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中的风情感怀成都

消逝中的风情感怀成都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旅游,四川/云南/贵州/广西 ,

作者: 陈锦 著

出 版 社: 上海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版次: 1页数: 128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685910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生活活泼的文本与知识专栏的理性概括相结合,全面展示祖国大地的起伏沧桑与人文风情,汇集众多摄影名家的珍贵摄影作品,带给您强烈的视觉冲击,图书、杂志、网络等各种全新的编辑手法融会贯通,一部适合大众尤其是青年学生轻松阅读的人文地理百科全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以成都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为描述对象,运用充满怀旧色彩的文字和生动直观的图像,将这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西部内陆城市已经消逝或正在消逝的市井人文展现给了读者,为读者描绘出一幅精妙绝仑的现当代“清明上河图”。

作者简介

陈锦,1955年6月生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1971年5月至1978年9月赴云南省河口农场四分场当支边知青,其中近四年务农,近四年在中心学校当体育教员。1978年10月至1982年8月就读于云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4年10月调四川人民出版社从事专职摄影、编辑工作。1985年底转四川美术出版社至今,任高级编辑、副编审。1992年至今,先后主拍主编大型摄影画册《西南丝绸之路》、《神游三峡》、《峨眉山》、《炎黄子孙氐羌颂卷》和《巴蜀文化图典》。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其涉猎题材非常广泛,作品在国内以及德国、日本、美国、法国等地展出,被中央电视台、日本NHK、德国电视一台等媒介作专题介绍。1992年,《哈那斯之路》获四川省首届巴蜀文艺奖。1996年应世界华人摄影协会之邀,赴新加坡参加《今日新加坡》画册拍摄活动。1998年,《茶馆》获“中国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E类一等奖,《蜀里》获四川省第三届巴蜀文艺奖。2003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评选为“德艺双馨”优秀会员。2001年4月至5月,应美国Freithof图片社和法国Gamma图片社之邀访问美国、法国并作学术交流。2002年应《中国时报》之邀,赴台湾参加“两岸摄影家合拍台湾24小时”采访活动并作学术交流。2006年出版大型个人摄影回顾性画册《市井》。处女作“峨眉山雪景》刊登于《春城晚报》的星期日副刊版,1980年。第十三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中国,1984年。四川当代摄影五人展,中国,1987年。第十五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中国,1988年。四川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展,赴西班牙、比利时等国展出,1995年。中国现代纪实写真五人展,日本,1997年。故乡记忆——摄影个展,中国,1998年。瞬间犹存——中国纪实摄影作品双人展,德国,1999年。四川茶馆写真个展,全部展品被日中友好会馆收藏,日本,2001年。中国人本,中国、德国,2003年。

目录

总序 江山多娇魂脉永系

第一章:故里寻梦

一、《清明上河图》勾起市井记忆

二、水、买卖及做生意的格局

三、月月有市,居给人足

四、温雅色彩的天空

第二章:街坊韶光

一、成都古城屡建屡毁

二、前铺后家、铺院结合

三、另类“街娃儿”

四、同街娃儿结下不解之缘

五、痛与快的童年

六、严父与慈父

七、“偷书”持续了好些年

八、最得意的玩具是木制宝剑

第三章:滋味营生

一、感受“赶场”

二、三里一场,五里一集

三、锦、绣蜀城

四、成都市井手艺人

第四章:恣性玩乐

一、拉保保认干亲

二、“玩”出来的人生

三、做菜之乐

四、喝酒就是一种“玩”

五、好耍的茶铺

六、全民皆麻

第五章:茶铺情致

一、随幺外公去喝早茶

二、“兰园茶社”当家堂倌“眼镜”

三、茶铺里龙门阵打伙摆

四、书茶与加班茶

五、“无所谓”的场所

第六章:江湖戏班

一、囚徒临刑大唱川戏

二、铁打的剧团,流水的班主

三、”火把”戏班

四、父母扮角,娃娃串“吼班儿”

五、一边说戏一边演出

六、大家再凑些,要么不演了

附录

成都故迹

成都古镇

后记

消逝中的风情感怀成都

消逝中的风情感怀成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