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众神的生活

分類: 图书,文化,世界文化 ,
作者: (法)西萨(Sissa,G.),(法)德蒂安(Detienne,M)著,郑元华译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版次: 1页数: 239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0806860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希腊众神在地上诞生。阿波罗和阿耳忒弥斯于得洛斯城出世,赫尔墨斯在岩穴中度过童年,阿佛洛狄忒从爱琴海中浮现,这些回忆伴随着不断关注异教神学的人。有一种希腊神学思想叫anthropologenls,即关于和人类相似的神的知识。
众神住在奥林帕斯山上,高高地生活在空中。那里四季不更替,时光不流转。但无论山顶多高,都没有和地面斩断联系。众神生活在上界,却依然属于大地。他们不死、不灭,是永生的。但阿瑞斯依然恐惧死亡,而宙斯拥有陵墓。他们的躯体易受伤,还会疼。他们食用神食、仙露、吞火、没有血液,但其他体液充斥其肉体,隐藏于其美丽朋肤下…… 本书以荷马史诗为基础,通过对古希腊众神在奥林帕斯山和人类社会中的诸多日常生活细节的挖掘,复活了古希腊以王权为中心的迈锡尼时代和全体公民共享民权的城邦时代。
作者简介
裘利亚西萨的主要作品有《马德雷马特里阿。希腊人的社会学和生物学》(和S.康佩兹及P.马尼里合作,1983)和《处女的身体。古希腊的女性童贞》(1987)等。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人类学家荷马
第一章 文学?人类学?
《伊利亚特》的世界
细节时光
日常生活的结构和创造
皮肤擦伤:世界面貌
第二章 众神,一个种族,一个社会
永生血及其背景
赫拉和阿佛洛狄忒的腰带
阿佛洛狄忒和欲望
神圣者和凡人女子
受制的神
第三章 打发时光
时光的力量
欢乐和忧愁
行动中的宙斯和赫拉
担心和危险
第四章 做神:生活方式
神的反应
变形和苦刑
第五章 品尝生活的甜蜜
美味的香火
祭祀关系
神的份额
神食和仙露
幸福的滋味
哲学家的批评
生活的甜蜜
喜剧生活
公务宴会
第六章 神的干预
对凡人的控制
理智的众神
第七章 王权的景象
宙斯的承诺
赫拉的目光
宙斯的谎言
和阿伽门农的谎言
赫拉和波塞冬
要描述的权力
第八章 众神和日子
创世:每日的工作?
创世:与神相称的工作?
神的生活,人的生活
第二部分 享受城邦乐趣的众神
第九章 当奥林帕斯神穿起公民的衣服
选择城邦
圈地,为每个城邦创造神
形式,知识和权力
第十章 多神教的花园
采摘结构
神的形成,权力的等级
第十一章 神的交往
社会实践:“相信神”
政治权利,肉和祭祀
神的出席
第十二章 从祭坛到地上,神灵的居住条件
从祭坛到城邦
希腊寺庙的独特
土地的问题
第十三章 神的事务,人的事务
政治中心的众神
凡人控制下的众神
第十四章 妇女的力量,赫拉、雅典娜及其随从
厌恶女性的雅典娜
普拉克西特阿,反一克吕泰涅斯特拉
奠基者和祖国母亲
领导男青年的妇女
神庙巡游
第十五章 献给狄俄尼索斯的生殖器
生殖器的降临
性爱之外:雄性的心和肢体
译后记
译名对照表
书摘插图
第一部分人类学家荷马
第一章文学?人类学?
众神的日常生活是怎么样的?真是个问题。毫无疑问,这个问题十分微妙,因为在我们这群易变的读者面前,这是细枝末节的烦恼、琐碎小事的威胁,和某些人加之于神的忧虑。但这也引人人胜,因为我们蔑视自己的趣味,特别是我们误解神学本身,对众神的生活充满好奇,并为此而羞愧。但是,众神如何生活?如何打发时光?爱做什么?如果实情使我们惊奇,不必担心。反过来说,这些无关紧要的事、这些充满事实的细节,无时无处不挑战着神的“逻辑”或神话思维。众神打发时光这句话集中了三个词:众神、时光、打发,也代表着三个要跨越的障碍一确定神、想像神的时光经历、描写神与世界的联系。
我们进一步发现,面对这些问题,古代哲学家不止一次被推到最无可回避的矛盾上。在柏拉图(公元前4世纪)和西塞罗(公元前1世纪),甚至到卢西安(2世纪)的学说中,当采用清晰的对话形式争论众神的性质时,似乎围绕神圣观点本身,辩论的论据和辩驳都十分充沛,所有争端都起源于一个晦涩的问题:众神行动吗?各个流派以此区分,针锋相对。
柏拉图和后来的斯多葛学派认为,时间和空间中的行动——时代——不只是偶然附在神身上的简单的可能性。行动似乎是神存在的前提,是其存在的理由。所以他们认为,承认永生神的存在,但否认他们是活跃的——即使不公开反对——也等于否认神的存在。相反,伊壁鸠鲁学派提供了更通俗的、回归传统宗教的版本,禁止虚构任何忙碌的神的生活,而把神设计成处于绝对完美中的幸运儿。行动与否——从希腊时代至今,从多神教到一神教的传统中,众神或上帝存在与否的问题都表现在这些辩论中,并根据神是否行动的结论来确定神存在的要求。我动故我在。这是神学家创造的神谕——异教徒和基督徒界限模糊——但和伊壁鸠鲁的众神比较,后者反而具有逻辑思维,要求神具有至高无上的享受和无所事事的悠闲。为了强调争论的贴切性和跨世纪的长久性,简单谈谈狄德罗和达兰贝尔在《百科全书》中关于无神论的定义,截取的这段不是关于“歪曲上帝的理念,而是……彻底摧毁它”,也提及了永远威胁伊壁鸠鲁派的阴影。“无神论,是否认造物主上帝的言论。(……)我加了‘造物主’几个字,因为非无神论者绝不只在系统中加入‘上帝’这个词。伊壁鸠鲁派也谈论众神,并对此有不少认识,但他们是真正的无神论者,因为他们不让众神拥有创造或保持世界的任何工作,而把他们投入游手好闲和冷漠无情的安逸软弱的生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