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选(第2版)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孟庆枢,杨守森 主编,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 编写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5-1字数: 590000版次: 2页数: 493印刷时间: 2007/05/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040208542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编者对每篇选文的作者简介、阅读参考两部分作了比较大的修订。“阅读参考”在坚持对经典论著作举凡概要、言简意赅的评述的同时,进一步突出了“参考”的扩展性、前沿性和开放性,加强了对节选部分与该文论整部论著、文论家与其他文论家之间联系的介绍,并指出其影响及在文论史上的地位;对于近年来国内对相关文论家、文论主题等的最新研究成果也适当介绍,可使学习者开阔视野。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教材《西方文论》(第2版,孟庆枢、杨守森主编)配套教材《西方文论选》修订版,适合作为高等院校本科教材和中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本科的学习用书及考研参考书,也可供学习西方文论的社会读者作为参考资料阅读。
本书收录了自古希腊至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史上的经典、代表性作品,所选篇目尽量采用权威译本,有助于学员深入了解西方文论的发展全貌。选文前有“作者简介”,选文后有“阅读参考”,对选文作出评述,引导阅读。修订版根据主教材的修订,增力了几位代表人物的选文,并对作者简介、阅读参考及选文的注释作了拓展加深。
目录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诗学》
贺拉斯:《诗艺》
朗吉弩斯:《论崇高》
普罗提诺:《九卷书》
奥古斯丁:《忏悔录》
波伊修斯:《哲学的安慰》
安瑟伦:《论道篇》
高尼罗:《以愚人的名义答安瑟伦的本体论》
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
阿伯拉尔:《我的苦难史》
但丁:《神曲》
但丁:《致斯加拉大亲王书》
但丁:《论俗语》
锡德尼:《为诗辩护》
列奥那多达芬奇:《笔记》、《画论》
卡斯特尔维屈罗:《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诠释》
布瓦洛:《诗的艺术》
蒲柏:《论批评》
狄德罗:《论戏剧诗》
莱辛:《拉奥孔》
维柯:《新科学》
康德:《判断力批判》
黑格尔:《美学》
歌德:《歌德谈话录》
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施莱格尔:《断片》
海涅:《论浪漫派》
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
雪莱:《诗之辩护》
夏多勃里昂:《基督教真谛》
雨果:《(克伦威尔)序言》
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前言》
别林斯基:《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
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
斯达尔夫人:《论文学》
泰纳:《艺术哲学》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戈蒂叶:《阿贝杜斯序言》
戈蒂叶:《莫般小姐序言》
佩特:《文艺复兴》
王尔德:《英国的文艺复兴》
王尔德:《谎言的衰朽》
王尔德:《(道连葛雷的画像)自序》
桑克蒂斯:《论但丁》
桑克蒂斯:《论亚历桑德罗孟佐尼》
波德莱尔:《论泰奥菲尔戈蒂叶》
波德莱尔:《对几位同代人的思考》
魏尔伦:《加布里埃尔维凯尔的(在那美丽的丛林里)》
魏尔伦:《诗艺》
兰波:《致保尔德梅尼》
兰波:《文字的炼金术》
马拉美:《谈文学运动》
柏格森:《笑之研究》
克罗齐:《美学原理》
弗洛伊德:《三个匣子的主题》
弗洛伊德:《诗人同白昼梦的关系》
荣格:《分析心理学与诗的艺术》
弗莱:《批评的剖析》
托马舍夫斯基:《诗学定义》、《文学体裁》
特尼亚诺夫:《文学传统与继承》
巴赫金:《史诗与小说——长篇小说研究方法论》
瑞恰兹:《文学批评原理》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布鲁克斯:《济慈的林野史家:没有脚注的历史》
罗兰.巴尔特:《结构主义——一种活动》
托多罗夫:《叙事作为话语》
英伽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
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
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
萨特:《审美对象的非现实性》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尧斯:《互动模式的历史说明》
伊瑟尔:《作为现实主义小说结构成分之一的读者》
费什:《看到一首诗时,怎样确认它是诗》
卢卡契:《(欧洲现实主义研究)英文版序》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阿多尔诺:《艺术社会.美学》
马尔库塞:《审美之维》
马契雷:《列宁——托尔斯泰的批评家》
哥德曼:《小说的社会学问题导言》
伦特里契亚:《福柯的遗产——一种新历史主义?》
哈桑:《后现代主义概念初探》
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
萨义德:《东方学》
肖沃尔特:《荒原中的女权主义批评》
书摘插图
帕拉图 《理想国》
苏:这不难,方法很多,也很快。如果你愿意拿一面镜子到处照的话,你就能最快地做到这一点。你就能很快地制作出太阳和天空中的一切,很快地制作出大地和你自己,以及别的动物、用具、植物和所有我们刚才谈到的那些东西。
格:是的。但这是影子,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呀!
苏:很好,你这话正巧对我们的论证很有帮助。因为我认为画家也属于这一类的制作者。是吗?
格:当然是的。
苏:但是我想你会说,他的“制作"不是真的制作。然而画家也“在某种意义上”制作一张床。是吗?
格:是的,他也是制作床的影子。
苏:又,造床的木匠怎么样?你刚才不是说,他造的不是我们承认其为真正的床或床的本质的形式或理念,而只是一张具体特殊的床而已吗?
格:是的,我是这么说的。
苏:那么,如果他不能制造事物的本质,那么他就不能制造实在,而只能制造一种像实在(并不真是实在)的东西。是吗?如果有人说,造床的木匠或其他任何手艺人造出的东西是完全意义上的存在,这话就很可能是错的。是吗?
格:无论如何,这终究不大可能是善于进行我们这种论证法的人的观点。
苏:因此,如果有人说这种东西也不过是一种和真实比较起来的暗淡的阴影。这话是不会使我们感到吃惊的。
格:我们是一定不会吃惊的。
苏:那么,我们是不是打算还用刚才这些事例来研究这个模仿者的本质呢?即,究竟谁是真正的模仿者?
格:就请这么做吧!
苏:那么下面我们设有三种床,一种是自然的床,我认为我们大概得说它是神造的。或者,是什么别的造的吗?
格:我认为不是什么别的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