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各级教育,
作者: 钱国英,徐立清,应雄著
出 版 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1字数:版次: 1页数: 18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0805748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对经济发达地区社会现状的分析与人才需求的调研,着力于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全书共8章:第一章探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以及社会转型对我国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发展战略、人才培养与区域互动的影响与制约;第二章论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构架,叙述了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现实动因、研究现状和个性特点;第三到第七章,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构架,分别从专业设置、培养规格、培养体系、培养途径、培养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第八章讨论了历史与现实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认识及对观念与制度的迫切愿望与展望。 全书结构严谨,脉络清晰,论述充分,虚实结合,观点新颖,既有对人才培养模式与应用型人才规格的共性研究,更着眼于经济发达地区普通本科院校的个性研究;既重视一些问题的理论分析,更重视实证研究,尤为值得肯定的是本书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三大体系”、“三大途径”、“四分式制度”等系统性的设计与实践。
目录
第一章 高等教育转型与地方院校的使命
第一节 高等教育转型与发展趋势
一 现代大学的职能与属性
二 国际高等教育多样性的发展历程
三 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能力化发展趋势
四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转型
五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质量标准多样化
第二节 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的历史使命
一 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办学定位
二 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发展战略
三 地方性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第二章 人才培养模式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第一节 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与基本内涵
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与发展
二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特征
一 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历程
二 多样化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三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个性特点
四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举要
第三章 应用型本科专业设置特点
第一节 专业与专业设置
一 专业的基本内涵
二 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
三 应用型本科专业设置举要
第二节 经济发达地区专业设置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
一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二 浙江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
三 浙江省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特点
四 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专业发展路径选择
第四章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第一节 应用型本科人才定位的基本依据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二 我国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
三 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趋势
四 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
第二节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基本内涵
一 应用型本科人才是社会生产过程的必然产物
二 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应用型教育分类中的培养类别
三 应用型本科人才是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
四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
五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点
六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能力定位
第五章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第一节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 教学内容整体优化原则
二 学术性与职业性相结合原则
三 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原则
四 专业教育与素质培养相结合原则
五 共性提高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原则
第二节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内涵
一 培养体系结构优化
二 课程教学内容优化
三 培养体系构建步骤
第六章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途径
第一节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途径选取的依据
一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论断
二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基本原理
三 知行并重的教学基本规律
四 基于信息化时代的教学要求
五 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的办学实际和生源特点
第二节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三大途径
一 基于能力导向的理论教学
二 基于综合技能与创新导向的实践教学
三 基于素质导向的开放教育
第七章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
第一节 教学管理制度由刚性走向弹性
一 分层培养制度
二 分流培养制度
三 分段培养制度
四 分地培养制度
第二节 人才评价机制由知识化走向能力化
一 创新能力评价理念的引入
二 探索能力评价方式
第三节 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由一维走向三维
一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三重构建
二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三重构建的监控模式
第八章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与政策思考
第一节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
一 政策导向的滞后
二 传统文化观念的困扰
第二节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政策思考
一 管理体制上的自主性
二 评价机制上的多样性
三 资源配置上的导向性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高等教育转型与地方院校的使命:
第一节 高等教育转型与发展趋势:
一现代大学的职能与属性:
大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最初是一种带有行会性质的教师和学生聚合在一起的专门从事教学的组织。中世纪大学不以研究作为组织目标,正如纽曼所言,“假如大学的宗旨是科学上的发明和哲学上的发现,那么我不明白大学要学生做什么”,“其他一些机构的任务应当是研究”①。19世纪60年代,创新知识成为大学的新职能,大学从普遍学问的传授转移到关注于新知识的探索,其标志性的事件是1810年柏林大学的诞生,它倡导大学教育应当与科学研究相结合。20世纪初叶,大学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功能逐渐凸显出来,大学不再是远离社会生产实际的“象牙塔”,而是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大学正在变得五花八门。它们是中学、职业学校、师范学校、研究中心、进修机构、事务所——成了多种功能的机构”,“它们成了大众的服务站”②。20世纪60年代,克拉克克尔提出了“多元化巨型大学”的概念,并把大学形容为“一座变化无穷的城市”。
概言之,大学职能经历了三种变化:培养人才这个职能是从近代大学一产生就有的,被认为是大学的第一职能;科学研究则成为大学的第二职能;大学的第三职能即直接为社会服务。但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依然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自始至终都是大学的首要任务和根本职能,“如果把直接的社会服务放在第一位,高等学校就会变成服务社,而若把科研放在第一位,又会使高等学校成为变相的科研机构”③。《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也明确指出,我国“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人才培养定位不仅是学校办学定位的逻辑起点,甚至可以说学校办学定位一定程度上就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例如,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学校定位主要就是指: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找准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位置,确定学校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目标,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和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
……