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博弈:互补性与宏观经济学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学理论 ,宏观经济学,

作者: (美)库珀 著,张军,李池 译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3-1字数: 154000版次: 1页数: 190印刷时间: 2002/03/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0003674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高级宏观经济学的著作。但它又不是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著作,而是一本博弈论的著作。它集中研究了宏观经济的“互补性”及其对总量经济(宏观)的含义,所以它仍是关于宏观的经济学。但同时,作者使用的方法是博弈论的方法,语言也是博弈论的,而且它在讲述“协调博弈”的理论和应用。

本书篇幅不大。上半部分讲述了互补性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框架,并讨论了协调博弈的种种结果和实验证据,下半部分可以看成理论的扩展和应用分析。作者将互补性或协调博弈的思想与方法运用到对宏观总量活动及其后果的分析当中。所运用的理论模型包括生产的互补性、搜寻模型、非完全竞争市场、相机选择的时间模型、滞后模型等。而分析的总量问题则涵盖了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如经济波动、萧条、货币与交换、储蓄与消费、创新与发明以及政府政策等。对于掌握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有关博奔论的初步知识的读者来说,阅读本书对于认识宏观总量活动的微观基础是相当有价值的。

内容简介

一些很小的内部或外部变动时常会造成现实经济的“过度反应”,宏观经济学互补性研究领域专门考察这种“过度反应”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库珀教授是该领域的绝对权威。本书研究宏观经济互补性对总体行为的影响,内容涵盖了互补性的基本框架,并对协调博弈的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些概念在宏观经济学中的运用,包括生产互补性、搜寻模型、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时间与推迟模型,以及政府在解决协调问题中的角色等问题,并以此模型来联结相关的领域。本书是经济学专业高年级学生、研究生了解宏观经济学最新前沿进展的必读书之一。

作者简介

罗素W库珀,现为波士顿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他曾在耶鲁大学和艾奥瓦大学任教。他在欧洲及以色列的许多大学作过演讲,其内容已涵盖在本书中。在其他课题方面,库珀教授曾在《美国经济评论》、《经济学季刊》、《货币经济学杂志》、《经济学杂志》、《经济研究评论》,以及《兰德经济学杂志》等刊物上发表了关于宏观经济学理论、产业组织以及实验经济学方面的多篇论文。1997年他当选为美国计量经济学会会员。

目录

译校者前言

著者序言

第1章 实验证据与选择

第2章 一个分析框架

第3章 技术的互补性

第4章 不完全竞争与需求溢出

第5章 密集的市场:搜寻与对应

第6章 相机选择的时间

第7章 政府政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媒体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