致辞
上海博物馆新馆开馆晚宴致辞
香港“沪港藏珍展”开幕致辞
香港“沪港藏珍展”图录序言
《明四家精品集》序
致叶肇夫函
“首饰与器皿:澳大利亚当代金属工艺展”开幕致辞
叶肇夫先生捐赠子仲姜盘仪式致辞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珍藏展”开幕式致辞
《西方现代艺术精粹》前言
《上海文物博物馆志》序
“埃适尔作品展”开幕致辞
“埃适尔作品展”图录前言
香港“紫泥清韵——陈鸣远陶艺研究”展览图录前言
“蒙克画展”开幕致辞
《蒙克画选》前言
“梁洁华画展”开幕致辞
《梁洁华画集》序
《中国酒文化》序
“中曰书法名家展’97日本书艺院展”开幕致辞
“中曰书法名家展’97日本书艺院展”开幕宴会致辞
“中曰书法名家展’97日本书艺院展”原录前言
《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序
“杨惠姗琉璃艺术展”图录前言
“当代艺术家程及水彩画展”开幕致辞
“当代艺术家程及水彩画展”图录序
致董逸新函
“小林斗盒篆刻书法展”图录前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丝路考古珍品》序
《中国青铜器全集》后记
《龙纹壶》图录前言
《中国玺印篆刻全集》序
《国史金石志稿》序
《盛世吉金》前言
《中国西周青铜器铭文珍拓》序
《收藏历史——解放日报文博文萃续编》序
《夏商周青铜器研究》序
马承源先生年表
书摘插图
评《彩陶》一书:
最近,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绘图室的同志们编绘了一本小册子《彩陶》(朝花美术出版社,1955年,文6页,图26页)。编者的意图是通过这本书“希望能够较为系统地向读者介绍一些祖国早期艺术的面貌,并供给实用美术界一些认识和理解我国古代艺术优秀传统的参考材料”。彩陶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一带遗址中出土的一种陶器,陶质一般为砖红色和橙黄色,陶坯经过修整或磨光,在陶器的表面或内面最显目的地方绘有彩色图案。这是我国最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的一部分。解放前,出土的彩陶常被用各种盗卖的方式流到国外,所以这一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竟不为广大羣众所了解。考古研究所绘图室希望通过该书的编印,把这种考古学的知识普及开来,这是我们所欢迎的。
该书前面有安志敏先生的《仰韶文化中的彩陶图案》一文,概括地讲述了彩陶的形式和图案的高贵的评价。但是将书中所载的彩陶艺术的形象和这一评价相对照,却显得十分不相称。书中所载的彩陶共约100器,除了个别以外,绝大多数都见于中外的著录,据手头现有的材料,至少有70个以上彩陶的器形和图案可以找到它们的详细记录。我们拿来对照一下,就可发现这书所存在的缺点是不少的。
第一,该书最成问题的是把许多彩陶图案的色彩搞错了,使灿烂的彩陶图案失去了原有的形象。从许多材料来看,构成甘肃半山彩陶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当时的陶工运用了红黑两色,在陶器上描绘出了富于创造性的和朴实的图案。这类彩陶的图案中最多采的,常以红色几何纹线条为核心,并镶以黑色的锯齿纹线条。这点在绘有各种螺旋纹、各种垂幛纹、四圈纹、五圈纹、方格纹等代表性的彩陶上,表现得甚为明显。几乎在所有的半山彩陶上,黑色的锯齿纹和红纹是间隔的,这一构图的基本方法已达到非常纯熟的程度,人看了感到和谐而壮丽。因此,这一重要的特点是应该在这书中明确地表现出来的,否则很难使读者了解半山彩陶的艺术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