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故事/蔡东藩历史讲坛

分類: 图书,历史,历史知识读物,中国古代史,
作者: 蔡东藩著,林阳改编
出 版 社: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版次: 1页数: 188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804513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我看它(蔡东藩的作品)的生命力起码比我的书要强……现在还有多少人能看竖排版繁体字的“二十四史”呢?不能。就是简体字的古文版也不能。但我们的民族历史要承,要绪,读蔡先生的书可以导你入门。且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它是一座矿山。山一样的巍峨,中有茂林修竹、流泉飞瀑,内含煤铁金玉,自然也有土,有毫不起眼的砂石。它的非凡就在于它的丰富蕴藏。
——作家二月河
蔡东藩对历史不但忠诚。而且有感有情,由此他的著作不但博大,更见美感和细腻。
——诗人柏桦
蔡东藩的历史演义自两汉一气呵至民国,至今能玩此大器者前不见古人,后尚不见来者,就这一点来说他可称是中国第一人。
——学者罗以民
内容简介
蔡东藩,1877年(清光绪三年,岁丁丑)6月13日生于浙江省山阴县临浦牛场头(今属萧山县)一个店员的家庭里,幼名椿寿,稍长取名,号东藩(又作东帆)。他创作了11部、l040回、600余万字的演义体历史小说:《中国代通俗演义》,记述了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l920年(民国9#-)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他是我国近代重要的历史学家和演义作家。,蔡东藩小时候家境比较贫寒,求学之路历尽艰辛。为了替父母治病,他甚至还替人做过科考枪手;23岁时,以贡生朝考优等的身份被派遣到江西省以知县候补。
作者简介
蔡乐藩,(1877-1945),浙江省山阴县临浦牛场头(今属萧山县)人。一生共创作了11部,600余万字的演义体历史小说:《历代通俗演义》,记述了从公元前221年到民国9年这两千多年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是我国近代重要的历史学家和演义作家。
目录
第一部大明一统
1身如蓬逐风
2郭子兴纳婿
3朱元璋崭露头角
4朱元璋统领两州
5常遇春助战采石矶
6取金陵自封吴国公
7施巧计连降悍敌
8刘伯温计破陈友谅
9应天府自任吴王
10张士诚平江落败
11朱元璋北伐东征
12朱元璋应天称帝
13朱元璋重贤多疑
14朱元璋烹狗藏弓
第二部永乐盛世
1靖难之变
2燕王扫荡河北
3朱棣逢凶化吉
4燕王再退强敌
5朱棣攻人南京
6永乐帝登基
7郑和七下西洋
8明成祖五度征北
9明宣宗仓促继位
10劳师远征弃安南
11六十年治世告终
第三部国势渐衰
1 土木之变
2于谦临危受命
3朱祁钰改立太子
4南官复辟
5于谦清白留人间
6英宗昏聩而终
7万贞儿弄权
8汪太监乱政
9弘治中兴
10八虎为患
……
第四部嘉靖王朝
第五部晚明岁月
书摘插图
第一部大明一统
1 身如蓬逐风
元朝的末代皇帝元顺帝,昏庸无道,只知道成天寻找消遣的方法,一会儿欣赏奇异的天魔舞,一会儿又造大龙舟,完全将国家社稷抛在脑后。国事无人问津,朝政无人治理,大部分贤能的大臣不是被革职就是发配充军,很多死得不明不白,最后整个朝野都被一群奸臣掌控。小人当道自然民不聊生,元顺帝的行为激怒了上苍,于是旱灾、涝灾、地震、血雨和陨石等自然灾害和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频频出现,人民因此遭受了巨大的灾难。可元顺帝仍然不把上天的警告放在眼里,照样我行我素。终于,不堪忍受暴政的灾民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利用白莲教相号召,以红巾包头和红旗为号,时称红巾军或红军、香军。
起兵乱世,有心想夺取天下的人不在少数。例如刘福通即拥立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在毫州(治今安徽毫州)建制,国号“宋”;徐寿辉给自己封帝,国号“天完”;张士诚自称“诚王”,国号“周”。可是这些地方势力很多都是昙花一现,因为他们的首领都不具备统军打仗的才干和一统天下的能力。而此时的濠州(治今安徽凤阳)却出了一个人物,他有着君王的气度和非凡的军事才能,满怀一统江山的志向,在乱世中崭露头角,统领了一支实力最强的起义军,最终做了中国的皇帝。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字国瑞,在家中排行老四,父亲叫朱世珍。相传其母陈氏身怀六甲时,在梦中吞服了神仙所赐的仙丹,醒后唇齿依然留有余香。在生下朱元璋前,邻居远远望见朱家着火,火光冲天,但是走近了却并无异样,事后才知道是朱家生子。众人都说这个婴孩吉人天相,绝非一般的凡夫俗子。朱元璋生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未时,后经人算其生辰八字,断言他是做天子的材料。朱元璋幼时喜爱啼哭,后来家人带其去寺庙做法事后,他就不再哭闹,父母认为朱元璋很有佛缘,就让他在一周岁的时候做了禅门弟子,禅名“元龙”。
朱元璋日渐长大,身体非常强健,可惜灾荒连年,粮食紧缺。于是朱家老小经常外出做工,只留最小的朱元璋在家。朱元璋闲得无聊,时常去黄觉寺与长老玩耍,他天资聪颖,又非常好学,才十多岁就掌握了不少古今的知识,颇得长老的宠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